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精品图片|国产综合有码无码中文字幕|国产一区二区综合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电影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機械社區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060|回復: 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啟改革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8-8-18 21:39: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香柏領導力機構

今年5月初以來,“思想也是市場“(alexchu789)公號發布了海內外一系列文章,追蹤中美貿易談判的進程,探討貿易戰的困局、如何走出險境、特朗普主義的誕生,以及第二次冷戰到來等緊要主題,今天趙曉先生的這篇分析,可算是系列的階段總結。

趙曉簡介:經濟學家,香柏領導力機構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國家經貿委研究中心、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部長;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哈佛大學、高登康威爾神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等多所大學訪問學者;萬達院線、艾比森等公司獨立董事。著有《徹底的市場經濟是無恥的》、《誰是檸檬?》、《超越增長》、《金融危機與亞洲的挑戰》、《通脹經濟學來了》、《人民幣怎么辦?》、《共享經濟2.0:誰領導世界?》等著作。

一、經濟學的先知

在《圣經》舊約中,有三種人物是最牛的:君王、祭司、先知。君王負責治理、祭司牧養百姓、先知傳達啟示。

我將那些卓越的學者稱為現代社會的“先知”。有時候,他們的一個思想、一個預判、一個警告甚至一句話,就像閃電一般,穿透歷史的迷霧和沉沉的思想黑夜,照耀出人類的明天。

有道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庸俗的學者雖如過江之鯽并瓦釜雷鳴,唯有蘇世獨立、洞察天理、黃鐘大呂的“先知型”學者才會被歷史所銘記!

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就是這樣的先知性人物。

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重創古典市場經濟,西方轉向政府干預的凱恩斯主義,前蘇聯則轉向計劃經濟。當時,蘇聯模式立竿見影且蒸蒸日上,引無數西方學者、文人競折腰,交口稱贊。就在這個時侯,哈耶克站了出來,發出了先知性的信息和預言。

哈耶克不僅與波蘭“市場社會主義派”的經濟學家蘭格(Oskar Ryszard Lange,1904~1965)等展開公開激烈爭論,更在1944年寫就《通向奴役的道路》一書,公開判斷并預言:蘇聯模式乃是通向奴役的道路,最終將滅亡。其邏輯是:蘇聯社會主義模式標配中央計劃經濟體制;計劃經濟讓政府控制經濟,控制了經濟的政府必然進一步控制個人與社會生活;故計劃經濟=極權主義=通向奴役的道路,計劃經濟終將因低效率而崩潰。

哈耶克知微而見著,被認為是第一個預言了前蘇聯崩潰的人物,他可以是當之無愧的經濟學家中的先知性的人物。

另一個先知性的學者是亨廷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1927~2008),他不是經濟學家,卻預見了今天的中美貿易戰之沖突,所以我實在不能不提到他。上世紀90年代,蘇東解體,西方世界一片極樂論調,以為歷史已然終結,人類從此走向大同。就在這個時侯,亨廷頓站了出來,發出了先知性的信息和預言。

亨廷頓認為,沖突是人類的天性,歷史一直貫穿著沖突的線索,世界在告別“意識形態的沖突”時代后,必將進入到下一個“文明的沖突”時代。

“911”震驚世界的爆炸聲,印證了亨廷頓非凡的先知性思想的銳利鋒芒!今天的中美貿易戰也完全在亨廷頓的意料之中。因為,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中文版序中早就警告:

“如果中國經濟在未來10年或20年中仍以現在的速度發展,那么中國將有能力重建其1842年以前在東亞的霸權地位。另一方面,美國一貫反對由另一個強國來主宰歐洲或東亞,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美國在本世紀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和一次冷戰。因此,未來的世界和平,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賴于中國和美國的領導人協調兩國各自利益的能力,及避免緊張狀態和對抗升級為更為激烈的沖突甚至暴力沖突的能力,而這些緊張狀態和對抗將不可避免地存在。”

克魯格曼(Paul Robin Krugman,1953-)是另一個具有非凡先知性洞見的經濟學家。上個世紀,先是日本,后是“亞洲四小龍”,然后是“東南亞四小虎(Tiger Cub Economies即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菲律賓)”,亞洲一個個國家通過政府主導、產業政策等,競相實現騰飛,引得世人大贊,譽為不同于西方模式的“亞洲經濟的奇跡”,李光耀更是大談特談亞洲增長中“儒家文化的價值”。 就在這個時侯,克魯格曼站了出來,發出了先知性的信息和預言。

克魯格曼以一篇“亞洲奇跡的神話”的尖銳文章舌戰群儒,指出亞洲各國的經濟增長,除了抄西方作業、多流血汗、多花工作時間外,沒有任何奇跡,“如果說亞洲的增長有什么秘密的話,無非就是延期享受、愿意為了在未來獲得收入而犧牲眼前的享樂”。不僅如此,他還指出,由于亞洲經濟事實上已陷入靠大量資源投入拉動增長、效率卻越來越低的“蘇聯模式”,因此終將崩潰。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亞洲模式”失敗,“亞洲經濟奇跡”的爭論終結。從此,李光耀不再倡揚儒家文化的價值,轉而強調人性都是一樣的,新加坡要成為創新國家,也必須尊重個性與自由,可謂思想大轉折。克魯格曼,則備受尊崇,終于在2008年實至名歸地摘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桂冠。

世界將會怎樣?有趣的是,克魯格曼在今年5月23日表示,新興市場危機警報已經拉響,“看起來確實很像1997-98年那一次,新興市場貨幣暴跌,企業債泡沫被無情捅破,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壓力,然后本幣進一步貶值”。此可待驗證。

哈耶克預言了“計劃經濟制度”的不可行,克魯格曼預言了一種“國家主導模式”的不可行。兩位帶來的共同啟示就是: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必須依賴于創新的內生增長動力以及宏觀效率的不斷增進。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做法短期或許有效,長期統統都靠不住,無論是“抄作業(模仿西方)”、“大煉鋼鐵(舉國體制)”還是“打雞血(宏觀刺激)”,都只能曇花一現!

顯然,對中國來說,未來的發展也是要靠創新。然而,創新只是一個美好的果子,必須長在市場制度與自由精神的樹上。有人以為創新=資金+人才,其實創新=體制+文化+資金+人才。所以創新之果,最終將取決于中國的制度與文化創新。

亨廷頓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中美兩國因為價值觀不同,很容易走向“文明的沖突”。然而,文明與文明并不沖突,因此,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是“文明的攜手”,進而邁向“文明的共治”(請參看拙作“中美貿易戰與萬歷十五年”)。

下面我要著重講兩位和中國當今經濟有關的“先知”及其先知性預言。

一位是叫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 North)的美國經濟學家。諾斯在全世界最先將經濟學前沿理論引入經濟史研究的大家,奪得199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1995年春天,諾斯來到中國,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成立儀式上發表演講,我曾有幸在場洗耳恭聽。

諾斯介紹了當時我們都不熟悉的制度經濟學的“路徑依賴”理論,指出制度變遷具有“路徑依賴(Path-Dependence)”的特性,即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還是“壞”),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慣性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輕易走不出去,嚴重者甚至出現制度“鎖定(Lock in)”。為什么一些拉美國家走不出來,落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就是因為制度(文化)的鎖定。

諾斯警告:一個國家的政體對于經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著長期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雖然從短期看,集權政府可以取得高的經濟增長率,但從長期看,法治、保證合同執行制度規則才是真正保證長期經濟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雖然中國經濟增長良好,成就巨大,但依然要警惕制度轉型中“路徑依賴”的危險。

這話言猶在耳!過去的20多年間,中國財富增長很大,但改革曲折往復,制度創新與文明轉型至今仍然走在半路上。如何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直面挑戰,全面深化改革,避免諾斯警告的危局,仍是今天中國的仁人智士們的大考。

諾斯的啟示就是:看國家進步,不能光看體重(財富)的增加,還要看骨架(制度)的成長以及骨子里(價值觀與文化)的提升。因此,只看到外在財富增長就高談“中國經濟的奇跡”或高唱“厲害了,我的國”,漠然對待制度的落后以及價值觀的陳舊,被活活鎖死在舊的制度和觀念上卻不自知,那是非常可悲的!

另一位是華人學者楊小凱(1948-2004)。小凱堪稱中國學者中的傳奇。文革中,他十幾歲揮筆寫就“中國向何處去”的大文章,思想深邃,筆力雄健,令康生不能相信是他寫的,非把他抓進監獄,要審查“背后的黑手”。在獄中,小凱自學了數學,出來后直接考入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后赴美留學,獲經濟學博士;畢業后到澳洲任教,獲得終身教授。

但小凱最魂牽夢繞的永遠是中國,最牽掛的永遠是“中國向何處去”的大問題。上個世紀80-90年代,他和眾多中國經濟學家一致共認:只有市場經濟才能救中國。但他隨后發現,沒有私人產權的基礎,市場經濟就是在沙灘上建大樓,從此小凱逢人就談私人產權的保護。再后來,小凱發現,歷史上王權總是不斷侵犯產權,因此政權不歸位,產權不可能到位;不建立現代政權制度,就不可能建立現代產權制度;他因此跑回中國發表石破天驚的演講,指出五四“科學與民主”的思想已經過時了,中國人現在需要懂得“以憲行政與共和制度”,從而成為改革開放后中國第一位講“以憲行政”學者。再后來,小凱又發現,憲法政不能是無緣之木、無本之水,制度的種子再好,還需落在好土里才能結實百倍,他由此發現遵憲行政與基督新教的親和關系,他自己的生命也轉化成了一名基督徒。至此,小凱探索中國變革的出路,從市場制度始,從信仰生命終,可謂走到了華人思想界的最前沿,堪稱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知識界與思想界第一人”。然而曲高和寡,幾人真懂小凱?

在經濟學上,小凱最大的原創貢獻,是運用“超邊際分析(inframarginal analysis)”的新方法復興了亞當·斯密古典經濟學的分工理論,小凱自稱為“新興古典經濟學(New classical economics)”,從而做出了教科書級的貢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布坎南認為小凱創立的新興古典經濟學比盧卡斯(Lucas)、羅默(Romer)、克魯格曼(Krugman)的理論要好得多。可惜小凱56歲英年早逝,否則他一定是當今最有可能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華人。

2000年12月,小凱回國講學,我亦有幸在北大等聽過他的講座。尤其小凱在北京天則所“后發劣勢,共和與自由”的那場報告,“先知”性的光芒更是不同凡響,是今天中美貿易戰之時,我不能不特別要介紹的。

當時的背景,是中國改革開放已取得重大成就,經濟增長良好。1995年,林毅夫教授海歸回國,大力傳講“后發優勢”理論,指出創新并不等于發明,后發國家不必追求原創性、發明型創新,只要學習、模仿先發國家的技術、經驗,就可實現經濟超常規增長,最終后來居上。

林老師是我的老師,我很尊重他。他的理論其實否定了計劃經濟模式,即避開市場經濟另搞一套的作法,因此是很有意義的。同時,“后發優勢”理論也很好地擬合了當時中國經濟的增長,還帶給國人樂觀的發展預期,更指給中國一條路,那就是通過學習、模仿、吸收,來實現對西方的超越。所以“后發優勢”理論在中國,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廟堂,都大受歡迎,大家都不覺得有什么重大問題。

就在這個時侯,小凱站了出來,發出了先知性的信息和預言。

對于“后發優勢”概念,小凱以“后發劣勢”的概念與之針鋒相對!小凱指出,落后國家由于模仿先進國家的空間很大,故可以在沒有好的制度的條件下,通過對發達國家技術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發達國家必須在給定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然而,模仿技術容易,模仿制度困難,因為制度創新可能冒犯既得利益,這使得后進國家有一種傾向,就是技術模仿優先,制度模仿滯后甚至被擱置;這樣厚此薄彼,短期內依然可以取得快速發展,卻給長期發展留下隱患,甚至帶來長期發展的失敗,從而跌入“后發劣勢”的死坑。

小凱以“洋務運動”為例。“洋務派”們想在不改變政治制度的條件下,用國有制(官辦),合資企業(官商合辦),承包制(官督商辦), 通過模仿技術來實現工業化,創造了比“洋務運動”前更好的中國經濟,代價卻是“后發劣勢”:“國家機會主義”制度化,政府與民爭利,既是游戲規則制定者,又是裁判加球員,中國的私人經濟無法生長起來,最終“洋務運動”徹底失敗。

所謂機會主義說白了就是坑蒙拐騙,然而,個體戶的坑蒙拐騙還算小事,權力不受約束、政策隨意變化的“國家機會主義”就太可怕了,最終令市場制度體系無從建立,經濟轉型走向絕路。中國現在最大的腐敗是什么?在我看來,不是官員的腐敗,而是“國家機會主義”!

林毅夫主張中國走“后發優勢”的漸進改革道路,小凱卻主張中國要走憲政改革的道路,也就是要先致力于建好制度的基礎設施,才能避免“后發劣勢”,不被“后發優勢”的思路帶到陰溝里去。通過日本和中國的歷史比較說明,小凱特別提醒:要獲得“后發優勢”,一定要先做個學習成功制度的好學生,在考試未及格前,一個壞學生是沒有資格講“制度創新”的,也沒有資格奢談什么“中國經濟奇跡”或者“中國模式”。

多年后,張維迎教授也提出:的確,抄作業的沒有資格嘲笑寫作業的;人家修路花了三年,我們三分鐘跑過去,因此而夸耀自己速度快,這是何等可笑!

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然躍居世界第二,靠的正是“后發優勢”。然而,中美貿易戰標志著“后發優勢”的大餅再也沒得吃了,此時,“撥劍四顧心茫然”,我們的國家顯然已在某種程度上跌入到了“后發劣勢”的泥坑。筆者曾經一再警告:中國經濟的人口紅利、出口紅利以及樓市紅利這“三大紅利”已經消失;債務高企、資產泡沫、產能過剩這“三座大山”卻是積重難返、欲罷不能;同時,還面臨著效率(全要素生產率)下滑、美元回流、人口老齡化這“三大風險”;本已身患并癥、焦頭爛額,現在更突遭“中美貿易戰”當頭沖擊,中國債務、金融(包括匯市)、地產以及經濟危機可謂隨時一觸即發。

從宏觀經濟風險來看,說千道萬,最關鍵的指標是“全要素生產率(TFP)”。這個指標如果為正,則表明經濟可靠創新持續增長;若指標轉負,則表明生產要素投入一旦停止,經濟增長即停止——要么立即崩潰,要么逐漸停滯。前蘇聯“計劃經濟”的崩潰就因全要素生產率轉負,“亞洲經濟奇跡”崩潰同樣是因為全要素生產率轉負。人人都說中國體制有問題,政府機會主義,管制太多,微觀不活,創新不足等等,最終也是要用全要素生產率的指標來檢驗。

筆者最要預警的是,綜合國內外各家的計算,結果都表明,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經歷了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快速上升,加入WTO后的繼續進步后,近些年來卻趨于停滯(表1、表2),特別是在2008年后因“四萬億”的政府投入而轉為負增長,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已不可持續。

據表1,2007-2015年,創新(全要素生產率TFP)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年平均為-1.99個百分點,此期間中國經濟平均增長速度表面上依然很高,達到了8.28的增長,然而新增勞動力的貢獻年均只有0.35個百分點,資本投入的貢獻達到了12.83個百分點,貢獻率達123%。

中國近些年的增長完全建立在大印鈔票、貨幣注水以及債務經濟的基礎上,在中美貿易戰后將失去動能,中國經濟增長將因此進入無法持續,各種危機隨時一觸即發的最危險的階段。“后發劣勢”已在宏觀經濟運行上得到證明。

第一,中美貿易戰爆發后,預期順差將急劇減少,2018年中國很有可能首度從順差國變成逆差國,從而從根本上動搖外匯流入這一人民幣印鈔及貨幣擴張的基礎(2017年人民幣的貨幣擴張60%仍然依賴外匯流入);

第二,中國的負債率已達到令人頭暈眼花的地步,因此債務經濟也走到盡頭了。前段時間,筆者除撰文發出金融危機的警報外,還以圖片方式對中國財政及債務經濟發出警報(參見下圖)。2017年,中國非金融業債務占到GDP的256%,超過新興市場國家190%的整體水平及美國的250%。目前,每年僅宏觀利息就達12萬億人民幣,超過名義GDP增量8-9萬億人民幣。目前,債務經濟已日暮途窮,投入越多虧得越多,純粹是賠本賺吆喝。據于此,筆者預警:下半年中國經濟即將跳水,經濟增長不僅刺穿7%、6%的增長,還有可能刺穿5%的增長!而展望未來,中國經濟最大的危險是“日本化”,即陷入長期衰退,也就是《人民日報》權威人士所說的L形增長態勢。

“千士之諾諾,不如一士之愕愕”。在一片眾聲喧嘩中,小凱才是那穿透現象與歷史迷霧的不可多得的“先知”。尤其是今天中美貿易戰,中國的仁人志士們不能不直面小凱“后發劣勢”的如雷警告!中國的為政者,也不可不謹慎而察!

二、經濟學的“資源詛咒”

與中美貿易戰改革重啟的機會

我喜歡塞翁失馬的故事,更欣賞老子的智慧。

在老子看來,“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色相和、先后相隨”。歌舞升平,中國也許就真的變得腐敗朽爛、驕傲、落后了!而中國內在經濟矛盾爆發,外臨中美貿易戰之內憂外患的危機時刻,反而是中華民族痛改前非、絕地逢生的歷史契機。

我想進一步地從經濟學中的“詛咒”展開討論上述話題。

從亞當·斯密開始,經濟學就一直致力于研究國民財富的奧秘。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展經濟學出現,致力于研究發展中國家如何跨越“低水平均衡陷阱”,實現經濟起飛,進而成為發達經濟。蘇東及中國的計劃經濟試驗失敗后,又有“轉型經濟學”誕生,致力于研究前計劃經濟國家如何轉型成為市場經濟。另外,更有從科斯發展起來的用交易成本進行制度分析的制度經濟學。

此其中,有諸多重要發現,如同先知性的警示。比如,從長遠看,不是資源而是制度決定經濟增長,只有依靠產權保護、個人自由等一整套制度,創新才能興起,國家才能長盛不衰,相反資源豐富的國家卻容易被咒詛,難以保持經濟長期增長、進入創新發展軌道。

“資源詛咒(Resource curse)”,又稱“富足的矛盾(Paradox of plenty)”,指的是國家擁有大量不可再生的天然資源,卻反而形成產業難以轉型、過度依賴單一經濟結構、工業化低落的窘境。原因很簡單,資源太豐富了,政府和國民就容易不思進取,不愿刻苦干活,更不會下決心改革和轉型;同時因為誰享有資源誰就能發財,所以人人爭權奪利,國家容易出現寡頭政治、權錢勾結,經濟自由度低、清廉程度低、資源開采以外的行業發展程度低等一系列落后現象。

俄羅斯與委內瑞拉就是典型的“石油詛咒”例子。這兩個國家長期以石油賺取了大量外匯,國內經濟看似有了景氣,但除了開采業外,其他領域的發展都停滯不前,“落后現象”滋生,多年來平均經濟增長分別只有1%、2%,國家被鎖定在“詛咒”的軌道上。

2014年,俄羅斯爆發經濟危機,當年經濟增長跌至0.74%,2015、2016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長更是跌成了負數,分別為-2.83%、-0.22%,這很大程度上正是“資源詛咒”的結果。普京掌權以來,靠國際油價大漲賺取了巨額外匯,提升了經濟增長與國際地位,卻將資金大量投入對經濟發展幫助很小的軍備上。后來,美國在油頁巖技術上實現突破導致國際油價暴跌,歐美國家又因烏克蘭問題對俄進行經濟制裁,以出口原油為主導的俄國經濟遭受重創,盧布大幅貶值。

賈寶玉含金鑰匙長大,結果只能做紅樓夢,成不了大氣候。一個國家資源太多了就不思進取、巧取豪奪,豐富的資源反成“資源詛咒”。這,著實令人扼腕長嘆并掩卷長思!

在國際上,沒有資源的日本、以色列經濟發展驕人,資源豐富的阿拉伯國家普遍陷于“資源詛咒”。在中國,缺乏資源的浙江溫州人、廣東的潮汕人、福建的晉江與福清人反而興旺發達;有資源的內蒙、山西反而陷入“資源詛咒”,創富能力及發達程度明顯不行。

很多人會說,中國人均資源不豐富,所以不用擔心“資源詛咒”的問題。其實,你錯了,因為經濟資源不等于礦產資源。中國的“后發優勢”其實也是一種資源,是一種既依賴于中國勞動力眾多的比較優勢,又可以在技術、產業上抄作業的“優勢資源”。然而,依賴于“抄作業”+“大煉鋼鐵”,同樣是危險的,會不知不覺鎖定在制度轉型與創新發展的“詛咒”軌道上。事實上,沃森提出“后發劣勢”概念,英文名就是“Curse To The Late Comer”即“對后來者的詛咒(楊小凱語)”。

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改革的決定,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十九大也提出要落實全面改革。民間更是不斷提出改革,但推進改革是那樣艱難,既得利益集團是那樣強大,就像李總理所講的,“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

中美貿易戰后,我在《中美貿易戰與萬歷十五年》的分析及建言的長文中提出,改革是轉危為機,贏得中美貿易戰的關鍵。希望中國智庫以及中國決策層盡快形成中美貿易戰的機遇共識:中美貿易戰是危機,又危中有機,搞得好,中美貿易戰或比入世更有利于倒逼中國改革,排除一切改革阻力,落實18屆三中全會以及19大全面改革決議,給中國百姓和企業帶來諸多實惠。例如第六項中方擴大醫療、教育、金融等服務業開放的協議,不僅有利于百姓醫療、教育,也有利于中小企業降低貸款成本,從而做實中國產業,讓房地產恢復理性,最終還有利于減少中國服務貿易逆差;盡快形成中美貿易戰的應對共識:唯有繼續改革開放,推動中華文明升級為現代文明,往前走而不是往后退,才是化危機為機遇的正確方向;要通過減稅、降低資金成本、土地成本,減少行政管制、尊重私人產權等舉措,讓企業降成本、釋活力;只有企業能贏利,中國經濟才有未來;推進保護私人產權、國退民進的改革:既然對美國和海外開放,不如先開放國內……

近日,我注意到吳敬璉以年近90的高齡,也在大聲疾呼:中國社會矛盾已經到了臨界點,必須重啟改革。我完全贊同吳老反對政府越位干預市場以及改革就是要打破“國家辛迪加”的觀點。

吳敬璉特別提醒,“權力介入經濟領域后,腐敗愈演愈烈,現在已經深入骨髓”。這,其實就是“后發劣勢”的詛咒!但中國的仁人志士不必氣餒,中美貿易戰或許就是中華民族擺脫“后發劣勢”詛咒,走向真正改革、全面改革、徹底改革的歷史機會。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都要感謝貿易戰帶來的重啟改革的機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18-8-18 21:54:36 | 只看該作者
很多圖手機一時搞不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于 2018-8-19 00:05:31 | 只看該作者
后赴美留學,獲經濟學博士;畢業后到澳洲任教,獲得終身教授..........再后來,小凱又發現,憲法政不能是無緣之木、無本之水,制度的種子再好,還需落在好土里才能結實百倍,他由此發現遵憲行政與基督新教的親和關系,他自己的生命也轉化成了一名基督徒。至此,小凱探索中國變革的出路,從市場制度始,從信仰生命終,可謂走到了華人思想界的最前沿,堪稱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知識界與思想界第一人”。然而曲高和寡,幾人真懂小凱?
一個完全西化的人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于 2018-8-19 10:57:51 | 只看該作者
我認為就當前情況來說倒逼改革是不現實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8-8-19 11:04:52 | 只看該作者
咱平民百姓,不懂深奧的理論!

N年前,在書店瀏覽一本書,說天朝的經濟政策尤如懶媳婦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偶再加一句,嗯,一盆漿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8-8-19 11:34:14 | 只看該作者
講的挺好的,跟現在的情況很相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8-8-19 12:28:18 | 只看該作者
關于重啟改革,政府在大力補貼技術創新,但科學和技術是兩碼事,科學研究是有外部性的,沒法說發現某一個數學定理你就能得多少錢的回報,所以應該由政府負責投入,但技術創新是由市場獎勵的,政府拿出幾千萬、上億的錢去獎勵一種技術是沒有道理的,應該把獎勵落實到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8-8-19 12:59: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8-8-19 13:05 編輯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有這樣一些決斷
1,改革之前或者之初,中國派了兩批人出去。一批是去歐美(代表人物有吳敬璉),一批是去蘇聯(代表人物有數量經濟所的所長,本來就是留蘇的)。經過比較選擇了學習歐美
2,一直堅持兩個積極性。農村承包;工廠承包直至股份化改造,再到保留國防工業、交通通訊、能源等少數行業,其它國有資產退出。總之一個積極性搞不好。
3,除了和越南猴子打了一仗,認為不會出現戰爭(或者說努力避免戰爭)。所以才有大裁軍,能省就省!

現在真有必要“重啟”了,或者重溫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8-8-19 13:08: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8-8-19 13:54 編輯
遠祥 發表于 2018-8-19 12:28
關于重啟改革,政府在大力補貼技術創新,但科學和技術是兩碼事,科學研究是有外部性的,沒法說發現某一個數 ...

這樣做有個基本出發點
決策者比天下人都聰明,都天才,其實這世界上誰比誰聰明啊?!這點恰恰與鄧小平改革的基本考慮背道而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8-8-19 20:43:59 | 只看該作者
沒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12 04:07 , Processed in 0.05830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性都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国产精品乱子伦一区 | 视频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h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欧美在线手机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内射姐弟|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天躁夜夜躁狼狠躁|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日本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分类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一| 丰满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草莓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嫩草地址更新|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1国产盗摄| 久久99精品国产免费观观| 久久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丝袜|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夜夜| 侵犯强奷高清无码| 亚洲av有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m|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