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貴飛 于 2019-3-5 09:41 編輯 5 d7 S& Z4 h# |3 l( I c
$ X9 T3 a9 v9 z2 c) a2 u# h* d# d
尊敬的環保局局長: 您好,我是一個不幸倒在環保風暴中的鑄造企業老板,哦,應該是前老板。
. h5 Y+ o0 H7 m5 {% S
我想掏心掏肺說幾句話,希望您不要嫌棄我的直接。 0 M8 N2 W+ `9 i" `+ M9 ? }7 l1 j
首先祝賀您,現在環保攻堅戰愈打愈烈,現在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對山東、四川、福建等八省區開展督察進駐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整治效果。說實話,我們也都希望能享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多年來不間斷的霧霾已經成為會呼吸的痛,誰不想健健康康呢?
1 Y) r a1 V e& E% ]' P
但俗話說“蘿卜快了不洗泥”,環保整治應該是從源頭到過程到終端,循序漸進。多少年積攢的問題,想要幾個月,一年就一次性打包解決,會不會太急于求成了點? # ]5 L5 O3 A# j6 B# x, N g
我們小微企業對于環保大趨勢是十分認同,并且有心走上環保發展之路,但到底不比那些實力雄厚,環保過關的大型鑄造企業,心有余而力不足。 3 Q; y5 P% q7 S5 L1 c
像我之前開的一個小小的鑄造廠,三十幾個員工,利潤單薄,將就維持開支。技術改進、設備創新、架構重整、節能減排等等都需要運營成本,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不僅如此,有些環保認證單位獅子大開口,趁機索要高額的“環保公關費”,不給巨額好處費,就無法拿下環保牌照,對我們小微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 D. Z* V1 t: O% p
可不少地方環保部門擔心被追究責任,為了追求業績,整治手法過于苛刻,不夠細致,不分情形,處罰規定過于籠統,按國家標準走,留下的只有大企業。所謂的環保整治,其實就是干了一件事,關閉停產!
' ?+ W w5 K" ~8 c2 h
各種限產停產,庫房的貨早已空了,工廠也停產了,客戶的單子無法完工,賠錢停產,誰來為我們的損失買單?誰來養活我們和工人?西北風喝得已經想死的心都有了。 5 h( }* ?, T0 e
曾經國家說:要使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我們是小微企業,小微企業雖小雖微,但在整個社會經濟中一點都不“微”,一點都不“小”。
$ V( A/ [# G! q2 X6 r1 [
我們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小微企業絕大多數為民營企業,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5%以上,中小微企業就業已占城鎮就業80%以上,在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市場繁榮、不斷擴大就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5 Y6 P1 B( `% m. h" W1 P/ H+ h& B
我們也曾為了地方經濟,為了國家發展做出貢獻,如今為了環保,又嫌我們擋路,就將我們一腳踢開,怎能不讓我們心寒,怎能不讓我們怨聲載道! ' Z, b( B. j. R- l
作為政府部門,作為百姓的父母官,要做的更多的是指導和幫助企業可以達到環保要求去生產,而不是簡單粗暴地關停企業,對環評潛規則視若無睹,對我們的心聲冷漠視之。 8 `( d4 B9 d% x: w3 m+ Z
我們這片都是因為不少鑄造廠倒閉導致許多人失業,不少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生活捉襟見肘,一些游手好閑的人開始動歪腦筋,偷雞摸狗。這樣長此下去,貧富差距非常明顯,一旦不滿、怨恨情緒逐漸聚集彌漫開來,如同沸 騰的油鍋,一點點火星就會炸了,最后受傷的終究還是整個社會。
# H! S" }2 d. M" B: [( F8 ~, Y
我們要青山綠水,但也要溫飽工作!
" d/ {: D$ [! T$ b3 s; j/ \
我們并不是無理取鬧,并不是貪得無厭,而是別無選擇。 - c. f+ {, ?. k- S, R. M
希望您能理解我們的難處,適當精簡環保檢查的次數,降低檢查頻率,給我們喘息的時間,并且多出臺扶持政策,而不是一味的關停。技術的改進、治理的費用、停產的損失,政府是否也能承擔一部分?讓我們肩膀的擔子輕一點,幫助我們渡過難關,順利轉型。 感謝您的閱讀。 一位鑄造人 + h9 n# v/ p. z8 x
注:(本文章來源于網絡,文中所述觀點并不代表本平臺立場,轉載是為了更好的傳播,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 o: i y6 E: f6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