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說說我老家的現狀:那都是一些年過50,60的老人在種地,平時看看農作物的狀況,鋤草、施肥和除蟲全部用農藥(雇傭另工),灌溉、耕地、播種和收割全部由久保田一類的小農機承包并分攤。
這次的農村問題好象以農村城鎮化是重點,轉移勞動力、加強工業化進程并扶持農村種田大戶(這些才是使用農業機械的潛在客戶),很難! 主要是觀點問題。
在農村城鎮化的過程中,企業(機械行業)可以幫助消化農村勞動力,沒有什么職業技能的勞動力,難! 而且報酬還不低,我老家那要1500元每月, 難!!唯一好的就是員工穩定。
其中間的養老、醫療等中國在城市中也沒有能處理好的事情在農村的前景也不容樂觀。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農民的土地意識,我這種離開土地20多年的農民的兒子做夢都想能擁有一片土地,就更不用說那些一直依賴土地生存的農民了。
最后才會出現農業機械的消費者……。
相信政府是個具有創造精神的政府,不但能創造一國兩制,也能創造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同樣也能創造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當然機械行業也會在農村改革的大潮中扮演僅次于“粉碎一切,重建一切”的建筑業的重要角色。
到那時,不只有臺州的水泵、溫州的工具、泊頭的模具、荷澤的軸承可能還有很多,很多……中國的經濟地圖將重新繪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