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是當代機械中一種重要的零部件,其質量關系到整個設備的運行狀況。本文介紹了軸承的安裝、維護、拆卸及常見問題,希望對大家的生產有所幫助。. u3 t; x: T$ L% A5 }
1 E6 I) h# V. ]- }2 y1 I5 W5 |6 Y7 f軸承的安裝 , ?4 a' v k( v4 \% K
軸承的安裝直接影響著精度、壽命、性能,因此,設計及組裝部門對于軸承的安裝要充分研究,按照如下的作業標準進行:
. ^" l7 }2 a q" U$ u
(1)清洗軸承及軸承關聯部;
5 T, M2 C2 k9 ^ p5 S6 z0 T ! r2 e4 p, A& D) U+ F8 y9 ]
(2)檢查關聯部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況; 5 A4 d3 g& v. z, W2 W
(3)安裝(即將安裝前,方才打開軸承包裝); $ T: [' ~% F; Q6 y5 y
(4)安裝好軸承后的檢查;
; V5 K, y3 `; d! F0 c( G(5)供給潤滑劑。
- p1 I5 o) a/ {一般潤滑脂潤滑,不清洗,直接填充潤滑脂。潤滑油潤滑,普通也不必清洗,但是,儀器用或高速用軸承等,要用潔凈的油洗凈,除去涂在軸承上的防銹劑。除去了防銹劑的軸承,易生銹,所以不能放置不顧。再者,已封入潤滑脂的軸承,不清洗直接使用。軸承的安裝方法,因軸承結構、配合等條件而異。一般而言,由于多為軸旋轉,所以內圈需要過盈配合。圓柱孔軸承,多用壓力機壓入,或多用熱裝方法。錐孔的場合,直接安裝在錐度軸上,或用套筒安裝。
9 W' U9 h+ C" K) v% }01、圓柱孔軸承的安裝
$ t3 p& w0 R- ?& ?(1)用壓力機壓入的方法
) a( Y0 C- ^: e小型軸承廣泛使用壓力機壓入的方法。將墊塊墊入內圈,用壓力機靜靜地壓至內圈而緊密地接觸到軸擋肩為止。將外圈墊上墊塊安裝內圈,是造成滾道上壓痕、壓傷的原因,所以要絕對禁止。操作時,可以事先在配合面上涂油。萬不得已用榔頭敲打安裝的場合,要在內圈上墊上墊塊作業。這種做法只限于用過盈量小的情況,不能用于過盈量大,或中、大型軸承。
; z, G% }% X( Z% L* w, q+ F. A4 T如深溝球軸承之類的非分離型軸承,內圈、外圈都需要過盈量安裝的場合,用墊塊墊上,用螺桿或油壓,將內圈和外圈同時壓入。調心球軸承外圈易傾斜,即使不是過盈配合,最好也墊上墊塊安裝。 + q: M; h% L0 t1 f
如圓柱滾子軸承、圓錐滾子軸承之類的分離型軸承,可以將內圈、外圈分別安裝到軸和外殼上,將分別安裝好的內圈和外圈相結合時,關鍵是穩穩地將二者合攏,以便使二者中心不產生偏離,勉強壓入會造成滾道面卡
X; S( Z! Y* y8 R1 }7 d
K- \7 t, S, U) y `(2)熱裝的方法 " {, P5 Y6 b& t3 x( H
大型軸承,壓入時需要很大的力,所以很難壓入。因此,在油中將軸承加熱,使之膨脹,然后裝到軸上的熱裝方法廣為使用。使用這種方法,可以不給軸承增加不當的力,在短時間內完成作業。軸承的加熱溫度,以軸承尺寸、所需的過盈量為參考。熱裝作業有關注意事項如下:
! |( Y/ L# F. g* o(a)不得將軸承加熱至120℃以上; 2 X& [: k; F5 P1 R
(b)為使軸承不直接接觸油槽底部,可以考慮將軸承放在金屬網臺上,或將軸承吊起來; 5 z. X$ b# ^. b, \
(c)將軸承加熱到比所需溫度高20℃-30℃,以便操作中不至發生內圈變冷,難于安裝;
( t- ^5 U" R. Y6 u: z( i0 c1 f* C: S7 h(d)安裝后,軸承冷卻下來,寬度方向也收縮,所以要用軸螺母,或其他適宜的方法,使之緊固,以防內圈與軸承擋肩之間產生縫隙。
: S; d# D# k+ M0 ?) K
9 h- m- Z1 g/ j0 v6 j% @9 n2 Y( [2 o02、錐孔軸承的安裝
|8 c, V# B% Z. u3 k- E8 W& l帶圓錐孔的軸承,其內圈大部分是以過盈配合的方式來安裝的。過盈量是由內圈在圓錐形軸徑、緊定套或退卸套上的軸向推進距離決定的。
# X* n" D* [8 O, Q& p9 v( T, z中小型軸承可以利用軸承安裝工具或用鎖緊螺母把內圈推進到圓錐形軸徑上的適當位置。在使用緊定套的情況下,使用可以用鉤形扳手或沖擊扳手鎖緊的套筒螺母。對退卸套可用軸承安裝工具或端板將其推入軸承內孔。 較大軸承需要更大的力來安裝,因此應使用液壓螺母。液壓螺母可以把圓錐孔軸承安裝在圓錐形軸徑上、緊定套上、退卸套上。 7 F, u" D3 B' J T7 a( B5 U& N3 y
03、外殼的安裝安裝到外殼時,一般游隙配合多,外圈有過盈量,通常用壓力機壓入,或也有冷卻后安裝的冷縮配合方法。用干冰作冷卻劑,冷縮配合安裝的場合,空氣中的水分會凝結在軸承的表面。所以,需要適當的防銹措施
9 E5 A; s+ ^: p8 D04、運轉檢查軸承安裝結束后,為了檢查安裝是否正確,要進行運轉檢查,小型機械可以用手旋轉確認是否旋轉順利。檢查是否有因異物、傷疤、壓痕而造成的運轉不暢、因安裝不良,安裝座加工不良而產生的旋轉扭矩不均、由游隙過小、安裝誤差密封摩擦而引起的扭矩大等等。如無異常則可以開始動力運轉。因大型機械不能手動旋轉,所以無負荷啟動后立即關掉動力,進行慣性運轉,檢查有無振動、聲響、旋轉部件是否有接觸等等,確認無異常后進入動力運轉。 軸承的拆卸 6 O# l9 E4 ~$ I% n
拆卸必須遵照基本規則,而且還要針對不同的軸承采用不同的拆卸工具和拆卸方法。軸承與軸為緊配合、與座孔為較松配合時,可將軸承與軸一起從殼體中拆出,然后用壓力機或其它拆卸工具將軸承從軸上拆下。
& E; R: ~! N# L, I$ V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軸承拆卸方法: ! u3 Y& b5 o" s3 K- D6 }/ q- p
1、外圈的拆卸
6 W4 r, p3 `4 N3 M拆卸過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殼的圓周上設置幾處外圈擠壓螺桿用螺絲,一面均等地擰緊螺桿,一邊拆卸。這些螺桿孔平常蓋上盲塞,圓錐滾子軸承等的分離型軸承,在外殼擋肩上設置幾處切口,使用墊塊,用壓力機拆卸,或輕輕敲打著拆卸。 4 H1 b; c. W$ K! g" v% _
2、內圈的拆卸 7 e' a( n) K5 C: C* g; o1 s0 f
內圈拆卸可以用壓力機拔出。此時,要注意讓內圈承受其拔力。再者,無論那種卡具,都必須牢牢地卡在內圈側面。為此,需要考慮軸擋肩的尺寸,或研究在擋肩處加工上溝,以便使用拉拔卡具。
, a2 @5 H! E$ x( s$ y大型軸承的內圈拆卸采用油壓法。通過設置在軸承的油孔加以油壓,以使易于拉拔。寬度大的軸承則油壓法與拉拔卡具并用,進行拆卸作業。
, c5 R& o( Q8 C- m6 s& d圓柱滾子軸承的內圈拆卸可以利用感應加熱法。在短時間內加熱局部,使內圈膨脹后拉拔的方法。需要安裝大批這類軸承內圈的場合,也使用感應加熱法。 2 S4 c% N( K7 R" U# M
3、擊卸 $ @* u/ ]' F1 Y* S7 S8 r
擊卸是一種簡單而常見的拆卸方法。它是借錘擊的力量,使相互配合的零件產生位移而互相脫離,達到拆卸目的的一種方法。擊拆常用的工具是手錘,即普通鉗工手錘、沖子和墊塊。
: O9 l9 W% \6 \6 V# y. F P擊卸時,應根據不同的機件結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步驟: " H/ ?% r+ s- g) k$ |
滑動軸承襯套和滾動軸承外套在孔中都屬過盈配合,從孔中取出它們,也常用擊卸的方法。擊卸時,襯套被錘擊的端面應該墊上墊塊。擊卸小直徑的襯套時,使用階梯沖子較好,沖子的小直徑正好與襯套的內孔相配合,沖子的大直徑比襯套外徑約小0.5mm左右。 3 y3 G! C7 v! o, a
對于大直徑的襯套和滾動軸承的拆卸,多采用套管。 普通小型軸承蓋的拆卸,常采用對稱地打入斜墊的辦法,將軸承蓋打開。 . K0 U4 {: @8 U9 Z- Q1 e
. y' Y' W2 m9 Y+ _, W
軸承使用注意事項:
8 z( s2 [1 }' p軸承是精密部件,但無論使用多么高性能的軸承,如果使用不當,則不會得到預期的效果。有關軸承的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 |6 d0 r" j1 J5 g& g8 ~3 R1、保持軸承及其周圍環境的清潔即使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灰塵進入軸承,也會增加軸承的磨損,振動和噪聲。軸承以及其周邊附件應保持清潔,特別是灰塵及污物,工具及工作環境也必須保持干凈。
7 G# l% f d$ j7 s8 g4 O. _- }5 B2、使用安裝時要認真仔細不允許強力沖壓,不允許用錘直接敲擊軸承,不允許通過滾動體傳遞壓力。
; o6 c1 o0 b4 p1 Q. E& K' l3、使用合適、準確的安裝工具盡量使用專用工具,極力避免使用布類和短纖維之類的東西。 # m$ C/ e% ^2 }1 q7 W7 s }; L$ F
4、防止軸承的銹蝕直接用手拿取軸承時,要充分洗去手上的汗液,并涂以優質礦物油后再進行操作,在雨季和夏季尤其要注意防銹。
0 I! k; [( {, ]7 y8 F7 b' F不過,在某種特殊的操作條件下,軸承可以獲得較長于傳統計算的壽命,特別是在輕負荷的情況下。這些特殊的操作條件就是,當滾動面(軌道及滾動件)被一潤滑油膜有效地分隔及限制污染物所可能導致的表面破壞。事實上,在理想的條件下,所謂永久軸承壽命是可能的。 0 g1 y+ |8 y( X( z* o
9 P5 k2 K( P* {! W6 f軸承使用中常見問題及對策 8 B$ B# s$ _! Q% d; x; X$ i
強金屬音
& A/ D7 W' c& Z2 F1、異常載荷:選擇合適的裝配游隙和預緊力
! ]# E5 U- t8 B2 e2、組裝不良:提高軸加工精度,改善安裝方法
& q" f. E' A5 y5 _0 f: d4 h3、潤滑劑不足:補充或使用合適潤滑劑
/ s( [$ z9 b: C* j: f規則音 - j7 X% j/ m7 `7 B+ P+ R* E( W4 a
1、異物引起溝道銹蝕、壓痕、傷痕:清洗相關零件,使用干凈潤滑脂
0 t) H. k1 m7 Q6 E2、溝道剝落:疲勞磨損,更換軸承 $ J2 T' \5 D [9 M8 F5 f1 E+ h1 v
不規則異音 - L- X+ V8 _! B
1、異物侵入:清洗相關零件,使用干凈潤滑脂 + ]; x# B6 f8 O- m' U
2、游隙過大:注意配合及選擇合適游隙
( O% ^; Q) K, k6 g0 [9 W3 c3、鋼球傷痕:鋼球疲勞剝落或異物卡傷,更換軸承
! X" K t# f( K+ T* M
4 Z" a$ k( E2 [* Q9 `7 u6 [
異常溫升
) A' r; G' Y6 m, j1、潤滑劑過多:減少潤滑劑
! f2 \2 h, q& P; I% [8 r- C2、潤滑劑不足,或不適合:增加潤滑劑或選擇合適潤滑劑 7 j0 @4 P0 K- Z
3、配合面蠕變或密封裝置過大:軸承外徑或內徑配合面修正,密封形式進行變更
2 q9 R' j M8 t+ U: ]" ~% y: Y
6 h- c+ n0 Z9 n+ C; q軸的回轉振動大
. A9 ?! B% r$ x: a* f+ O8 h7 F5 ^1、剝落:疲勞剝落,更換軸承 " t& C& F5 u5 Y' X* H3 Y) v% z0 Z
2、組裝不良:提高軸的加工精度,改善安裝方法 ! Y" w9 K; q6 |% `! e: p0 A( U9 Z% S
3、異物侵入:清洗相關零件,使用干凈潤滑脂
& r! f; x0 V' q; u4 j潤滑劑泄漏大變色
* z* w! r2 i7 o( [% @$ }1、潤滑劑過多:減少潤滑劑 9 t) S' s# F, J5 e; z: q( J
2、異物入侵:清洗相關零件
1 m% H- G1 Y! M+ V3 T6 u
3 i7 W. T* z' T; J
* P2 v, B0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