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評價一個管理者的能力,當然要看其最后的業(yè)績,但是有時單憑業(yè)績評估,會黃花菜都涼了,來不及了,因為有的業(yè)績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評估。憑業(yè)績評估,往往就是蓋棺定論,其實是秋后算賬,于事無補,因為前面的損失已經(jīng)造成。' }4 y& Z v7 x0 f
. a5 L" [& [1 L4 N% }8 x那么憑什么預先判斷一個管理者能力呢?
1 y; p/ U6 t) [0 |" e; r2 o6 ~8 t: M
當然要看其凝聚人心的能力。8 v+ p6 T' Y% G$ N+ G: I4 u$ P
( S8 c4 o i! M, C1 B0 P& ^; ]
任何級別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凝聚人心,沒有一支如臂使指的骨干隊伍,就會必然變成口水黨,想了=說了=做了=做成。: V3 H+ e" z: n. l+ ?
' i9 w3 J8 _- j- k8 ?9 A) l因為就算你雄才大略,高瞻遠矚,有再精妙的設(shè)想,再宏偉的目標,再遠大的理想,沒有執(zhí)行層的骨干人員把你的設(shè)想變成可行的計劃(包括目標分解,任務分解,步驟設(shè)計,次序優(yōu)化,關(guān)鍵節(jié)點控制,人、財、物籌集調(diào)度到位和優(yōu)化配置,時間進度控制等等),把可行計劃變成執(zhí)行的流程(組織構(gòu)造,分工網(wǎng)絡(luò),協(xié)調(diào)程序,指揮體系),把執(zhí)行流程變成整體的行動,把行動變成最后的成果,把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獎懲激勵,利益共享,就是能是口水黨。# r' J* V& E, |5 B! u L4 X3 ?' `- g7 G
) ] b" K. K c" e不管你是不是兢兢業(yè)業(yè),是不是每天食不甘味,寢不安席,衣宵食旰,口若懸河,神采飛揚等等,能不能從口水黨變成實務黨,其實就看中層骨干是不是愿意為你賣命,你能不能做到令行禁止,雷厲風行,如臂使指。$ D- k2 W A/ L+ _& T. @; m
( G V6 ~! p/ { g/ A' c& k. ?1 B$ k
中層為什么會為你賣命,而不是陽奉陰違,消極怠工或磨洋工呢?我們老祖宗已經(jīng)在兩千多年前說過了: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尚書》)。簡單說就是利益分享。
* T% L) l' M/ M( y" Y/ ]9 V' O+ ?2 B4 g" ]+ |
前任總經(jīng)理理解得很好:靠行政命令推動,至多三個月有效,靠利益誘導推動,可以長期有效,所以做事情要利益誘導為主,行政命令為輔。誰說的政令不出某某海,其實還是利益分配問題。
( B% [% R( i! g; ^- |% x& {) N {4 Y' k H& x/ R
毛主席說得好:手頭沒把米,雞都招不來。沒錢,鬼都不上門。
# t5 F. m- J7 N" \4 Y% v; H/ t% N8 T3 F8 \6 c2 d0 P2 c# h
當然對廣大中層來講,并不是完全按照CASH BY CASH模式,他們有的人也許不太在乎眼前利益,但是可能更看重長遠利益,例如晉升機會,能力提升機會,分享發(fā)展的機會等等。( \2 n. {# t8 l9 x# ~ }4 T
. V# G0 ?; I1 U" ^% u2 X: u" T6 E如果你不但眼前CASH不給,以后機會也不給,那真的就是大家就會站著,把口號喊得山搖地動,感動得熱淚盈眶,決心書漫天飛揚,實際一步不會動了。
' \5 T/ ?0 p6 {8 i6 L. y* q# T7 B; E% a, s1 p
這種例子在解放戰(zhàn)爭時的國民黨軍隊中很常見,大將軍雄才大略,氣吞山河,可是命令一到團長營長那里,不是裝肚子痛,就是喊條件不具備,要人,要錢,要糧,要槍,要彈。最后幾萬人一哄而散。王耀武自己都說:幾萬頭豬抓也要抓幾天,幾萬精兵,半天就完蛋,連豬都不如。- p- y7 x& ^& `3 W4 x" s3 P
3 |) ~; d0 I8 G+ t4 B: V9 t
任何一個組織,如果中層骨干隊伍垮掉了,就是連豬都不如的。前蘇聯(lián)瓦解過程也是證明這個定律的一個例子。
! D1 W7 s; ^9 \" b0 S$ O7 ?7 q. B9 A! ~5 _. m* {% Z) j& A- j& J; \
所以,一個管理者能不能建立一支服從自己命令,聽從自己指揮的中層骨干隊伍,是其職業(yè)生命和最后蓋棺定論業(yè)績評估好不好的命根子。毛主席說的: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其實就是指能不能獲得中層骨干的認同和服從。
2 x m' y, d9 L6 c7 e# ^
+ D$ I4 \& b3 ^ `! p a當然一味給利益,而不講究控制,也會導致中層骨干隊伍腐化墮落,貪得無厭,導致組織日落西山。
: E- W" N* Y6 [& a/ k( e1 r! Z
: B7 i$ G8 D5 S% o+ C& o6 p8 y對管理者而言,任何時候都要胡蘿卜+大棒在手,缺一不可。《韓非子》就說得很清楚:管理其實就是三條:立法曉民,充分培訓;擇人善任,循名核實;賞罰分明,言出必行。5 E$ V$ ^8 E G* f5 j
1 p3 s+ w) v5 P Q0 H中層骨干其實要求不多,一是安全,不要朝不保夕,懲罰規(guī)則公開透明,不要隨心所欲;二是分享,按照自己貢獻和付出獲得應有的份額;三是不要因人設(shè)事,政以賄成,官以賂授,看站隊,看背景。
- N2 L7 _3 _ \) \
9 v( K d Z9 p. \! C6 {4 W( O, ?光忽悠別人為宏大理想奮勇拼殺,后面用督戰(zhàn)隊架機關(guān)槍威脅沖鋒的組織,最后就是口水黨下場。因為大家可以裝肚子疼,也可以脫軍裝,此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孟子說過: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司令官整天罵團長營長是飯桶、白眼狼、不知好歹,結(jié)果就是幾萬人一觸即潰,老老實實站隊當俘虜。# b5 A5 g0 p) d: d! @
. j6 X* q: H) X/ p/ q. z& T" E
所以管理者不理想主義,不意淫,不想當然自以為曠世奇才,能通過分享和控制獲得人心,尤其是獲得中層骨干隊伍人心,讓愿意同舟共濟,服從命令,令行禁止,人盡其才,人盡其力,奮勇拼殺。這才是評估管理者能力的核心指標。8 a% l; K% {1 B6 O6 I, T2 c8 |5 J0 n
$ @% u" k2 L' R G
至于管理技術(shù),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有沒有其實不關(guān)鍵,因為你沒有,可以請有的人輔佐。日本的一大批企業(yè)家,例如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豐田喜一郎,臺灣的王永慶,香港的李嘉誠等等,也都不會什么現(xiàn)代的管理技術(shù),照樣做的不錯。會管理技術(shù)而不會凝聚人心,至多讓你當個優(yōu)秀的工業(yè)工程師而不是管理者。
; ?# L3 i. u# c I2 h5 G0 D2 R" H7 s6 c7 b( u: g
所以還是得分享和控制兩手都要硬。不能一廂情愿,認為什么是應該的,還得實事求是,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
, J% O; o1 \% [( d1 a; [
. F! f9 {& Z1 {9 |6 P管理者就是在走蹺蹺板,在收放間不斷找平衡,控制力道要適中,隨時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不能有什么一成不變或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
2 A, [; w/ p4 T2 h- W; k7 n4 w, m
這種均衡感,就是所謂的管理天分。% B8 z5 f! L, M
; c6 @1 z' G' M* v$ g
所以凝聚人心是管理者的命根子,而掌握收放平衡,則是管理者的核心能力。- I3 y* a& B% O- l; D( J, ~
" Q9 c: j& H3 F8 {3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