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遠祥 于 2019-8-12 10:02 編輯
同事設計了一臺設備,結果裝配調試的時候,在車間被制造人員一番吐槽;三十好幾的人了,被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兒,無情貶低批評,我在旁邊臉上都掛不柱呀!(雖然那個小伙兒人比較犀利,嘴比較毒)
被吐槽的地方就是這個設備在移動的時候無法順暢的轉彎,原因是腳輪與墊腳同事設計時分開單獨用,距離又設計的太近,導致腳輪轉動是撞到墊腳!
像這樣的錯誤真是不應該啊,機構設計不考慮動態,數模是什么樣,就做什么樣,這就是不動腦筋了!
其實米思米就有這樣,腳輪和墊腳一體的帶調整塊腳輪,完全可以避免上述的錯誤。。。
結合上面的事例,后來我也有深思;隨著一個公司在機械設備中的研發和經驗積累,很大程度的是標準化部件的規范與管理。其實我們公司就有很多標準化的機構,上面的人設計好數模和圖紙,標準化人員規范編號,后續的人就可以直接拿出來調用。標準化在簡化設計工作、縮短設計周期、提高設計質量、便于專業化生產、擴大互換性、便于維修、保證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標準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即零件標準化、產品系列化和部件通用化。
零件的標準化是對機械零件的種類、尺寸、結構要素、材料性能、檢驗方法、設計方法、公差配合及制圖規范等制定出相應的標準,供設計、制造及修配中共同遵照使用。如螺栓、螺母、墊圈等的標準化。
產品系列化是產品在同一基本結構或基本尺寸的條件下,按一定的規律優化組合成若干個不同規格尺寸的產品。這樣可用較少規格的產品滿足不同的需要。系列化是標準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部件通用化是對不同規格的同類產品或不同類產品,在設計中盡量采用相同的零件或部件,如幾種類型不同,負載相近的設備,就可以采用相同的帶調整塊墊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