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礦泉水的包裝生產生產線
礦泉水致癌,行業秘密被隱藏多年, ?1 _' p1 G e! h" Y1 G
- o8 O+ `+ z* K 2008-09-20 13:51:47
; y4 z2 m/ K* _! D
1 O* @5 _! J/ A+ R! ^4 t( l
$ T& I* O) h/ J# J) L6 \$ g; d+ w/ n3 Q2 R; i
核心提示:市場上一些礦泉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而這個“行業秘密”在人們的眼皮底下被隱藏10余年之久。對“礦泉水溴酸鹽致癌”一事,公眾究竟是否應該有知情權?誰來保障公眾的知情權?
- _9 J5 A* p. d( N3 V2 M6 X0 t, K% x, d* P/ M+ d0 Y& o8 a
# _) y% K- K: i/ z青年周末6月27日報道 市場上已檢測出一些礦泉水產品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而這個“行業秘密”在人們的眼皮底下被隱藏10余年之久——近日媒體發出的這則報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2 k+ p# m4 V4 [' |3 M2 }) Q8 U$ v0 G5 D, `2 ?% U; s
$ _9 o1 @" j0 B t6 n5 ?0 p
該報道記者曾“混”入去年的全國礦泉水年會,探聽到了這個行業秘密。該報道還稱,國內各廠家在使用臭氧殺菌時,都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溴酸鹽;而在礦泉水國家標準中,一直都沒有溴酸鹽這一項;正在修訂的新標準中,第6稿本來加入了這一項,但在第7稿中又被神秘地刪除。( \0 |, a9 D0 v
6 y; N* @2 i7 P* o3 @
* s1 Z0 A: v5 a$ E- \
大量的相關疑問由此引出:目前市場上所售的礦泉水,無論是瓶裝水也好,桶裝水也好,真的存在致癌的危險嗎?這個“被隱藏了10余年的行業秘密”,為何一直未向公眾揭示?有人在隱瞞真相嗎?國家標準中為何迄今還沒有溴酸鹽這一指標?新的國家標準中是否會加入溴酸鹽檢測?2 F$ D: z$ ]& W) \. [& |( ]
l; y5 v5 n H7 r* n) x+ M5 |' O9 R7 I6 W5 O
《青年周末》記者為此追訪了礦泉水廠家、中國飲用水行業協會和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但相關人員對此問題的回答,使我們不禁要問,對“礦泉水溴酸鹽致癌”一事,公眾究竟是否應該有知情權?誰來保障公眾的知情權?
/ v5 w& r" s$ |* L' D$ h$ m& i- T$ n- y+ _' f% P$ p
專家:不宜公開“超標”品牌
+ @% _2 _9 I v
' D! ]+ U4 G: O7 }" b8 F$ K$ e
6 a2 J1 l) Q. p! _ 目前市場上仍在售“致癌”礦泉水1 Q6 H" h2 d }+ A9 v. W
H) s' J" R% j8 V7 B/ p$ R) e. o- w$ Q( p0 i: n. a
“國內生產的礦泉水,普遍為了殺菌而大量使用臭氧,這就帶來了一種名叫溴酸鹽的衍生物!6月1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的技師岳銀玲在接受《青年周末》記者采訪時這樣介紹。) J# J( ]) e' Z* D0 B+ U2 a
2 i* s4 V0 |3 a5 P7 E
$ b2 ~4 R5 |" c* ~$ |' k: I! o兩年前,岳銀玲等人曾對北京市場上在售的瓶裝礦泉水進行抽查,測定溴酸鹽的含量,其論文公布在《中國衛生檢驗雜志》上。抽驗結果顯示,部分品牌礦泉水的溴酸鹽含量非常高,如果長期飲用,有致癌的潛在危險。
& ?% ~* ~- R5 [4 G! {# m* R" j, [" U$ ^" G1 r( R
3 w; W# b5 p4 s* T/ T岳銀玲回顧說,當時她們是隨機抽樣調查,選了北京超市中的10余種礦泉水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樣品皆檢出溴酸鹽,其濃度在0.89~48.2μg/L之間,其中有2種瓶裝礦泉水的溴酸鹽含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環保局所規定的飲水最高允許濃度。而其中一種礦泉水的溴酸鹽含量,幾乎是WHO和美國最大容許濃度的5倍,“具有一定的潛在致癌性”。+ a O$ `9 N D. c8 P
W5 ?( N9 t- w- c. i$ i
/ E( \& K w3 i' L( V& Q/ E 但岳銀玲沒有對記者透露是哪兩種品牌的礦泉水濃度過高。* C9 O: _0 F' `
1 q7 ?1 m% x/ J4 V
0 M5 R+ g# ~ b9 Q她說:“我們是從超市中隨機買來的礦泉水,批次不同,溴酸鹽含量可能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對廠家負責的話,不便透露是哪些品牌!; k) M. v3 ~1 R& }
d8 |7 J: }" w& c/ C
& f" i2 d, [' p4 D. w) p岳銀玲等人在論文中呼吁,希望國內有關部門加強對市場瓶裝礦泉水的衛生監督和監測,并盡快制定相應的衛生標準,以保護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6 R- O# `8 j' r+ m
$ q( C$ T5 B. h u
* s x1 K! m1 E兩年后的今天,情況又如何呢?4 Y( N. v9 ^ ?. P
& }% p- x3 d9 {
8 w# ^- i s0 U* x& `) a中國發酵食品工業研究院的郭新光主任對記者透露,他們從去年開始著手制定新標準,也對市場上的礦泉水進行了檢測,確實存在部分品牌的溴酸鹽濃度過高的情況,不過他否認是普遍情況。& Z1 e C+ i8 z" Y* o0 U4 O2 X2 k
, q# v. @7 o0 L. ^% f4 E, v5 c! j1 c% n( `. O" }
由于事情的敏感性,《青年周末》記者從有關部門那里,皆未能了解到具體是哪些在售品牌的礦泉水溴酸鹽濃度過高。一名消費者質疑:如果政府有關部門不公開這些超標品牌,是否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呢?# X, m3 ^. p$ W$ j
' I0 L, u! O( o! L5 R3 M: d
, r7 I( K D" ~: g! q
5 {* d) q% \0 ^2 e) J 溴酸鹽致癌已成消費者“共識”嗎?# q/ e# D2 M6 O1 t
5 i4 u' D2 @* x H) s
1 f8 G8 X$ Z& u( F; Z0 P0 u6 Q/ z
為什么礦泉水的溴酸鹽問題忽然在近日浮出水面?它真的是一個“被隱瞞了10余年的行業秘密”嗎?$ Q1 @9 X) |6 J) A( N5 q
+ Q. q, \; N) `2 H j9 R8 E' `
3 u t5 w& r# G% M岳銀玲認為,即便在研究者當中,溴酸鹽也是近幾年才被重視起來的!耙郧霸蹅儑覍︿逅猁}不是特別重視,有主客觀原因,但近幾年這一情況有了改觀!
) X* O' E5 o) i& q. j
1 N; J/ F( g- h8 J& W! @; N! x# e0 ] M7 s0 }0 q/ A
根據岳銀玲的說法,以前國內的礦泉水企業都用氯來給礦泉水消毒,并不用臭氧,所以基本不存在溴酸鹽這個問題。當然,氯本身也有很多問題,帶來很多副作用,于是近些年來,業界開始轉而使用臭氧來殺菌,目前這種工藝在國內使用得已經非常普遍,于是溴酸鹽超標就開始凸現出來。
0 ~; e7 ?* i! i t6 v4 ]
$ ]% n7 B5 S c- c+ }- r+ p7 s: m `
“國外發展得早一些,溴酸鹽已經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定為2b級的潛在致癌物,但在中國的礦泉水標準中,一直以來都沒有將溴酸鹽納入標準!痹楞y玲說。3 o" W; z4 h h% F6 a. P
5 _( h4 j! F5 E) V
/ T3 @3 ~* i C) o9 }/ ?) k( l
“我們在論文中也呼吁國家有關部門重視這個問題。2007年實施的生活飲用水標準已經加入了這個指標,礦泉水國家標準雖然目前還沒有加入,但新的標準也正在修訂過程中,慢慢完善吧!
5 I( u. J3 |3 r( G! o/ `8 Z
; p& C. i4 i% n3 E6 w- r& X; [0 F1 Y
- _- H3 {% B$ Q3 n% K但岳銀玲并不認為這是一個被隱瞞的秘密,她認為不僅在研究領域和礦泉水業界已經是一個共識,網上也有不少相關資料在宣傳,人們都可以去查。
) [- d( b6 d9 z( {- M4 H$ C9 N9 o
9 a* y8 d& ^6 D. }4 V$ y一個問題出現在人們面前:大部分消費者是否掌握了這一“共識”呢?普通消費者對此真的知情嗎?$ w0 t; @) K( W, s/ R0 D
6 x6 O1 H6 r& _; d: F , F- a- a! ]" T8 T4 ^/ s; s
% c9 n" ?" U5 k9 J( q U) q公開會引起恐慌嗎?
4 U$ b% y- m( {6 @8 n& K- c- u k4 P+ e8 I
" f! i; O8 m6 a- r3 [
6月21日和22日,記者在家樂福龍德店和易初蓮花北苑店等超市做了一個現場調查,100%的顧客皆表示從來沒聽說過溴酸鹽是何物,更不知道目前市場上的礦泉水中可能含有這種致癌物。
2 P- e6 b' n: x- d/ u$ _6 c- @6 d3 L2 {; {
6 O8 T' r7 M" T u- Z記者查看了包括樂百氏、娃哈哈等品牌在內的各種國產礦泉水,在這些礦泉水外包裝上都沒有看到溴酸鹽的字樣,更沒有溴酸鹽含量的標示。2 Z9 G0 j& i% P T; w- u' z% Q
- d# W# v- B! F. h/ v0 n
/ G1 j' F! G% W6 L而當消費者聽到礦泉水中可能含有此物,且長期飲用溴酸鹽超標嚴重的礦泉水可能致癌時,都感到非常意外(實際上,目前的國家標準對溴酸鹽沒有任何規定,本文所說的“超標”,是指超過WHO等組織所定的國際標準)。
1 [$ ?5 c' Y8 Q; w1 ?8 ? u3 a5 x5 P9 x. E1 a+ C+ _
' M- M' \: S$ V3 P
“如果礦泉水中真的含有致癌物,為什么國家有關部門不進行說明?廠家為什么不對產品召回?這不是拿我們消費者的健康開玩笑嗎?”一名女士的說法代表了幾乎所有接受記者訪談的顧客的想法。& J8 M. n Z$ O0 \7 R
% f* p6 i5 ]9 I+ D3 _! B' v1 O
3 c% o; b1 C/ r& \
另外一名顧客則質問道:“為什么廠家不在產品包裝上進行說明?否則現在我們也不可能對這東西一無所知!8 F, }1 L2 Q% S: a( _' y" ?, ^ b S
; z5 C0 l; U& I5 f( n: ? F+ K' r ~' X" K, p. R
是否應該要求廠家在產品上做一個說明呢,對這個問題,正在起草制定國家新標準的郭新光主任有不同看法。
6 d4 k6 m' O, R$ X7 l& k: k
& |+ Z4 e) S& G6 N4 k* J0 k- G# z5 s
6 y$ O, h; E, h6 E0 X0 D# P! E4 v他對記者說:“我們也做過很多檢測,但沒必要公布出來引起消費者的恐慌吧?”
& `. V9 A0 v n 7 I9 G; Q" M$ }: K+ l" }8 Z L
' C+ i% J; O# ]0 l& i9 T
. g) d0 O, P3 Q% X4 b) d" Z
" l* H* V' n/ E E ^
廠家:不對外透露溴酸鹽數據
" b: p. Y8 R) P2 j% k
( _. i/ q4 b+ q# `: N8 i3 w5 w6 o( `# V( K4 f0 F6 O: C
國內礦泉水普遍情況如何?
3 k8 `* h4 G4 I% O! X
3 \/ r, O( ~0 D1 c. E5 L2 r* ?# U6 O( n& m! Y
既然用臭氧殺菌是國內礦泉水企業普遍應用的方式,那么會不會礦泉水產品對人體都有潛在危險呢?
% h' N: u8 H2 Y# \ l0 D+ n2 V' p+ g3 C9 g
3 S# b! l/ z3 R# z( L! K; q; F" z l0 s, \
對記者的這一問題,郭新光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8 N. `4 p. J8 i: M# L- \
8 M( ?0 Q4 n% V2 i3 ?1 w4 Z/ E) Q: y. F$ n' c+ z6 n( q# {
“溴酸鹽濃度較高的礦泉水是有,有的還很高,但并不是說我們檢測的所有產品都有較高濃度的溴酸鹽。”
3 h% Z+ L9 M5 R7 D
: Z# ?3 p z; _9 X) q& y7 g& J# j/ `
郭新光介紹,需要兩個因素都具備才可能導致溴酸鹽的產生。第一個因素是水源水本身富含溴化物,一般純凈水不含溴化物,也就不存在溴酸鹽的問題,而礦泉水中溴化物的含量是有高低不同的,需要區別看待;第二個因素是使用較高濃度的臭氧殺菌,兩個因素結合起來,才會產生較高濃度的溴酸鹽。
& ?. c7 c6 u! x7 T+ z6 m& r% _# {
- Y% x- d O2 _; x* k! G4 L7 \% `
他說:“現在我們通過生產工藝的把關,比如改善灌裝條件,可以適當降低臭氧濃度。當然這樣做的話,會帶來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就對廠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7 ^) _& w; W- B% @. H
! m8 x9 S" } W& D3 C
/ _: P _3 ~) y( e9 U9 T但據《信息時報》報道,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在國內,能將溴酸鹽控制得很好的飲用水企業并不多。
! M1 q3 @8 ^7 }& b: A4 f$ J0 p) b4 E `# K
8 x6 J& Q0 _# w
- w, O$ G% m! @9 j+ J" u6 s5 U9 V8 {( }
企業不對外透露具體數據
( o! a9 n- J- G) s3 A& {! f! Z% a5 M
7 P0 K0 Q# r1 `! Q0 T
國內一些較大的礦泉水企業做得怎樣?《青年周末》記者采訪了廣州達能樂百氏礦泉水公司。該公司質量部的黃經理表示手頭沒有具體數據,她也謝絕了記者希望采訪相關技術工程師的要求。她說,對于媒體,公司方面規定不得隨意對外發布,如果要發布,應該有統一口徑。/ }1 k; ?2 m1 T( C
# i7 T, }! j% @+ n! F7 i( U6 E; i* A2 D8 j: }& z3 [' U
不過黃經理承認,在控制菌落方面,用臭氧來殺菌,和導致過多的溴酸鹽出現,這二者之間的確存在著一個矛盾!熬唧w在新標準中如何解決這個矛盾,要看政府部門怎么去平衡,怎么去制定標準!
; J# Q# b- `% _2 h: N$ ?1 G* w4 S6 W' h1 y6 o( n- A: b
; }: A3 J2 j( j3 G7 L- G
包括樂百氏在內的國內各大礦泉水企業,全部是依據《飲用礦泉水國家標準》進行生產,也就是很久以前頒布的那個標準。至于技術監督局、衛生部門和工商部門,目前在抽檢產品時,依據的也都是這一舊標準。而在舊標準中,對溴酸鹽根本沒有提及,廠家未在產品上進行標示,理由正在于此。0 W; b7 v6 R2 w/ |8 t9 }+ [) j
& b/ h( |# I: T, ~/ ^
( l7 a& ^* Z* x' Z( f( U \新的礦泉水國家標準正由有關部門在制定中,樂百氏等企業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但具體情況這些廠家未對外透露。
/ R2 x' T* e- D+ P5 M6 w5 b7 f: B
$ ?) F# G8 O" z- s/ Y6 C' s- q7 ?% q
) O4 [8 O3 H7 I/ W: Y5 Y/ ]' X 有關部門:不宜發布相關消息/ G h, o6 H/ D$ F- d: |( e; {
& k; m1 c2 k" R; s4 _# a5 l' u, [9 O
6 a/ E' U5 y6 A% d" B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不清楚情況”' y+ @6 x& j8 O( S% l
! a. d. B5 f" s3 Y" {5 G! _' |# L; b& V) t4 f. m7 L' C' I2 P9 v% R
據《信息時報》報道,去年中國飲料工業協會曾發出“關于征求《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菌落總數指標意見”的函,對于現行的礦泉水國標中的微生物指標,尤其是菌落總數指標的科學性、可行性作進一步調研和論證。
7 u1 G; }% [0 E/ @
" n% y/ J, e' q4 N% \ r# I) R, k8 L/ ~6 N2 q/ U- J
這篇報道質疑到:既然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已經加入了對溴酸鹽的限制,為什么礦泉水行業迄今還沒參照這一標準?
9 v e' w2 x: b( T" R4 X) w) N8 P3 w+ @2 H$ [$ E7 l
" c9 E" p% Q1 L" b+ `$ U
為弄清這一問題,《青年周末》記者致電中國飲料工業協會,該協會負責飲料標準的李羽楠告訴記者自己不清楚相關情況,這個問題需要找專家來回答。0 f( Y$ e: m3 \" s+ C- G6 q
- i/ N4 L" v. [8 X" J4 G
# _" C' K7 Q& w& o: n“我們不知道是否有致癌性”
* T2 u" z( Y4 e, `: b- V* Y% j7 ?$ v; e" R, g9 i" ?4 j' L" D- i; x/ S
. ]) Y: X" i1 I( w8 K現在市場上的礦泉水存在著溴酸鹽濃度過高的情況,而溴酸鹽有致癌性,國家有關部門是否關注過?又將如何解決?記者采訪了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安全處的工作人員。: ?1 E/ o7 q) W6 g+ X5 S
6 N8 V. y( \7 q1 i; a6 e
. L( n5 @! e' u1 W# T“如果目前一些礦泉水確實有潛在致癌性的話……”記者此話被這名工作人員打斷,他說:“是否‘確實’,我們并不知道!
) ]8 q1 F+ y( |( f
) Q6 f! @! X! h8 n# O5 j! P5 S1 P5 O- I6 F k
“你們不進行監測嗎?”
, H9 J- \* G9 |6 ^% t8 }
5 m+ t: X2 ~* R7 B4 r% e0 G* v/ u. {$ x
“我們不具備這一職能。食品安全處主要負責各項國家標準的管理,也就是按標準規定對市場準入、生產環節進行監管。如果標準本身有問題,應該去問該標準的起草者。”
% ]; u9 L; f4 ^9 g% Q0 d
, o- F7 b( i+ t* h( I& i7 H9 F/ m% U& {* X
而國家標準委員會農業食品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則對記者介紹說,標準的起草制定、審核和發布,都有一整套程序,其中起草制定是專家們的事情。( o+ _7 l4 U. r8 r( \% o
- \9 R: R$ }: v `9 Q; O2 G l: J
) e( z+ s$ Q: C+ z至于此前媒體質疑為何礦泉水不參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農業食品部的這名工作人員認為:“兩套標準的適用范圍不一樣,媒體的理解有誤。”至于新標準何時能發布,他表示自己不清楚情況,建議記者去咨詢新標準的起草人員。 % t6 B2 j0 [5 X
. Y6 r, v! L- N$ l+ a0 U: i3 o0 u
$ z/ E" v3 I V3 P) A7 h--來源:青年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