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截圖_20190831145829.png (416.65 KB, 下載次數: 71)
下載附件
2019-8-31 14:58 上傳
最近一個月,資本市場頗為熱鬧。
7月22日至今,科創板開市已經“滿月”,先后有20余家企業登陸。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敲鐘的企業也有近20家,涉及金融、電子儀器、節能環保等行業,都是當下熱門的題材。
正解局關注的卻是被譽為“創意小家電第一股”的小熊電器。這是因為,家電行業已經過了“眼球經濟時代”。此時,小熊電器能夠登陸資本市場,背后必有過人之處。
憑借成本優勢和技術創新先后實現兩次突圍的中國制造,正在面臨新的挑戰。小熊電器上市,代表了中國制造的第三次突圍。
四力驅動,構筑發動機與護城河
說起小熊電器,讀者朋友們都不會陌生。作為創意小家電的代表,小熊電器成立于2006年3月,主營業務為創意小家電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最新招股書更新顯示,2015年至2018年小熊電器營業收入為7.25億元、10.54億元、16.47億元、20.4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72億元、1.06億元、1.47億元、1.86億元。
從數據上看,2016-2018年,小熊電器復合增長率超過39%,頗為亮眼。正解局更感興趣的是,數據背后的發展戰略,這也是資本市場最看重的。
好產品是企業成功的基礎。小熊電器最初以創新品類切入市場,至今已開發出三十多個品類,多個品類占據市場領先地位,為消費者帶來新的消費體驗。
為了支撐多品類的運營模式,小熊電器以品類為維度構建了相對獨立的運營團隊,配備專業化的工廠,提供精細化管理和精益制造。
在品牌上,小熊電器打造多觸點全鏈路品牌體驗圈。立體式、全方位提升品牌形象,完善會員體系、客服體系和增值服務體系,優化用戶的品牌體驗。
小熊電器建立了線上銷售為主、線下銷售為輔的全渠道營銷網絡。線上電商的傳統優勢得以鞏固強化,線下營銷網絡也在擴大覆蓋面。
以上,我們可以概括為小熊電器的四力驅動(產品力、制造力、渠道力、品牌力)發展戰略。
四力驅動發展戰略,猶如四輪,互相支撐、協同前進,既是推動小熊電器快速成長的發動機,也是抵御競爭對手的護城河。
三個趨勢,打開小家電的大市場
上市首日,小熊電器股價瞬間漲停,隨后牢牢定格在首日新股最大漲幅的44%。截至8月29日,小熊電器股價為66.28元,較發行價上漲93.5%。
資本市場的熱捧,看中的是小熊電器的發展前景。
看懂過去,才能看清未來,亦能看清小熊電器能走多遠。
從發展歷程看,小熊電器的成功,源于對中國商業與國情的精準把握,適時抓住了渠道、消費、社群三大趨勢。
現在,線上線下渠道整合營銷,已為業內所認可。但在10多年前,很少人關注電商平臺。
小熊電器是中國電商平臺的第一批嘗鮮者。2006年,面對電商這個新事物,大部分企業還在猶豫不決時,小熊電器已開始嘗試在阿里巴巴誠信通推廣產品,再由個人賣家或代理商將產品放到淘寶上銷售。
看著日益增長的銷量,小熊電器敏銳地意識到電商平臺的潛在價值。2年后,小熊電器正式開拓線上渠道,開放網上銷售授權,并與淘寶商城(后來改為天貓)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直至今天,線上平臺依然是小熊電器的主渠道。2018年雙十一大戰中,小熊電器加濕器、電燉鍋、絞肉機、打蛋器、酸奶機、煮蛋器、電熱飯盒7大品類奪得了全網累積銷量冠軍。
開拓線上的同時,小熊電器也加快布局線下渠道。自2006年至今,小熊電器在國內已經擁有超過5000家網點,構建了龐大、完備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
消費升級,是當下中國消費最深刻的變革之一。小熊電器的使命是為消費者提供小巧好用的產品,讓他們的生活變得輕松快樂,這與多元化消費升級時代的市場需求不謀而合。
小熊電器的首個產品——酸奶機便是經典案例。事后復盤,酸奶機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當時的人們開始重視食品安全,酸奶又剛剛在中國興起。酸奶機滿足人們健康飲食的消費需求,一炮而紅,成為爆款。
無論是酸奶機、煮蛋器,還是加濕器、電燉鍋,小熊電器的每一件產品,源于市場需求,又引領一時潮流,最終贏得市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小熊電器聯合中科院、鳳凰新聞調研發布的《復興 · 2019新青年生活趨勢白皮書》顯示,由于年輕人獨居的生活模式,小容量的電器更為實用。
不止是年輕人,消費者對家電的需求,早已超出了實用范疇,越來越注重智能、美觀。
洞察到這種細小需求變化,小熊電器推出的小容量電飯煲、養生杯、小燉盅等產品,完美契合當代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與習慣,大受市場歡迎。
實際上,線上線下融合、消費升級、獨居這三大趨勢,仍然是當下中國消費市場的基本國情。這也意味著,小家電市場前景廣闊。
十多年來,小熊電器始終與時代和潮流同步,提前布局線上線下渠道,積累技術和品牌優勢,敏銳感知消費者需求,已經拿到了打開小家電大市場的鑰匙。
小熊電器創始人李一峰稱自己是種草人,帶領小熊電器開發產品,用一個個小巧好用的創意小家電產品,讓消費者的生活更加輕松快樂。
扎根于用戶需求,小熊電器必能種出一片遼闊無際、生機勃勃的草原。
實業型品牌,中國制造的第三次突圍
眾所周知,家電行業早已是紅海一片。作為一個新興品牌,小熊電器能夠搶占一席之地,不僅實現了實業型品牌的自我突破,也為中國制造突圍帶來了啟示。
家電產業是中國最早進入全面市場化、國際化的機電產業。可以說,中國家電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制造突圍史。
中國家電的第一次突圍,靠的是成本優勢。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從國外引進生產線,憑借著充沛而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贏得成本優勢和產業規模優勢,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
然而,受到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幣匯率持續攀升等因素影響,中國家電業的成本優勢逐漸被削弱。為此,中國家電企業開始了第二次突圍,實施技術創新、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中國成為全球家電產品的制造中心。
今天,中國是全球最大家電生產國。從技術上看,中國家電與國際企業差距不大,如何實現第三次突圍?
如果說,中國家電或中國制造的第一次突圍是拉長成本優勢的“長板”,第二次突圍是補齊技術創新的“短板”,那么,第三突圍的關鍵,不在于板之長短,而在板與板之間的密切配合。
這是因為,隨著消費環境的急劇變化、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制造業的邏輯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單獨的技術、品牌已無法適應當下的競爭環境,最有效、最簡單的策略便是回歸市場。
正如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說,企業的創新必須永遠以市場為焦點。如果只是把焦點放在產品上,雖然能創造出“技術的奇跡”,但只會得到一個令人失望的報酬。
空中客車的協和超音速飛機、摩托羅拉的銥星系統,技術領先卻都因脫離市場而失敗。類似的案例,商業史上比比皆是。
換言之,中國制造的第三次突圍,需要背靠技術、品牌支撐、扎根市場的多維創新。
由此看來,小熊電器的四力驅動發展戰略,正是契合中國制造的第三次突圍模式。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以今日“馬后炮”的角度看,小熊電器的四力驅動戰略并不稀奇,但難的是合“四力”于“一力”。
小熊電器恰恰做到了。
這種“合力”,首先體現在小熊電器以用戶導向的產品思維上。
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以大數據的形式清晰地呈現在各個廠商面前。
小熊電器利用電商平臺上消費者反饋的數據,多維度分析用戶屬性、生活方式和產品偏好,指導技術創新、新品研發。同時為精準、高效營銷提供關鍵的信息和決策支撐,塑造更能打動消費者的品牌內涵與形象。
這種“合力”,還體現在小熊電器集新銳與匠心于一體的氣質上。
在產品創意上,小熊電器新銳時尚,總能為消費者帶來超出預期的體驗。但在產品制造上,卻像一位精益求精的工匠,放棄代工模式,自建工廠。
正是毫無違和感的新銳與匠心,小熊電器將創意與家電完美融合,制造出外觀時尚、功能新穎、質量過硬的小家電產品。
未來,小熊電器還將在四力驅動上持續發力。除了已經正在建設的三大智能化工廠,小熊電器計劃投入3600多萬元建設研發中心,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技術研發實力。此外,小熊電器將鞏固在線上主流電商渠道的市場優勢,構建線上線下一體的營銷網絡,塑造全方位立體式的品牌。
可以預見,已經突圍的小熊電器必將取得更大的突破。
多維升級,中國制造的無限可能
當前,中國制造業正面臨全新的國際環境,不僅有來自發達國家和低成本國家的兩頭擠壓,還面臨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的威脅。
都說中國制造要轉型升級,到底如何轉型升級?
小熊電器交出的這份答卷,代表了家電行業發展的成果和前景,也啟迪中國制造的未來方向。
正在多維升級的中國制造,擁有無限可能。
正解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