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21-5-5 10:47 編輯
科研一直以來都是一項非常燒錢的事,我們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歷來都是由國家投資,由有實力的大型科研院所、央企或者國企承擔;民營企業一個是時間上熬不起,另一個就是經濟實力不夠,像華為那樣在科研上能舍得投巨資的企業不多,當然,投資、風險和回報都是相應的。
最近看了一份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在科研領域的投資對比的文章,分享給各位社友。
- 總量結構 - 1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研發經費比較;
2中國不同層級區域研發經費比較;
3中美研發經費部門來源-執行結構比較;
4中國與主要國家發經費類型結構比較
中國研發經費支出規模及強度態勢 (1995-2019年)
● 2019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2214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增速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2.23%,比上年提高0.09個百分點。 ● 自2013年以來,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連續6年超過2%,已經不是主要追求指標。
1.jpg (79.79 KB, 下載次數: 97)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與主要國家研發經費支出規模及強度比較(2018年)
● 目前,中國研發經費支出規模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雙方總量差距逐漸縮小。中美是全世界僅有研發經費規模超過3000億美元的國家。● 2018年,中國研發強度(2.19%)與歐盟27國(EU-27)水平相當(2.18%),非常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平(2.38%)。
2.jpg (57.87 KB, 下載次數: 74)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與G7國家研發經費支出規模及強度比較(2018年)
● 2018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是美國的51%,兩者差距進一步縮小。中國是日本的1.8倍,德國的2.4倍,加拿大、意大利、英國和法國研發經費總和的1.8倍。● 2013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6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突破2%,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與G7國家相比,中國研發經費投入規模優勢凸顯,研發投入強度與德國、日本、美國等科技強國仍有差距,但也無需短期快速追趕,為了投入而投入。
3.jpg (43.33 KB, 下載次數: 86)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與G7國家研究人員人均經費比較(2017年)
● 2017年,中國R&D研究人員投入為174萬人(全時當量),居世界第一,超過排名第二美國30萬人,是日本的2.6倍,是德國、加拿大、意大利、英國和法國研究人員總量的1.3倍。● 美國R&D研究人員人均研發經費為0.41百萬美元,德、日、意、法四國均超過0.20百萬美元,中國僅為0.17百萬美元,與加拿大和英國相當。
4.jpg (50.23 KB, 下載次數: 84)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南北地區研發經費增長態勢比較(1999-2019年)
● 1999-2019年,中國南方地區占全國研發經費支出比例持續增長,2019年投入總量為14611.78億元,約占全國研發經費的66%。● 南方地區的廣東、江蘇、浙江和北方地區的北京、山東研發經費增幅均超過千億,其中廣東增長最明顯,投入總量從65.70億元擴大至2019年的3098.49億元。
● 南北方研發經費差距與經濟(GDP)差距緊密相關,與市場化程度、對外開放程度、體制機制環境甚至思想觀念文化等多方因素有關。
5.jpg (47.08 KB, 下載次數: 78)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四大板塊研發經費增長趨勢(1999-2019年)
● 1999年到2019年,東部地區研發經費與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差距逐步拉大。2019年東部地區突破1.4萬億,約為其他三個地區總和的1.9倍。● 2006年以后,東北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差距也在逐漸拉大,2019分別與中部和西部相差3064.25億元和2055.13億元。
6.jpg (53.93 KB, 下載次數: 95)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四大板塊研發經費占全國比重(2000-2019年)
● 2000-2019年,中國東部地區占全國的研發經費支出比重從64%增長到66%,中部與西部地區變化不大,其中中部地區在14%-15%、西部地區在12%-13%水平上下波動。● 東北地區從2000年的7%增長到了2006年的15%,又逐步下降到2019年的4%。
7.jpg (57.15 KB, 下載次數: 82)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八大區域研發經費投入趨勢比較(2009-2019)
● 2009-2019年,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東北綜合經濟區、大西北綜合經濟區在全國研發經費投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其他區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東部沿海綜合經濟區所占研發經費比重最大,但增長不足1%;南部沿海、長江中游綜合經濟區增勢較為明顯,2019年兩地區在全國所占比例分別達到17.53%、13.02%。
8.jpg (59.39 KB, 下載次數: 84)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省級行政區研發經費支出規模及強度(2019年)
● 中國各省市區研發經費支出規模超過1500億元有廣東、江蘇、北京、浙江、上海,位于第二梯隊山東的研發經費支出規模也超千億。中國各省市區研發經費支出集中度高,排名前三位省區經費共計8111.59億元,占全國的36.6%-約1/3;前五位合計11305.94億元,占全國的51%。研發經費空間分布的 “Top3-1/3”、“Top5-50%” 現象非常顯著。● 研發經費支出強度前三位是北京、上海和天津,分別為6.31%、4.00%、3.28%。
9.jpg (42.84 KB, 下載次數: 88)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研發經費各部門來源規模(1995-2019年)
● 1995-2019年,企業來源研發經費從300億增長到近1.7萬億,增長約55倍;政府來源研發經費從約250億增長到約4537億,增長約18倍;企業經費增長速度遠超過政府經費。● 其他來源經費2016年突破600億,2019年再次突破700億大關,投入總量達719.12億元。
10.jpg (56.04 KB, 下載次數: 71)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研發經費各部門來源結構(1995-2019年)
● 1995-2019年,中國研發經費部門來源結構從政府和企業雙主體轉變成了企業單主體,企業單主體地位得到強化。● 政府來源經費比例從26%下降到了20%左右,企業來源經費比例從約32%增長到了76%。
11.jpg (57.28 KB, 下載次數: 83)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研發經費各部門執行規模(1995-2019年)
● 1995-2019年,企業執行研發經費從140億增長到近1.7萬億,增長約119倍,已經成為研發活動的絕對主體。● 公共研發機構研發經費約146.40億增長到3080.83億,增長21倍;大學從42.30億增長到1796.62億,增長42倍。
12.jpg (47.68 KB, 下載次數: 85)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研發經費各部門執行結構(1995-2019年)
● 1995-2019年,中國研發經費部門執行結構從企業和公共研發機構雙主體轉變成了企業單主體,企業執行經費比例從40%增長到了76%。● 公共研發機構執行經費比例從42%下降到了14%,大學研發經費比重由12%縮小至8%。研發機構和大學在研發創新體系中相對下降。
13.jpg (62.45 KB, 下載次數: 85)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中國研發經費各部門來源-執行結構(2008-2018年)
● 從來源機構看,政府投給科研機構的研發經費比例從64%下降至57%;投給高等學校的比例從約20%增長到24%,投給企業的比例從13%增長到2014年的16%,2018年降至12%;企業96%的研發經費用于內部研發活動。● 從執行機構看,高等學校研發經費來自于政府的比例由58%增長到67%,來自于企業的比例由35%下降到27%;科研機構的研發經費來自于政府的比例由86%下降到82%,2018年增長為85%。
14.jpg (39.46 KB, 下載次數: 89)
下載附件
2021-5-5 09:06 上傳
美國研發經費各部門來源-執行結構(2008-2018年)
● 從來源機構看,美國聯邦政府研發經費約29%投入聯邦政府研發機構,約28%投入高等學校,投入企業研發經費比重從2008年的31%下降到2018年的18%;美國企業將98%的研發經費用于企業內部研發,基本穩定。 ● 從執行機構看,美國企業的研發經費主要來自于自籌,占整體比例由87%增長為94% ;高等學校研發經費來自于聯邦政府的比例由57%降為49%,來自自身的研發經費由23%增長至28%;美國聯邦政府研發機構的研發經費全部來自聯邦政府支出。
15.jpg (47.65 KB, 下載次數: 93)
下載附件
2021-5-5 09:07 上傳
中美研發經費部門來源-執行結構比較(2018年)
● 從經費來源看,中國政府研發經費主要流向科研機構,其次是高等學校。美國聯邦政府研發經費在聯邦政府研發機構、資助的研發中心,高等學校和企業比例比較均衡,還有部分經費流向其他非盈利機構及州政府科研機構。● 從經費執行看,美國研發機構經費全部來自聯邦政府。中國研發機構經費近85%來自中央政府。美國高等院校約50%來自聯邦政府,自籌經費比例高;中國高等院校93%的研發經費來自政府和企業。
16.jpg (49.79 KB, 下載次數: 87)
下載附件
2021-5-5 09:07 上傳
中國研發經費各類型規模(1995-2019年)
● 1995-2005年中國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增長比較平緩,2006年以后進入快速增長通道,2015-2019年年平均增速約為11.8%。● 分活動類型看,中國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經費基數小、增長慢,2019年應用研究2498.46億元,基礎研究1335.57億元;試驗發展經費總量大、增長迅速,達到了18309.55億元。
17.jpg (43.69 KB, 下載次數: 103)
下載附件
2021-5-5 09:07 上傳
中國研發經費各類型比例(1995-2019年)
● 1995-2019年,中國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例基本上維持在5%,2019年達到6%,應用研究經費從26%下降到了11%,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從69%增長到了83%。● 2019年,中國科學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為17%,相比于2016年僅增長約2%。
● 中國2019年研發強度2.23%與美國1957年研發強度2.15%相當,當時美國科學研究投入占比是32.6%。
18.jpg (26.15 KB, 下載次數: 78)
下載附件
2021-5-5 09:07 上傳
中國與主要國家研發經費類型比較(2016年)
● 2016年,中國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科學研究投入明顯不足,僅占15.5%,日本科學研究投入比例為33%,美國為37%,英國和法國則超過60%。● 中國科學研究的主要問題不僅是基礎研究投入不足,更重要的是應用研究投入力度與其他國家差距比較大,日本、美國應用研究投入約占20%,英國、法國則超過40%。
19.jpg (34.17 KB, 下載次數: 92)
下載附件
2021-5-5 09:07 上傳
中國研發經費執行主體的研發類型結構(1997-2019年)
● 1997-2019年:企業研發經費中試驗發展投入比例由86.13%增長到了96.39%,應用研究投入比例由12.76%下降到3.31%,基礎研究投入比例自1.12%年降至2018的0.3%;● 研發機構研發經費中試驗發展投入比例從59.01%下降到了53.13%,應用研究投入比例從33.72%下降到了30.03.%,基礎研究投入比例由7.27%增長到16.56%;
● 大學研發經費中試驗發展研究投入比例由28.42%下降到10.86%,應用研究投入比例從54.77%下降到48.94%,基礎研究投入比例由16.81%增長到40.2%。
20.jpg (32.4 KB, 下載次數: 95)
下載附件
2021-5-5 09:07 上傳
總量結構——觀點
中國研發經費支出總量2.2萬億元、研發強度超2.2%,在美國之后位列世界第二。中國研發人員總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研究人員人均研發經費低于G7發達國家。當前中國研發經費治理的關鍵不是擴大規模和提升強度,而是進一步優化研發經費投入結構,提升研究人員經費投入強度,提高研發經費使用效率。中國研發經費地域分布不均衡,區域間差距日益擴大。南方和北方的研發經費差距日益擴大;東部地區研發經費是其他地區總和的2倍;省市區研發經費相對集中,存在顯著的 “Top3-1/3”、“Top5-50%” 現象,與美國類似。當前,迫切需要通過跨區域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研發的正向溢出效應,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中國研發經費來源-執行部門結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非常相似,企業主體地位凸顯。比較而言,中國研發經費的來源-執行交叉結構多元化不足;高校研發經費來源途徑單一,企業及政府來源經費超90%。中國科學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例持續下滑,2016年已降至15.5%。未來政府應加大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學研究經費投入力度,鼓勵企業開展基于產業共性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本文整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