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bq1013 于 2022-9-2 10:34 編輯
速器是汽車傳動系統當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在汽車轉彎或遇上不平整的路面時,調整四個車輪的轉速差,從而保持車輛的平衡,極大地提升汽車安全性。而這種精準細微的調節,則是由差速器內一組精密的齒輪來完成。
近日《焦點訪談》聚焦汽車行業隱形冠軍——總部位于江蘇泰州的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精鍛)。這家企業,是制造差速器齒輪的行家里手,產品市場占有率排名國內第一,全球第二。
除了耐用,太平洋精鍛生產的差速器齒輪,之所以受到國內外各大汽車廠商的青睞,關鍵在于它的高精度。現在主流的齒輪制造方式是用模具壓制后一次成型,這就對模具的精密程度有著極高的要求。
生產一套模具成本極高,所以它還必須兼顧穩定性,如果模具很容易發生變形,就無法保證批量生產之下產品的精度。模具的精密程度、高穩定性,決定了差速器齒輪的高精度。經過模具鍛造后成型的差速器齒輪與設計數據之間的誤差,可以控制在0.02毫米之內。不過,在差速器齒輪成型后,為了進一步提高精度,還需要對它進行更加精密的鍛造。
在精密鍛造時,會針對性地進行齒形修正,這是太平洋精鍛30年經驗積累得到的獨有技術,是獨門武功、不傳之秘。在該技術的指導下生產出來的齒輪傳動平穩、噪音小。同時,通過0.01毫米級別的過程質量控制,在百萬級產量下,產品尺寸精度也能保持一致性。正是這一系列超越毫厘之間的高標準,造就了太平洋精鍛差速器齒輪的卓越表現。
視頻中接受采訪的趙軍華,是太平洋精鍛總成裝配車間主任、模具事業部副部長。他對金屬加工記者提到,太平洋精鍛發展到今天成為隱形冠軍,與其恩師胡亞民教授的鼎力相助是分不開的,當時太平洋精鍛與胡亞民老師合作研發的汽車、摩托車齒輪類零件的冷擺輾精密成形項目獲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胡老師退休前,是重慶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兵器第59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武漢理工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因其在擺輾技術方面的所做貢獻,于2019年獲得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胡亞民老師展示紀念獎章
這枚紀念章是對胡亞民老師多年來對擺輾技術研究的一份肯定。擺動輾壓簡稱擺輾,是通過連續局部成形對被加工件實現整體成形的一種回轉成形加工技術。與傳統模鍛相比,擺輾一般可節材30%,降低制造成本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