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喬布斯’的‘彪悍人生’,要把命運握在自己手中。”
隨著近幾年網紅經濟的崛起,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視頻或照片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生活,甚至用來賺錢。
但手機功能畢竟受限,大疆開發的無人機、手持云臺、OSMO口袋相機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
大疆憑借過硬的技術、狼性的工作方法,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獨占了世界上70%的市場份額,成為絕對的統治者。
而它背后的掌舵人汪滔,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張狂”,但他有狂傲的資本。最近,他憑借450億元的巨額財富,登上了“2019胡潤全球少壯派白手起家富豪榜”,排名第六。
汪滔,從小成績一般,但他喜歡研究直升機,這源于他小時候讀了一本和直升機相關的的漫畫書,后來就逐漸喜歡上了航模。
16歲的時候,因中考成績還不錯,當工程師的父親獎勵給他一架遙控直升機,但這架直升機并不好控制,剛飛起來就墜落,他就想自己有一天能研究出自動控制的直升機。
為了實現自己的愿望,高考后,他報考了華東師范大學電子系。
但2003年,在讀大三的汪滔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他要退學,準備出國留學。
他想申請斯坦福和麻省理工這類世界頂級大學,但因為成績只能算是中等偏上,都被拒絕,最后只拿到了香港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臨近大學畢業,汪韜決定把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作為畢業設計的題目,他向學校申請了1.8萬元港幣去做無人機的研發,沒想到這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
在老師的幫助下,汪滔和幾個同樣喜歡研究直升機的同學在深圳創立了大疆創新科技公司,從此走上了一條艱苦的創業之路。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能研發出無人機,他經常熬夜到凌晨5點。剛開始的時候,團隊只有5、6個人,辦公地點也選在一個簡陋的民房里,由于辦公場地簡陋,團隊小,根本招不到有能力的優秀人才。
在最困難的時候,汪滔只能自己當導師,手把手教團隊成員,研究了兩年。2008年,汪滔研發的第一款較為成熟的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XP3.1面市,但公司依舊沒有訂單,兩名得力員工也相繼離開。
這一度讓汪滔有些挫敗感,眼看第一次創業就要毀于一旦,他突然發現直升機并不受市場歡迎,人們喜歡多旋翼的無人機多一點。
隨即,他決定將大疆的發展方向轉為多旋翼無人機領域,而這時他的導師李澤湘更是雪中送炭,他加入團隊的同時,還幫汪滔解決了資金和人員問題,帶來了好幾個優秀的學生,大疆開始崛起了。
為了能讓后續研發沒有資金的困擾,一向堅持不接受外部資金的汪滔開始轉變想法。他接受了家族世交陸迪投資的9萬美元,并承諾讓出一部分股份,陸迪以早期投資人的身份進入企業。
從此,公司逐漸走上正軌,而汪滔的商業天賦也被挖掘,大疆在無人機領域開始嶄露頭角。
2013年1月,大疆創新正式發布“大疆精靈”。
這是第一款商業級別的四旋翼飛行器,不需要什么繁瑣的操作,開箱一個小時就可以飛行,墜落后也不會解體。
這種簡單的操作模式讓“大疆精靈”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之后銷售數據每年至少實現三倍以上的增長,精靈2、精靈3、精靈4、“御”Mavic 2、農機T16、靈眸Osmo Pocket口袋云臺相機也先后問世,迅速占領了70%的市場份額。
大疆崛起的同時,汪滔的身家也水漲船高,已經進入億萬富翁行列。
這足以看出大疆在無人機領域的巨大成功,他也被稱為“無人機之王”,公司業務飛速發展的同時,他強硬的性格也越來越明顯。
汪滔不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一直追求極致的理性與完美,他是典型的處女座。只是這種個性延續到企業管理的時候,就給人留下了強勢、高傲、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的印象。
為了能知道員工到底在做什么,他要求員工寫時報,匯報精準到每個小時的具體工作內容,他還經常十一二點跟員工打電話討論技術上的問題。
而且汪滔信奉狼性文化,所以大疆內部堅持快速淘汰制,如果員工的能力跟不上公司發展的步伐,業務能力差的直接辭退。
這讓很多員工覺得壓力山大,但也確實能讓他們快速成長。
不過,這種“苛刻”的要求不止對員工,汪滔對自己也絲毫不手軟。
從創業那天起,汪滔每周工作就高達80多個小時,到今天,他都依然保持這個工作強度。他的辦公桌旁邊永遠放著一張單人床,辦公室門上還寫著兩行字:“只帶腦子、不帶情緒”。
由于對產品的研發設計要求很高,汪滔一旦對產品設計不滿意,經常破口大罵,措辭激烈。“在大疆,如果你有玻璃心,那是生存不下去的”,這是很多員工一致的想法。
當然他們也認為,汪滔的管理模式實在過于嚴厲。但在這種工作模式、狼性企業文化氛圍的熏陶下,也讓員工養成了激烈的競爭意識,這也是大疆能一直保持創新的內驅力,不足之處是導致了公司人員流動比較頻繁。
對于此,汪滔不以為然。
他奉喬布斯所說的:“我的成功得益于發現了許多才華橫溢、不甘平庸的人才。不是B級、C級人才,而是真正的A級人才。”
所以,他對有想法、有能力、愿意付出的優秀員工給予超豐厚的待遇,絲毫不吝嗇。年終獎都發奔馳、寶馬,獎金更不在話下。前提是,他們得愿意鉆研,能開發出更優質的產品。
很多員工直言,在研發無人機這件事情上,汪滔近乎偏執。
他不斷通過技術創新來提升產品的質量和用戶體驗,同時也在拉升這個行業的門檻,有時候直接讓同行沒有生存的余地。
在短短幾年中,大疆的產品就更新了十幾代。所以,盡管國內無人機行業快速膨脹發展到上百家的規模,但在技術、資本上能跟大疆相抗衡的寥寥無幾。
汪滔還準備打造一個無人機中的高端手機app應用商店,但他不只做高端產品,他還做適用于各類消費群體的產品,To B和To C同時發力,并且壓低價格,在保證質量的同時,讓產品離客戶更近。
比如,大疆Osmo Action 和GoPro HERO7 BLACK相比,優劣并不明顯,但Action在性價比上更具吸引力,最重要的是在售價方面,Action官方定價2499元人民幣,GoPro 7則為3398元人民幣。
憑借著對完美產品的追求,大疆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記錄,大疆從2008年到2017年,申請無人機相關的專利累計就達到4000多項。其中900多項是公開的專利,3206項是國家專利,而且大疆還在美國申請了70多組專利。
這都給了汪滔和大疆自由選擇供應商、優秀員工、還有投資機構的底氣和資本!
2018年大疆展開新一輪的融資的時候,估值高達240億美元。由于想要投資的機構太多,這次汪滔采用了“競標”的融資方式,想要參與投資的機構都要先交10萬美元保證金,反客為主,震驚整個創投圈。
也就是說,大疆開出競價條件,然后投資機構出價,價高者才有可能獲得投資大疆的資格。
但大疆不允許投資機構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不能干預公司的內部管理。如果不同意,可選擇退出。
這在行業里算是開了“先河”。
平時都是“高高在上”的投資機構,這次是拿著錢“排隊”等大疆來決定是否有投資資格。
但即便如此,很多機構還是很看好大疆的發展,100多家的投資機構爭相參與,第一輪競標結束后,認購金額就已是原計劃的30多倍。
后來,據相關知情人士稱最后大疆的融資方案是:領投方有五六家,每家至少1億美元,而眾多中小投資機構出局,無緣投資大疆。
一家入圍大疆投資的機構合伙人對媒體說,“沒想到在創投界高高在上的投資人,這次會如此低聲下氣。”
大疆也是2018年資本寒冬下,唯一一家讓投資機構競相爭取要投資的一家科技企業。
汪滔之所以敢這么做,是因為,大疆在他的帶領下,逐漸將競爭對手都遠遠甩在了身后,一手締造了大疆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的統治地位。他對技術和公司的未來發展,有十足的自信。
Frost & Sullivan的分析師邁克爾·布雷茲曾評價大疆,“它開創了非專業無人駕駛飛行器市場,現在所有人都在追趕大疆的腳步。”
大疆不僅穩坐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霸主,還是第一家真正意義上引領世界科技潮流的中國公司,《福布斯》曾將大疆的成功與柯達、戴爾和GoPro歸為一類,這是對大疆在科技領域的肯定。
汪滔從創業之初,就認定了一條路:注重研發,無論公司盈利與否,都在持續不斷地進行產品研發,技術上的創新。
這讓大疆在后來的發展上,都能不被外界的因素所打擾,所以大疆得的成功離不開他的高瞻遠矚。
汪滔也帶領著大疆,不斷開拓新的市場。在美國,也為自己爭得一畝三分地,甚至一度被美國盯上,懷疑大疆無人機竊取用戶數據。盡管相關機構的數據表明,大疆沒有竊取數據的問題,美國還是堅持封殺大疆。
但美軍自己用的就是大疆的無人機,美國封殺大疆之后,就不讓美軍自己的士兵買了,不過因為大疆的產品太好用了。在被封殺的一年里,美軍愣是沒找到替代品。
迫于無奈,美軍只能又用起了大疆。
在被解除封殺的消息,登上熱搜后,大疆鎮定自若的回應說,“我們技術的安全性已經在全球,得到了反復驗證”。
之所以能這么淡定地回應,也是因為汪滔深知自己的技術,暫時還沒有對手可以超過,如果美國真的封殺,他也不怕。
此外,喜歡用大疆無人機的美國民眾也有很多,他們對大疆的認可度非常高。就這樣,汪滔從美國手里就賺了幾百億。
這一切,都和汪滔埋頭做事,拿產品說話的做事風格分不開關系。
對于汪滔來說,能夠在年紀尚輕、沒有職場經驗的情況下,踏實做產品、不投機取巧、不賺快錢、堅持自己的原則,這都實在難能可貴。
雖然他有時候近乎苛刻和無情,但如果不這么做,今天的大疆或許就不會有現在的成績吧。來源 l 投資家網(ID:touzijias)作者 l 非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