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工資增幅或將創新低:熬過凜冬的4種必備技能 作者:郭盛 ; m2 F0 d6 U& G% o: Q7 M
今年的路,真的不那么好走。 房地產泡沫幾近見頂,行業裁員降薪的消息不絕于耳;汽車行業消費28年來首次迎來負增長;互聯網側更是變局頻現: 先是聽說某巨頭公司游戲業務下滑,接著坊間傳聞調整架構、停止社招;某共享單車企業創始人先是提前套現上岸,意外引發全民“被拋棄”焦慮;曾經紅極一時的互聯網金融P2P全線潰敗、相繼暴雷,區塊鏈幣圈也跌落神壇… 這些或實錘或傳謠的批量信息,讓本就被戲謔矮化的三四十歲中年人愈發感到焦慮: 有的人振振有詞地說自己36歲除了收費什么都不會,也有人無法接受下崗的殘酷現實從高樓縱身躍下;有的人調侃中年人不如狗可以隨便罵,也有人詬病體制留不住那些足以影響登月大計的人才;有的人擔心會被AI技術一夜掃地出門,抱怨時代拋棄你連個招呼都不打,也有人樂觀地認為新的風口也會催生一批新興職業… 2018寒流席卷而來,2019年,工作還會更艱難嗎? 根據智聯招聘數據綜合分析后推測:2019年經濟整體下行壓力加大已是大概率的事件,工資增幅很可能創造歷年新低。雖不至于發生大規模失業狂潮,但想重現輝煌,難上加難。如果能達到10%的增長,已實屬萬幸。 本來就捂緊錢包的資本市場也會更加注重創業公司的現金營收能力,那些仍然活在謊言里的創業公司會在2019年大批死去,能熬過冬天脫胎換骨健康成長的公司才會是春天里的新物種。 當然,宏觀經濟走向的下探,不等于每個角落全都是愁云慘淡。以AI高科技為代表的技術浪潮仍然勢不可擋,新貴技術能力在身的緊俏人才仍然供不應求,將成為冬天里的一把火。對職場人而言,應對云詭波譎的外在環境,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及時感知并快速作出改變。至于具體怎么做,有以下四點建議: - P d0 ~. D! ]! {! m: v3 \- ~/ E8 M g
越變化,越需要長期主義 根據智聯招聘數據預測,2019年大多數企業會度過一個更漫長的冬天,招人的需求和跳槽的沖動都會急劇下降,雖然在國家穩就業基調下不會出現失業狂潮,但經濟大勢爆發式逆襲增長目前看來已無可能。 在企業話語權逐漸加強的2019年,升職加薪的機遇將更青睞于那些忠誠度更高、更有能力為企業添柴的員工,這對于老成謀國、識途老馬型的員工未必不是件好事。根據2018年智聯招聘與BCG、The Network聯合網絡調研發現,中國求職者將職業發展和獲取新技能列為最重要的求職參考因素,他們對公司形象、雇主聲譽和行業吸引力的看重程度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這意味著他們已初步具有長期主義思維。 對于走深耕路線的職場人群來說,既然外面一片白雪茫茫,并沒有肥美新鮮的獵物可待,那么不如乖乖地躲在窩里貓冬,專注磨練自己的技能,抓緊制訂并執行適合自己的10000小時計劃,在你所專長領域磨快爪牙,坐等春天。
0 g# c5 h# C% x5 R1 b$ i7 v靈活就業,斜杠創業 沉浸式朝九晚五的工作,把所有希望拴在一根繩上,早已不是職場人的唯一選擇了。你和老板之間是職業關系,而不是人生依附關系。從智聯招聘全站數據來看,互聯網行業靈活就業的職位去年增加了110%,更多的人用多條腿走路,開辟一個甚至多個副業收入源,成為了斜杠創業者。 有職場專家指出,中年人的職場焦慮,其實就是收入來源單一又增長乏力的焦慮。斜杠創業者在擁有一份糊口但不忙的工作以外,從事起第二職業,避開了孤注一擲的巨大風險,既更能夠開闊視野,接觸到工作以外的朋友和事業,又有可能在不經意間就觸類旁通,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機會。 謀求第二職業,其實是更好的失業保險,能夠讓你有更大的騰挪余地,或許會成為職場新形勢下的常態。 2 J+ S+ d% u: |8 F+ O' j
+ y5 U: Y( w2 U- M. I4 L
9 }; s( Y* s( [6 X' |專業技能保身,思維模式開眼 滾滾向前的時代不斷拋棄那些一成不變裹足不前的庸人,“活到老,學到老”早就不再是可有可無錦上添花的美德,而是現代人自我保值增值的必選動作。 盡管一些知識付費平臺為了營銷各類課程,不斷運用各種恫嚇腔調販賣焦慮,讓職場人因為焦慮而學習,甚至有人越學習越能捕捉到更多空白無知而加倍焦慮,但在職場寒冬,知識的增加,技能的更新,總會讓人倍感溫暖和安全。 如何學習、學習什么是比學習本身更重要的事情:知識總是會快速新舊更替,與其大量的攝入正在貶值的觀點和知識,不如提升自己思想水平和高度,對自己的思維模式進行迭代。 所以,我們佩服那些學習“量子力學”的管理人員,雖然和他們的主業沒有關系,但是這樣的學習已經讓他們的思維模式發生了層級性的飛躍。要么學習專業技能,能夠讓你嶄露頭角;要么學習思維模式,能夠讓你目光遠至別人不能及。而那些還在灌毒雞湯的人,可以休矣。
$ N& e0 H0 c: b4 W6 R跑關系,不如練本事 “關系是第一生產力”的論調一度盛行,很多人無心苦練內功鉆研本職業務,卻熱衷于實踐人際關系“六度理論”,忙于趕酒場、換名片、混微群、跑聚會,美其名曰積聚人脈積攢關系,仿佛只要認識足夠廣的人,就可以解決了職業發展的全部問題。 其實這是巨大的誤區。在“關系市場”上,其實講的是物物相易、強強聯合,你想用別針換別墅,至少你也得有別針才行。 金庸在他的武俠世界刻畫了無數個有意思的人物,《射雕英雄傳》里的郭靖雖說天資遲鈍,不善社交,但最終卻能成為世人景仰的大俠,除了所謂的主角光環外,他勤勉刻苦、日夜專研練習,練就過硬本領,才有了行走江湖最大的倚仗。而《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溫文爾雅,長袖善舞,總想著通過旁門左道、經營關系來提升實力,最終把一手好牌打爛、不得善終。 在社交場合里,如果你總想空手套白狼,三言兩語就會被人識破,手里就算捏著一打名片,最后也辦不成事。反之,如果你自己勤學苦練,反倒會得道多助,越走越寬。 2018年,對于各個階層的人們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一年,可能經歷了公司倒閉、破產、裁員,也可能是轉型、晉升和躍遷。2019年,還會有同樣的問題,但同時也會有很多新的機會。經濟無論是上行還是下行,都有人能賺到錢,也都有人失業。 晴耕雨讀,秋收冬藏,在寒冬里,既要眼觀世界、多方開拓,也要提升自我、有所作為。 畢竟,冬天總是會過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