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TVS)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 轉讓完成后,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并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預期將于18年2月底完成交割。 反觀這幾年,日本多家電子公司已經逐漸沒落,并被中國企業收購。回溯1995年,當時世界500強榜單上有149家日本企業,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該榜單。上世紀90年代索尼、夏普、松下、日立,東芝,三洋號稱日本彩電六巨頭,目前除了索尼、松下之外,其他公司的“日本制造”、“日本品牌”家電業務幾乎都由中國企業在運營。 2011年7月28日,海爾與三洋電機簽署并購備忘錄,同年10月18日,雙方簽訂并購協議,海爾收購三洋在日本和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白電業務。 2015年,中國長虹公司收購了松下旗下三洋電視業務,獲得“三洋”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電視品類獨家使用權,并承接“三洋”品牌電視的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2016年,日本夏普公司接受鴻海精密38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4.7億元)注資,成為鴻海的子公司。 2016年7月,聯想以約13億元人民幣(200億日元)收購2011年成立的聯想-NEC控股公司NEC90%的股份。 而在前不久,聯想又收購富士通個人電腦業務51%股權,收購的金額為178.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 截止到目前,似乎只有索尼還在盈利的邊緣,不知道除此之外,日本電子業還剩下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