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盛會的召開,作為機械人,也必須得認清形勢,加足馬力,擼起袖子迎頭趕。為此,把本人近期學習的一些情況,以連續帖的形式向大家匯報。并期望大家在新形勢下,急為機械人所急,發表各自的感想、看法和打算。以實現整個團隊人員前進路上不迷惘、不掉隊、創豐收。
機械人的方向(五):除了努力還是努力
舉世矚目的大會圓滿結束,它不僅會奠定未來五年的格局,甚至未來20年30年都會有影響。不要認為這跟你沒關系,這將決定全中國每個人的命運。再次研讀報告,未來很多機會都沉淀在里面。比如鄉村振興戰略,比如自由港的建設,比如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比如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比如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提法,比如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實現偉大復興等等,這些新提法和新目標后面,都會有各種財力、物力和政策的支撐,這就是最大的風口,能不能把握,就看每個人的參與程度了。
這次報告,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告別關注到了“美好”兩個字,再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落后的社會生產已經改觀,人們只是對生活需要(也就是以前所說的“物質文化需要”)還不夠,還要“美好”,這是一種升級,需求的升級,消費的升級。體現在住房、醫療、教育、休閑旅游、文化娛樂等各種方面,不是說有基本的供給就行了,起碼要達到中等舒適的程度才能稱得上美好。還有,這個美好也包括對生態文明、綠水青山的追求等。
經濟方面現在仍然面臨效率和公平二個問題,效率問題,需要金融改革來解決,公平問題主要體現在貧富差距上。因為貧富差距,導致社會鴻溝越拉越大,導致地區之間的協調越來越難,導致社會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導致政策的落實越來越難,導致中央對各群體的協調越來越困難。
到2020年全面小康,2035年基本現代化,2050年偉大復興。從GDP總量來看,這個目標并不難實現。
專家有個測算,目前中國的人均GDP是8000美元,按照IMF的購買力平價計算,應該到了1.2萬美元左右,美國是5萬美元,中國人均GDP目前是美國的20%。
即使中國GDP增速降低到3-4%的水平,到2045年,也可以到達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所以,從人均GDP總量上看,我們一點不用擔心。但是,在平均數值掩蓋,是否大多數人都能獲得同樣的增長,就非?简炍覀兊脑鲩L模式和政策傾斜了。如果前30年我們主要關注發展,關注把蛋糕做大,那么接下來的30年,就得好好考慮如何把蛋糕分得更合理和公平了。
這是一道跨不過去的坎,任何一個執政者都必須面對。為此,國家要大力度扶貧,要大力度清理整頓經濟泡沫,通過財政轉移把“不平衡不充分”作為主要矛盾去實施。
總之,變在當下羸在未來。讓我們一起為美好的未來共同努力吧。(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