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擋支承,而且沒有了大齒圈,使用輪帶傳動,輪帶和筒體的固定方式也改變了,這是克虜伯和史密斯的最新進展。, _2 B! |2 y$ f
[內容摘要] 帶有柔性傳動裝置的新型回轉窯是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經過廠、校歷時五年的研究和生產實驗現已投入生產運行,已通過中國有色工業總公司的技術鑒定,獲得“國際先進水平”的高度評價,并被國家經貿委列入國家重點技術推廣示范項目,并已在多家企業回轉窯上使用,徹底杜絕了回轉窯主傳動中大齒圈與小齒輪“咬死”的事故發生,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
) l2 I5 u! B# h0 g1 M( `詞] 柔性傳動; 回轉窯的傳動裝置可分為機械傳動和液壓傳動兩大類型,但由于液壓傳動的缺點,如制造加工復雜,配合精度高,容易漏油,維修工作量大等而采用的不多,現在大多數的回轉窯還是采用機械傳動, 從傳動方式上來講,主傳動分為兩種:中小窯采用單點傳動;大型窯采用雙點傳動。所謂單點傳動就是一個小齒輪與固定在筒體上的大齒圈嚙合,而雙點傳動就是兩個小齒輪與齒圈嚙合進行傳動。 由于種種原因,回轉窯筒體會發生變化而造成筒體彎曲,如果筒體彎曲在大齒圈處超過3-5mm,就有可能使大齒圈與小齒輪發生“咬死”而損壞大齒圈及小齒輪,從而造成停車事故。為徹底避免這種事故的發生,我們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順利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認為,之所以出現這個故障,由于人力無法監測到的因素之外,小齒輪與大齒圈的剛性傳動聯結也是其重要原因。因此,我們設計了將大齒圈與小齒輪改為柔性傳動的方案,達到了很好的預期效果。 回轉窯的柔性傳動是將大齒圈(回轉窯上固定的)與小齒輪(由電動機驅動的末級)之間采用隨動機械裝置聯動起來。也就是小齒輪箱體掛在大齒輪輪轂上,這樣大齒輪移動將帶動小齒輪箱體一起移動,就避免兩齒輪的嚙合間隙因為大齒圈的變形(小齒輪不動的話)而咬死的現象,參見圖: 大齒圈由于工作環境是高溫(300℃-400℃),粉塵大的環境,必定隨回轉窯體的變形而變形,這樣勢必引起兩個齒輪工作狀態的改變,造成事故。 如果將小齒輪箱體掛在大齒圈輪轂內側,則小齒輪箱體將隨著大齒輪一起變形,這樣就能確保了齒輪嚙合關系不變化。 如圖能看到,小齒輪箱體懸掛外形。見圖2所示,小齒輪箱體也是組合式,有上箱體和下箱體二部分。上箱體可以看到兩個滾輪(每側兩個,共四個)。滾輪就壓在大齒輪輪緣內側,大齒輪轉動帶動滾輪轉動。每側還有兩個小滾輪(共四個)它的作用是卡在大齒輪兩側,保證兩齒輪嚙合寬度。兩個齒輪的齒頂間隙,靠調節大齒輪實現。兩個齒輪嚙合力(作用在小齒輪上的嚙合力)通過小齒輪箱左下面的平衡桿來平衡。小齒輪箱正下面的平衡桿,支撐小齒輪箱體內自重。以上是柔性傳動的基本結構。 傳動分兩種,中小窯用單點傳動,大型窯用雙點傳動,如圖3所示: 主電動→減速箱→聯軸器→蝸桿→輔電機→制動器→離合器 兩個電機不能同時工作,輔助電機用于盤窯和烘窯時工作,主電動機工作時,輔助電機斷電。停窯時,為了不讓窯馬上停下來造成變形,也用輔助電機驅動一緩緩轉動,對于長期不運轉的窯,定期使其轉一個角度,對防止變形也是有好處。主電機采用變頻調速。 帶有柔性傳動裝置的新型回轉窯是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經過廠、校歷時五年的研究和生產實驗現已投入生產運行,已通過中國有色工業總公司的技術鑒定,獲得“國際先進水平”的高度評價,并被國家經貿委列入國家重點技術推廣示范項目,并已在多家企業回轉窯上使用,徹底杜絕了回轉窯主傳動中大齒圈與小齒輪“咬死”的事故發生,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作者簡介]孫連成,男,1965年9月出生,1987年畢業于北方工業大學冶金機械專業,大學本科,現在中北大學機械工程系工作,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