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忽悠,呵呵7 h0 s3 J: i5 T3 Z5 c0 _
昨天講的5點內容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為提高效率,性能要求不高的冷加工原料通常可以用熱軋產品來替代鍛造.我們注意:第一目的是提高效率,第二目的是在一定的范圍內降低性能,* F1 e4 q7 {. O. J( b& `8 M& B9 e
7 Q0 F" x/ Q+ L) C8 V6 }3 L接昨天:% d/ U' S: g) s+ Y- P1 s
二、為什么要分盤卷和直條交貨
3 z! H" j* R- w0 _ 先講定義:盤卷——是指交貨狀態是盤卷狀,大盤卷就是相對高線產品的大規格產品的盤卷,這里的大并不是指盤卷的重量,一般高線和板帶是指卷重,這里并不叫大卷重,而是大盤卷
3 d1 R5 b$ X. x2 O$ I6 y' C; O2 ` 直條交貨是指鋼材通常取一個定尺長度的集中打包成捆,捆重一般在6噸以下,鋼材呈直線狀態
1 [' M- _/ h6 m 軋鋼生產當中,交貨狀態不同后步整理工藝也不同,用戶沒有特別的要求,那么為什么要分直條和盤卷呢?作為高線產品和板帶是因為拉絲工藝需要必須加大盤重,拉絲時焊接少,可以減少斷絲的頻率,提高效率,而板帶是因為螺旋焊管在某種程度上需要長的原料(板帶),這兩條都迎合了軋鋼工藝上的發展方向,提高效率,提高設備的利用率。但是為什么盤卷交貨和直條交貨不同,而這幾年非要上大盤卷呢?
" z, @- }+ @/ a9 l& K0 @+ Z) r7 y) M4 J+ p 其實,剛才講過,大盤卷和直條兩種產品狀態在軋機區域的設備和工藝是一樣的,變化就在整理工藝,而有的廠兩種工藝都有,而盤卷后步很多廠又配備了高速矯直機,這就番糊涂了?怎么回事?
" \, v( b( z) K; M 我個人意見還是工藝滿足不了性能要求所采取的措施,應該是設備向產品性能屈服的換方向做法
7 Y! ]# L/ Y4 j. G 在生產圓鋼為主的連軋機,小時產量有可能超過100噸,高的產量和效率帶來高的冷卻速度,在這個時候,冷卻速度高,反而會給產品的性能帶來不好的影響,在以高碳和合金鋼為主的產品當中,冷卻速度過快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我相信大家是清楚的。, ?1 q( z$ j: a/ O
什么方式來解決?5 O' H' W" c) _
不可能將生產率高的連軋機淘汰使用老式的橫列式軋機,唯一一條降低冷去速度,這種方式帶來幾條思路:
0 v% L) u5 }4 y8 G6 Q6 T6 Z% } 1、加長冷卻線,降低冷卻速度;2、利用場地堆放緩沖,變散冷為堆冷;
& u/ u6 e- Z% k7 ]. M 說到這里可能各位能猜到我要說什么了,對,我們一條一條分析:
8 K: @7 y5 q) `/ E" m 1、加長冷卻線,給冷床做個大的保溫罩,我在生產現場的時候經常看到一個現象,含Ti和高Mn以及高C鋼生產時候,圓鋼表面在冷床上出現通條裂紋,有時聽聲音劈啪劈啪響,這個聲音應該是特鋼生產的現場經常聽到的,我們假設給冷床加上保溫罩成立,一條120米*9米擺式步進尺條冷床重量大約800噸,假定冷卻速度降低一半,那么冷床做18米長,重量不會小于1500噸,另外冷床的上空吊保溫材料頂,先不說可行,怎么找到120米*18米的頂部支撐,光說保溫罩的結構是剛結構包裹一層保溫磚,再加上30mm左右的保溫棉,呵呵,這個重量,估計加上支架,吊頂,冷床得有2000噸,但是即使作成,冷床的檢修也沒有辦法開展,冷床的故障沒有監控和處理措施,所以個人認為不能實現,或者說實現起來代價太大。
) x. {! z" _* @ 2、利用場地的堆放,變散冷為堆冷,這一條容易實現,卷取機好做,高線的卷取可以作到120m/s,大棒的速度最多10——20米/秒,有同志問了,大棒的直徑大啊,一般卷取機做不到,這個問題我呆會同大家一起分析。這種盤卷有立式有臥式,都好做,10年以前,各大銅絲廠的脫模擠壓后面不就是有個盤卷的盤嗎,就是那東西,最多就是速度快點,節奏快點,力能參數大點,呵呵,盤完后需要在MS線上開始堆冷,不要形成太多的馬氏體,否則性能又變了,堆放,這好辦,誰家工廠里面沒有1、2萬方的平地,這不就解決了?最后人家要的是直條啊,我們不能給卷啊,怎么辦,這好辦問下社區里面的哥們,很多都有一大把圖紙,就30萬估計就能解決,300——400的8輥型鋼矯直機加上雙工位的開卷機,后面跟個飛輪冷飛剪,就可以了
. o# R! Q0 g$ z! {5 x- d, s9 n8 C比較上述2點,可能就有答案,當然社會不乏奇人,也許這個工藝幾年就有淘汰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