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十多年前曾說過:“當你給計算機編程時,你就是它的主人。但是要是你只能按照別人教的辦法去操作計算機,那你就是它的奴隸。這就像駕駛汽車,沒有任何創造性。”
$ F0 @2 H, }7 ?1 |6 o3 R& w& r v
4 c+ b' e: G* d% P) f, MWozniak當年這么說是有道理的,自從汽車被發明以來,我們駕駛汽車,一直是“被動操作”的:哪怕我們自己手握方向盤、腳踩油門剎車,自以為是駕駛了汽車,但其實是汽車在駕駛你,因為坐在駕駛位置的你,可選姿勢極其有限,你要被限速、車道、前后車等等各種限制。
, y! [5 \8 @6 S; @4 b0 h4 r: A9 w# Q& p7 X1 a/ s
但是,Wozniak說“駕駛汽車,沒有任何創造性”放在自動駕駛時代,就不一定正確了。
+ \8 S# V/ i) z+ [# F& W% y& |1 h# _
& C- q2 `! j. d0 ]9 G等未來汽車實現自動駕駛,你和汽車的關系,要從“被動操作”轉變為“水乳交融”。汽車不再“駕駛”你,你可以在車內做各種創造性工作。! ^* h! m4 M3 n8 e* m# ?
# l# B% Z% P4 ?7 `3 V汽車確實會變得越來越智能,但并不是全能。
* j' v* E9 J1 E9 y4 I6 z0 t. Z' k
" {. S8 z6 w! v6 b. \2 V6 A' |! ~! N這就需要我們搞清楚:汽車到底能取代手機的哪些功能?更重要的是,汽車是否有必要去取代手機的功能?
' I6 o: h1 l/ |0 ^- Q: A( J, o/ `! N% W4 }1 \4 k
比如現在有很多智能家居,是為了智能而去“偽智能”,比如把微波爐、燒水壺、電動牙刷等家電連網,這種智能并不能給你帶來方便,反而無端增加更多麻煩。2 }6 h. `0 Z6 w9 e( I/ c
, O* D9 ?2 A1 Q2 ^' J: W所以,汽車有哪些特別之處,是手機不具備的?
. q( U9 T4 g3 ~( G- Q. ]
& Q) t' H, l9 I/ P1、獨享的Moment1 V' r% L8 \+ h5 w
' Q; I$ m$ {+ f5 q; a星巴克曾形容自己是“第三空間”(The-3rd-Place),說白了就是除了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個人們經常待的空間,或者叫“家庭客廳的延伸”,還有說是人與人、人與社會聯結的空間。8 ~3 Q! Q( F" w9 E, Z3 D3 j
; F/ [4 |' k+ ?8 \9 K: m
隨著疫情加速了數字時代的來臨,人與人真的總是需要面對面交流嗎?2 ?/ F- H2 d8 J2 l, I! T
+ |! m) L# g- D( Y$ R/ X' f$ }# {
或者,“第三空間”真的只能是不移動的場所嗎?第三空間能否在車里,成為你獨享的Moment?1 Y1 c8 B% n( U" j
; x3 J2 E& @. z9 B7 Z其實如果把車當成“第三空間”,好處可能更多。% Z9 |; R. F$ f/ { c
# U+ }$ I( d! J1 Y* F
你既可以選自享受獨處,不像在星巴克咖啡廳受到他人干擾;8 A0 J9 d# `) r# d+ @) A9 J% f. a! ?
5 q2 l* g: W7 l/ F5 }" N- K" Y! L% \
6 @7 M. |! N4 n( y6 w# @這時候,車相比手機,就有更多隔離外界的私密屬性,人本質上還是有強烈的獨處傾向,要不然降噪耳機為啥賣的那么好呢。
5 C5 e! @5 U( x1 K% _! }2 {% C& M
以后的“宅男”,不一定是宅在家里,也有可能宅在車里,或者那時候就不叫車了,而是未來移動智能空間,或者叫智能座艙。/ l: ^& g ]! {6 @
; ~! a& {! \9 R' G( s7 I' v
! p2 n6 @) J0 [5 V; F
智能座艙發展階段
1 D* l" n2 M/ _, @比如華為就在智能座艙的應用層、應用框架、系統層和硬件層,都提前做了部署。
~0 e, F7 U. |# X% ~
J' e6 F; d! l. s3 x' q) d/ t( {. Y8 {& l. ~( C
華為智能座艙平臺 0 _7 i4 i& I- J) G
可能會有人有反對意見:“我拿臺手機蹲廁所,不照樣可以有獨享的Moment嗎?還是環繞立體聲呢!”' f3 }! t- j1 s! P- H' e
9 Q3 {/ z) `) c
要記住,車作為“第三空間”,是給了你增量獨享的Moment選擇,還是移動的“第三空間”。而且,車還可以給你提供更多差異化價值,也就是我要講的第二點。* r T) `2 K/ U" g7 d: X$ I
; O: @* c8 G4 L: }
2、車連一切3 O- [3 {% R: j
/ A+ ^2 h# J2 O7 z B$ `/ w你肯定早就聽說過V2X(vehicle-to-everything)的概念,其是就是車與周圍一切有用的東西連接交互,不僅可以減少事故發生,還能減緩交通擁堵、降低環境污染、提供其他信息服務等等。
0 N' H& v0 |8 I* {# h1 d( ]5 [6 v: q0 k P7 ~
V2X主要包含車連車vehicle-to-vehicle (V2V), 車連基礎設施vehicle-to-infrastructure (V2I),車連網vehicle-to-network (V2N)、車連行人vehicle-to-pedestrian (V2P)。1 ~; W: J' ~2 \; n
3 M: E, o/ @ J
) G/ L0 l" Q& X, EV2X
+ _0 A7 O5 X: Y車連周圍基礎設施,這也是手機無法做到的一點,你無法通過手機和紅綠燈、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設施連接到一起,也沒那個必要。6 E7 {- @+ l$ v3 t- Q
* m4 [1 g$ y% Y2 [4 y% ^
但是對于車,就很有必要了。V2X最主要是為了讓車更安全的實現自動駕駛,但其實在自動駕駛實現的基礎上,應用想象空間還會更大,比如廣告傳播、社交場景改變等等。
4 q/ b I* [/ {- K u9 l4 D7 I6 L% R+ V! x) l V6 `$ b. M- b
目前全球主要科技公司都在部署5G基帶芯片,重要的應用就是給未來V2X鋪好路:
, z+ t! @, F4 P0 Q' o4 g
1 p4 R0 }6 D; w4 [. G
) D9 t" B; D2 C# V( \全球 C-V2X 芯片生產商及發布的 5G 基帶芯片 $ b/ a+ Q1 }/ M# W9 `
當然我們國內也有很多公司作出部署:
5 x( ^6 a# I6 z- ~
$ @6 L/ E/ A$ g/ w. t& x2 q& T) i! R2 h' R
國內主要 5G 模組生產商及采用的基帶芯片 ( W- W! R' `7 e3 A1 V
以上都是大家能想到車未來發展的常規操作,其實最想跟大家談的,是最后一點。
& o# g6 O) l1 `3 v! X$ g8 t, h) _8 g5 M4 y5 M
3、腦洞大開
1 n- h7 i" c* J. p8 q" U3 l. j7 \# Z
/ e) ?' U" T6 O4 t; U$ E+ @當2007年1月9日初代iPhone發布時,我想連喬布斯本人,也想不到2021年的今天,智能手機有如此之多的應用。; H/ ^ X0 V2 `- D
3 w b @1 N4 K- D$ @5 `那我們不妨再腦洞大開一些,未來的智能汽車,會有哪些非主流操作呢?
# b8 X: Y6 u! X2 Y; W8 U: t# l
2 i8 F: c9 z; d- E1 k: u) D! N" H很多人都在科幻電影里看到過“飛行汽車”,其實這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我們熟悉的吉利、小鵬等汽車公司,都在開發“飛行汽車”,而且已經有一些像樣的產品了,雖然還沒有量產。
+ l O9 M) E; l6 ?. f- w* b" z4 }
; `) U( ?& P4 P& l1 {這還不算什么,其實我們應該把自動駕駛、智能座艙都當成一種能力來看,這種能力可以無限放大。8 E3 j# W$ M# c3 v; X+ p" G
7 P' l- _2 H1 H0 F! p& t5 u比如未來你不僅是在車上可以用到自動駕駛、智能座艙,還能用在各種更大或更小的移動設備上。1 f/ F5 v+ l- |" }( X1 i: D- D
* `1 m) \4 w4 f- G當然,同時進步的不僅僅是車或移動設備,還有配套設施,比如在瑞典有接觸式“邊開邊充電”的道路:: `4 t; V- M0 d
' q) Q7 O$ g! R& d
在以色列Electroad公司,還提出“無線充電”的公路方案,通過埋設電磁鐵以及對電動車進行無線充電改造,在駕駛過程中就可實現汽車的充電。6 f6 n# L8 K5 H0 i# f
1 Z2 [# s6 x! d9 U9 ^' h2 \但智能汽車的想象力還很大——汽車不僅僅可以速度更快,還能讓你走的更遠、更舒服、更安全。" E: Q4 \2 ?% Q. }
, X. f6 D% P2 M# k2 e* ]/ C8 E
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想法。
8 p$ k6 [' E- _* H7 B2 w. E1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