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中高端機床,是外資品牌一掃天下,做機加工的,要是沒幾臺進口機床,都不好意思和高端客戶接洽,我們的機床企業,只能在立加里面使勁折騰,把價格戰做到了極致,機床精度是一個系統組成,而不是某個因素決定,缺一不可,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 S/ Z3 g1 ?1 \
. ~, U9 G' {* q& d6 [
) K7 M# z9 H4 O" i' q3 ]6 v
1、機床的設計,這是機床精度的靈魂,日本機床看起來沒有什么特別,可就是精度高,還耐用,國產機床一直在模仿,一直沒有超越,看起來最簡單的立式加工中心,國內生產廠家遍地,簡單到你買幾臺光機,叫上幾個師傅自己就可以在家組裝開機,可是日本的OKK立加的精度讓國產機望而心痛,賣的還超貴,就算你想買,還一副愛理不理的鳥樣,這是高精度機床對設計細節的把握到極致!當然國產機床也有自己的創新和開拓,例如現在的北京精雕,是國產機床的驕傲!& _; W4 L- X3 ]
2、機械加工,機械加工非常之重要,高精度的鑄件加工,才能保證高精度的機床裝配,但是精度高的機加工工序,需要更高的加工費用,高精度機床鑄件的加工,都是需要大型機加工設備,進口的龍門五面體,包括大偎、東芝、三菱、新日本工機,以及高精度坐標鏜床。高精密坐標鏜床加工中心有三井精機、安田精機、東芝機械、牧野精機、山琦馬扎克、森精機等,這些坐標鏜床的加工費用非常貴,當然也可以用國產的龍門和鏜床做加工,再用導軌磨磨出精度,以我的了解,國內很多的機床鑄件加工,都是先用國產的龍門和鏜床加工出一定精度,再上導軌磨床上磨出精度,這是一般機床機加工費用最便宜的,也是整個機加工設備投入比較省錢的,而高精度機床,是在高精度龍門上粗加工精加工和精修三個步驟,然后用人工鏟刮達到超高精度,兩種加工方式,對機床長期的穩定性和精度保持率,我不做評判,相信業內人士會給出答案,反正我相信都是專業生產機床的 ,愿意多花錢在機加工上面,肯定有自己的道理!6 ]& c% i' }; m) z
* G% d2 l' w' O0 R6 f3 G& w j3、機床鑄件,國產機對機床鑄件沒有像日本歐洲國家那么重視,價格便宜,好用就行,好像絲桿導軌貴一點能接受,鑄件就該便宜,不就是鐵的玩意嗎,還真不是這么說,一臺機床鑄件是骨骼,是承受切削扭矩力和分散震動力的關鍵,是整機穩定性的基礎,就像是一幢大樓的基礎,你造三四層高的房子,地基基礎當然不需要那么好,可是你是高精度機床,離開了好鑄件,就算是最好的主軸絲桿導軌,整機的精度一年之后蕩然無存,而國內機床鑄件也是互相比爛,有數不清的坑可以坑客戶,便宜真沒有好貨!日本德國的機床用了十年依然精度良好,鑄件功不可沒,對采購鑄件更是非常用心,鑄件采購人員很多是鑄造行業的資深人士或者受過鑄造專用高等教育,鑄件廠也是對國外機床鑄件的品質控制了然于心!
* J# X4 g9 S0 E% {# j, C0 B% A2 r* |4 m N5 T6 P
4、系統,系統決定了機床的關鍵精度,也是我們國家最欠缺的,常規進口系統有發那科、三菱、西門子、海德漢、力士樂,國產有廣數和華中數控,大部分機器有發那科,我們的沈陽機床和大連機床搞了幾十年,花了很多很多億,依然沒有被市場廣泛認可的數控系統,國家年年花大量外匯去買發那科系統,發那科系統被廣泛應用與龍門、臥加、立加、車床,鈑金機床,甚至機器人,不過國產的光洋和精雕很爭氣,開發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系統,小小鄙視不爭氣的大國企的機床企業6 _) s3 ]- [8 Z/ {9 X, q3 L
6 X4 u5 K5 E' }0 ]& b5 c
5、裝配和調機,熟悉上海德馬吉的現場裝配車間,裝配流程是流水線,一個機型一條線,每個工位對應的裝配工序好完成,用滑軌平臺推到下一個工序,中間有非常多的裝配記錄,現場從不用塞規調精度,調試精度是最后的關鍵,一般都有幾位高水平的大師在調試精度。
4 `2 F* W" N1 S. v9 G8 x3 t
2 V" s/ e% h5 u. C: ?+ x所以,國產機床在精度方面走的路還很長,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人才也應該引起企業的重視,現在確實一些國內的企業,甚至是一些外資合資企業在訂單暴增的情況下,減少工序,增加產量,一些需要人工調整的精度全部采用機器來做,例如導軌鏟刮。不過,也看到了一些國內企業取得的進步,畢竟工業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時間與技術的積累才是王道。; l1 p5 a7 q6 n5 H$ z/ U/ H
, E. \+ s' f Y, q% f
/ O) Q0 f' j0 o! X! F%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