|
發現原來沒有說明白,補充一下。, x/ `% R' R0 `! j- `2 S
. [8 y, j& k% C4 Y每一個精密軸承,出廠時,都會附上檢驗成績單,列出尺寸精度。而每一個軸承都會有一定的差別。所以要得到很好的精度及剛性,需要區分裝配。
p1 Z0 b& F+ \9 X6 T
. u, i; J1 j1 A4 t: Z0 E. E; \角接觸軸承安裝,關鍵是預緊。1 O- K8 n: E$ R7 {! V" W: C
- f6 O9 @1 H! F! A* P# v8 K
如果是選用隔圈來調整預緊力,注意:隔環兩個端面要求平行度誤差小于0.003mm。以下兩種方法可供參考討論:3 w" D8 _; C' ]% H7 J. S
一、可以根據成績單,再根據你所選的預緊力,從軸承廠家提供商索要預緊軸承位移量參數表,來確定軸承內外隔環的厚度差。: x% C* l: C9 f( p
二、可以用一臺帶讀數的壓力機,用所選配對方式及所需預緊力,對內圈或外圈施壓,測出配對軸承的內外圈間隔距離,算出的厚度差,據此數據來配磨內、外圈隔環。這是最精確的方式。具體操作如下:2 b$ O: o0 L6 a1 x& b. Q- H$ ~
面對面組合時,可以在兩個軸承的內圈上墊上一個隔環,將軸承組置于壓力機工作臺上,下軸承外圈墊一個隔環,對上軸承的外圈施所需的預緊壓力,然后測出兩個軸承外圈之間的間距,這個與內圈隔環厚度的差,就是內外圈的厚度差,用這數據來配磨內、外圈隔環。
* X$ M$ Z: J F b4 D5 Y 舉一反三,背對背時,在外圈上墊隔環,不過需要厚度較大,并且是要兩個半弧形的組合,以方便測量工具從兩瓣隔環開口處,測量兩個軸承內圈之間的距離。下軸承的內圈墊上隔環,對上軸承的內圈施所需要預緊壓力,用測量工具測出兩個軸承內圈間距,這個是與外圈隔環的厚度差,是配磨內外圈的數據依據。* S- A0 \" u, L/ {7 B5 S: V+ S
需要注意的是,測量時,多選擇幾個點,求平均值,以免產生較大誤差。
9 Q7 y) P/ m b2 M) v% U! p0 N* p; ]0 c: d
不知道這次說明白沒有,呵呵
, A; \, V2 B5 d, \$ `: z
+ x3 n1 d: J; [) @7 a因為所知有限,如有不對之處,大家討論。QQ:37596647,郵箱:37596647@qq.com
3 k# n! J& s, N/ x3 w B& W% N' t. T" B! P3 x+ G3 D9 r, n! T5 m/ I
[ 本帖最后由 37596647 于 2008-11-20 14:25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