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Y發展史
! ]7 L. l, ]1 g# X& C9 Y$ y; K0 X8 T) h( y
1、技術者的夢想 $ Q9 @' _4 z7 I1 p, J$ ~! U
+ v7 E5 `2 a0 b. Z1 V在唱片業界算是后進的CBS SONY,培養出日本第一位的音樂大型聯合企業,將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業績推上全美第一位。對軟件最了解的硬件企業“SONY”,是個秉持“以技術為基礎的企業公司”。 9 }7 q& l& Y( i2 b% [5 \2 B+ m
盛田昭夫,SONY公司的會長在談到SONY發展史時,將這一特點表露無遺:“這是一連串實現井深先生夢想的故事。” - P5 A R0 J" I$ p* J0 z
SONY創辦者井深大先生,自太平洋戰爭前已是一位有名的科學家、發明家。盛田與井深是在赴任海軍技術將校研究所時認識的,盛田購并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后,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表了下列的言論:‘由技術者所創立的SONY公司,是以軟件產業為契機。沒有軟件的硬件,是無法成為真正的大事業。”
3 i( I; p1 A/ {1 I為了擴大硬件事業,軟件事業是絕對必要的,這正是SONY公司長年以來的結論。投資龐大金額購并軟件企業的SONY,是對軟件產業最了解的公司。即使SONY在投入莫大金額,購并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之后,也絕對沒有讓硬件為主、軟件為副的理念崩壞。 9 @* f! n ?' F4 E
一九八九年十月,SONY發表并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后,在美國引起強烈的反響。在NEWS WEEK的頭條新聞上,將自由女神換上和服,標題是“日本購買了美國之魂”,在全美引起相當大的批評(因為哥倫比亞所制作的電影.片頭使用自由女神像)。盛田除了堂堂正正的反擊這類的言論外,并在日本的訪談中表示,對美國非常失望。 . ?0 ^4 Q4 n" o; D. v, S3 \3 Y' x
所謂失望的背景是相當奧妙的。引起騷動的原因是日本和美國的部分人士也提出為什么澳洲資本購并MGM/UA(米高梅)、二十世紀FOXS(福克斯)時并沒有人作任何批評,這根本就是種族歧視。 / n+ X% T" n" Q. t8 X. \# @
但是盛田并不是因為如此,才提出對美國失望的定論。盛田在談話中提到:“我在美國演講時,曾提到為什么CA賣給法國人時,并沒有人說什么,這是美國根本上的問題。我在孩提時候就很喜歡電氣,對收音機很癡狂。RCA是美國的高科技產業的代表,戰后的日本電子產業全部都是問RCA買專利權。因此對技術者出身的我來說,RCA才是代表美國靈魂的泉源。奇異公司購買了RCA研究所及RCA,其后又賣給法國企業。這對美國的產業才是一件不得了的事。美國的媒體應該對這個事實多加注目才對,檢討為什么美國會失去RCA…”RCA被賣的時候完全不關心,SONY并購電影公司,才提出是美國之魂等言論,這是美國方面站不住腳的地方。媒體所注目的事,代表美國大眾的關心。美國人已將重心轉移至軟件事業,不制造東西,也不販賣東西。這也是美國持續赤字的決定性原因。但是這樣的討論,只是談到美國經濟根本問題的表面而已,并無法切入真正的主題。 1 i7 P( P1 q: H, @. C
RCA賣掉,美國國民并未有任何危機意識。但是遠在東方的外國人卻因此而感嘆,這又象征了什么?SONY自戰后秉持著“技術思想”,開創出一條象征著“技術立國的日本”道路,同時也將軟件定位予以表面化。盛田會長自豪的“MADE IN JAPAN”,事實上和SONY歷史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 M0 Z' P* d* @3 c* r3 q
0 F. [* f* g L4 t: I4 w$ j2、從廢墟出發
1 b/ a/ J/ s$ d8 G, O" c' @+ C% z6 W4 j
就象并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一樣,SONY一直站在時代高科技的領先地位。“模仿他人或其他公司,無法開創一條自己的道路,要做別人不做的事。”這個時候,SONY已確定向東京通信工業發展。打開記載SONY的歷史書,可以找到一段文章提到“東京通信工業”,這個名稱事實上就是SONY公司的前身。 # F* n4 H0 u2 l7 k8 w6 N
戰敗的一九四五年(昭和二十年),創建人井深與戰前經營公司東京支店七位職員共同出資,在被B-29轟炸后的東京,日本橋白木屋百貨大樓的一個房間內設立了“東京通信研究所”(其后改為東京通信工業)。創建時全公司的財產不過是井深口袋里的金錢而已。 - [- w9 e) o+ ?9 {7 @7 S* X
那是一個能夠吃飽就很了不起的時代,所以他們就先著手嘗試制作和飲食相關的產品,如電飯鍋、烤面包機等等,可是制作每樣東西都無法成功。最后,終于出現了第一件商品:電氣座墊。是一個將電線包在兩片布料之間的產品,在小商店賣得相當好,對剛成立“東通研”來說,是非常珍貴的現金收入。 / g: G W( d k4 z4 q
接下來制造的是與現在的SONY比較相關的“短波受信天線”。這個很容易裝在普通調幅收音機上面,用來接收短波訊號的設備賣得相當好,對未來SONY的發展巨頭正面的影響。 6 X+ H) q( f& ?& e: u1 s
朝日新聞的“青鉛筆”專欄在一九四五年十月六日介紹井深們的奮斗史。盛田回到鄉下后,剛好有人問他是否愿意擔任東京大學的講師。看到朝日新聞專欄后,盛田借著到東京就職的機會,與井深再度見面。 ' @2 T8 k! C( M; P5 x n
井深的公司在東通研時代,經營上非常的困難,盛田一邊繼續擔任大學講師,一邊幫忙工作。隔年(一九四六年)“東京通訊研究所”改組為資本金十九萬日元,具有二十位職員的“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在目前SONY總公司,也就是品川·御殿山的位置設立了總公司和工廠。盛田辭去了講師的工作,專心在公司的工作上發展。當時的井深年紀三十八歲,盛田年僅二十五歲。
' V7 s G, z: X8 b `+ A: t2 U: Q5 d9 X" J8 G6 O3 D
0 o& \9 k% |- Y9 ]4 j
3、SONY飛躍的原點 $ o9 h& T+ ^4 o2 f, E
* X* [; ?4 j- D6 z) Y8 s創業不久,支撐“東通工(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的簡稱)的就是制造修理收音機所用的配件。然而,縈繞在井深頭腦中的是制造自己品牌的產品。 % e, i$ U4 t+ N3 L8 Q
當時SONY的產品是收音機,當然在公司也引起廣泛討論,是否該踏入制作收音機的行列。但是井深非常反對,主要原因是戰后收音機的廠商剛從戰爭的后遺癥慢慢復蘇,所以井深看好的是WIRE RECORDER(鋼絲磁氣錄音機)。不過當時具有制作WIRE的廠商,卻對井深的計劃沒有興趣。 不過這樣的結果反而比較好。井深在NHK上看到在日的美軍,使用剛問世的錄放音機,因此也開始開發錄放音機的制作。根據WIRE RECORDER的開發經驗,井深他們在短短幾天內就完成了試作品。 + O( u5 B0 @) M1 T- h7 M2 e
比較麻煩的是磁帶問題,不過在試驗后已成功完成。在開發著手兩年后的一九五零年,稱為G型的日本國產第一臺錄放音機終于商品化,開始上市銷售。雖然制作技術非常優秀,但是卻賣的不好;好產品不等于暢銷品,是井深們第一次學到的經驗。在大學剛畢業、職員薪水都未滿一萬日元的時代,以十七萬日元的價格出售,當然是過高了。 ! H. G4 ?4 ~# a: }) S- t& t
最先購買G型錄音機的是法院,而且還是一次訂二十臺,這是個破天荒的訂貨量,愿因是當時法院很缺乏速記員。也因為這次的事件,讓盛田和井深了解到市場需求的重要性。其后G型慢慢的以公家機關、學校為中心,開創出一條銷售網路。 錄音機漸漸小型輕量化,由H型到P型,然后還發展到M型錄音機。而在這個時候,G型錄音機更取得交流偏壓法的基本專利權,東通工開始獨占國內市場,并得到大量創業者的利潤。 f+ a2 x. }; o
4 d2 F0 @) F: q3 K0 m& p0 Z5 g/ O _4、認識半導體
& T1 j9 f9 G5 r6 Y7 M8 @5 P9 U5 H' K9 _, \. p ^; v
收音機就是接收電波,根據電波將訊號調變增幅,讓人可以聽到聲音的機器。當時的增幅設備必須使用真空管;年輕一代的人可能已經沒看過真空管了,真空管的外型看起來象是一個電燈泡。所以使用真空管的家電,體積都比較大。在一九四七年,美國貝爾研究所的博士,發明了奇跡般的電子組件。雖然體積象是牙簽尖端大小的固體,但卻擁有與真空管一樣功能。這就是半導體。井深和盛田已經注意到這個將來一定會獲得諾貝爾獎的技術。所以一九五二年,第一個到達美國的井深,知道貝爾研究所的后臺(WE)不久將會允許其他廠商擁有半導作的專利使用權。而當時擁有一百二十位員工的“東通工”,其中三分之一是優秀的技術者,集合他們的力量來完成半導體產品化的工作,是最適合的選擇。因此井深下定決心,一定要取得半導體的使用使用權。 - m F E- r) B9 Q2 f# D, f$ }
次年的一九五二年,盛田昭夫(現在SONY會長)為了和WE簽約而赴美。盛田在自己的著作“MADE IN JAPAN”中,提到第一次到紐約的心境:“我第一次訪問美國時,被美國的幅原所震驚。所有的事情都是這么大、這么遠、這么廣闊,而且是這么的多樣化。想要在這樣國家中梢售本公司的產品,簡直就是不可能的。我唯一的感覺,就是被美國所凌駕而已。”在盛田訪美時,東通工對半導體的未來完全不清楚;即使是WE也只不過是將半導體用在助聽器上。但是井深和盛田,已決定將半導體使用于收音機。RCA戰前使用小型真空管所制造的收音機,只能維括四小時,而且還是價格昂貴的電池,占去收音機空間的一大半。如果使用半導體的話,可以解決電力和電池大小的問題,生產出來將是劃時代的產品。井深和盛田已經想到,如果可以制造出攜帶型的收音機,一定可以創造新市場。盛田和WE簽完約后,到歐洲旅行。盛田后來提到,歐洲當時剛從戰爭復興,所以心情感覺上十分憂悶。有一天在德國某餐廳點冰淇凌時,盛田看到象是日本傘般的裝飾品。服務生帶點拍馬屁的神態說,這是你的國家做的呢。可見全世界的人,對日本產品的認識僅止于此。帶給盛田夢想的是飛利浦工廠。荷蘭是個農業國家,在這樣一個城市的角落,飛利浦博士完成他的理想,建成了一座世界性的現代化企業。盛田想:“我們應該也可以。” - v4 `" P. O9 N, i8 {5 G
" O" P8 R8 M9 @* V2 h8 s
5、世界上最小的收音機 ) i. E; }8 U" f, t8 U( D' B+ G0 ?- n
; h% e" b, |1 _3 _# S技術者廢寢忘食努力的結果,在半導體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費用,這也使得當時主要來往的銀行——三井銀行,嚇了一大跳。非常遺憾,世界第一位開發半導體收音機成功的公司不是SONY,而是由一九五四年美國REGEMCE公司完成。第二年SONY完成了日本第一臺半導體收音機TR-52。收集各方對性能的評價之后,美國公司只有四成,SONY為五成,很明顯是SONY的勝利。而且美國公司的半導體是外制,而SONY是自行制造,讓技術者更加放心的擁有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