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iemin.wu 于 2021-5-11 18:41 編輯 - O& _; W0 n- k- z
% Y% h+ Z" L: s2 [. y大家好,又是我。又要上來“擾民”啦。 先說說最近的一些感觸,F在的創業環境過于“浮躁”,沒上億的項目都不好意思說出口,而媒體對于部分創業公司過度包裝和曝光,導致一部分年輕人過于急躁、急功近利、眼高手低,這可能是這個信息爆炸時代的必然產物吧。回想起父輩創業那會,就算是幾萬塊的項目都全心全意的去服務好客戶,出錢又出力。即使在那時侯幾萬塊相對于周邊的圈子可能是一筆大數,但父輩也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去做,也不會出現“瞧不起”的心態。或許是因為那時侯沒有“某音”人均1個億的現象,也沒有每隔幾天創業公司融資10億100億的信息來源,讓人認為“暴富”是很簡單只要有想法的一個“幻覺”。“物欲橫飛”的代價可能就是犧牲了“知足常樂”的心理認知。回歸本質,“從心”出發。 好發完近期的“感觸類”的牢騷,繼續發“入坑類”的牢騷(哈哈 ) 銜接著上一篇的-
' X7 `# ^+ i* |
和再之前的
# r* ?: h9 D1 W K! c
行業選擇要求: 1. 勞動密集型,人才結構單一 2. 作業方式以簡單勞動力為主 3. 人口老齡化嚴重(年輕人不愛進的,ps:或許就給了我這波想進入的機會了,幻想中) 4. 自動化程度低,且行業還沒有配套性的自動化公司 5. 這個行業未來10年平穩發展,波動性不大
/ b3 | F. f1 `
如瞞足以上條件,期望的結果: 該行業的已經出現員工嚴重老齡化的現象,未來5-10年該行業的員工會一波退休潮,但又鑒于是重體力的勞力作業方式和環境條件惡劣性,想吸引到年輕人是沒有可能的(還不如去做美團配送或者滴滴司機,又自由,收入也還過得去);機會點在于:該行業的產品在市場上的需求是長期穩定的,這會導致“產品有需求但沒人做的現象”,企業主對自動化作業的需求逐漸上升,哪家企業先解決自動化作業的問題,就解決了生產的問題,就能在競爭中脫引而出,就有機會解決招人的問題。生產方式的改變(“設備作業”代替“手工作業”)改變了生產力,生產力又決定了生產關系。有點抽象,簡單的說:從前企業是勞力的作業方式,所以招聘的都是簡單勞力從業者,生產關系因此也是由一個個簡單勞力從業者組織而成,導致企業的管理方式是以管理勞力作業的生產模式進行。從前的人口紅利是“勞動力類型”的人口紅利(人多硬氣,能用人數解決規模生產的問題),但恰恰是“人口紅利”讓傳統行業的企業主忽略了技術的重要性,這種對技術的不重視和忽略是“人口紅利“這把雙刃劍帶來傷害到自己的那一“刃”。也導致該行業的企業主不會意識到勞力人口紅利是有有限期-大概30年,正好是這波人從工作到退休的時間長度。中國的下一波,人口紅利是“技術性人才”的人口紅利,該行業哪家企業事先準備好了,哪家企業就能搶先吃到這一波人口紅利,就有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 J1 w! J8 w8 Z* R2 l1 u
這里問題來了,為什么有一些行業的企業能做到自動化成功轉型?這里很重要的一環是,跟這個行業的國際化程度有關系,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客戶都是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老外企業,首先客戶就會強制要求你進行自動化投入。站在他們外企的立場會這么想,“我們的產品都是自動化生產的,因此對每一個零部件的精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或許產品交期上你能用工人數量滿足,但你一手工作業的方式如何保證產品的穩定性?”,這樣整個行業就會被強制性的進行自動化投入,如:汽車行業相關的配套性行業(eg玻璃、汽車零部件等),如:手機行業相關的配套性行業(eg電池、電池膜、屏幕等),這些市面上非標自動化公司服務的客戶群體。這并不是說老板多有先見之明要想到用自動化代替人,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但不否定有一小部分是有這樣的先知和預判),老板都知道投資自動化生產線很貴要花很多錢,但是與失去客戶訂單相,失去競爭優勢相比,一點都不貴。
# S9 p. _7 f8 r2 Q
好,這里給了我一個選擇行業的方向:與國際對接的行業大部分已經實現自動化雖然不是每一家企業,但總得來說這些行業已經形成行業自己的自動化供應商的供應鏈。假設:企業走自動化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與國際接軌客戶倒逼發生的,那那些還沒與國際接軌的行業將會機會。與國際不掛鉤又是中國的大行業,那只能是1. 房地產2.基建。與房地產和基建配套的行業有鋼材、水泥、砂石家具、等等。 ! P% j: p0 Q9 I ]* y n
故事到這里回到原點,為什么當初要入資這家非標自動化公司?原因是:我們本身做的就是建材生產,因為這些行業長期存在的問題,如老齡化問題、競爭問題、環境問題、行業不規范、管理問題等等,讓我們忍不住的“日思夜想”的想往外轉型,從事帶有“光環”的高科技行業,看能不能“跳”出來!疤背鋈グl現跳到“水溝”里了(詳情請看,“另類”的自動化創業 http://www.odgf.cn/thread-1027707-1-1.html)。但現在發現,也是這個“水溝”讓我們有了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我們從事的行業,“自動化轉型的角度”,這個行業滿足了所有行業選擇1.2.3.4.5的要求,F在又印證了一句話,“一直想逃離的地方,原來才是一直向往的”,但要加一個前提,“以不同的視角去看待”,才能發現向往之處。如果沒“踩入”非標自動化,也就沒有這些認知和思維的方式,感恩所有的挑戰和失敗。等等等,這么快就到“公主和王子從此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結局啦,然happy ever after。。。當然沒有,那只是內心的一種幻想、一種向往,而且還存在這么多假設,要一個個的去印證,困難從從路還遠著呢。今天就這么多了,還想聽聽我說故事,我再出續集吧。
- D! [# J0 E1 V( _
# K: p: h& ?7 Z: i* ]' t
7 X: s+ R; s$ W4 A. r( Y2 @補充內容 (2021-5-17 11:52):
. u( q) }- l/ i8 U5 r更新
5 K; d' n, Z3 n; }$ i }第四篇:自動化的“接盤“經歷(出師不利篇)http://www.odgf.cn/thread-1028710-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