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6家企業消失,意味著什么?
2022年,中國吊銷、注銷芯片相關企業達5746家,遠超過往年,而且比2021年的3420家增長了68%。目前,中國現存芯片相關企業超17萬家(注:僅統計企業名稱、名牌名稱、經營范圍含芯片的相關企業)。
![]()
與2022年前8個月相比,2022年的最后四個月,有超過2300家芯片企業“消失”, 前8個月中國吊銷、注銷芯片相關企業有3400多家,這意味著,平均每天就有超過15家芯片企業注銷工商信息。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企業消失?整體大環境不好,市場需求萎縮,芯片創業本身就很難,加上中美之間的競爭等等。 首先,全球范圍內的經濟下行,疊加疫情的影響,讓前幾年受半導體政策紅利吸引而蜂擁進入該行業的企業相繼退出,他們或許連第一只腳都沒抬起來,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想做好芯片產業,只是想通過迎合熱度得到政策補助、騙錢,比如武漢弘芯半導體,一個千億投資項目,拉來業界泰斗站臺,卻陷入爛尾、跑路、被追債的結局。
其次,芯片創業并不容易。從技術方面來看,在芯片的不同領域,只有數一數二的公司才能存活下來,芯片創業比其他行業更難,由于摩爾定律的存在,對芯片研發的技術和時效性要求非常苛刻,這就要求創業團隊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并且在技術的選擇上要有所取舍,以成熟工藝為目標進行創業,顯然不現實,因為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市場格局,以先進工藝為目標,又要面臨很大的技術性挑戰,現在全球范圍內有此能力的就那么幾家,實現突破又會面臨非技術、非市場等因素的制約。
曾立志成為中國高通卻“倒在B輪”的IC芯片公司諾領科技,雖然公司已經運行了4年,并且已實現產品量產,但依然逃不過倒閉的命運。
芯片產業已經進入淘汰階段,團隊穩定、技術壁壘、量產速度、芯片應用市場等都是企業需要闖的關卡。企業要有自己的創業時間線、計劃表、優先級。
2022年有5700多家芯片企業消失,2023年甚至會更難。
芯片市場層面,進入2023年,各家芯片企業紛紛發布2022年財報以及對2023年的預期。
英特爾發布的2022年第四財季以及全年財報顯示,其四季度營收同比下降32%,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低季度營收,虧損達7億美元,同比下降114%,全年營收銳減100億美元,獲利較前一年大減60%。預計2023年一季度營收為105億-115億美元,營收下限為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三星電子第四季度營收同比下滑8%,營業利潤同比下降69%,創下歷史低點。2022年全年營收僅增長8%,營業利潤比上一年下降16%。三星電子預計2023年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將會萎縮。
世界銀行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1.7%,為近30年來最低增幅。芯片市場需求惡化超出預期將會對產業帶來更大的沖擊,芯片巨頭尚且會以降薪裁員來應對即將到來的難關,對幾個、幾十個的小企業而言更是一種災難。
![]()
此外,從中美競爭的角度來看。美國對中國的芯片封鎖策略持續升溫,根據最新消息顯示,美國、荷蘭、日本三國政府達成協議。三國將組建反華技術封鎖網絡:荷蘭或將全面禁止向中國出口DUV光刻機和配件、技術服務;日本將全面禁止出口半導體生產制造配套材料和原料。
如果只有美國進行封鎖,那中國在芯片產業方面還有幾處可以突破點,但當芯片產業鏈內的企業對我們形成“鏈式封鎖”,那中國的芯片產業或許將永遠會被人牽著鼻子走。
從2017年有460多家芯片企業消失,到2022年5700多家企業消失,如此多的代價卻沒減少芯片進口額的持續增長。
4000多億美元的進口額,芯片差距在擴大 從2013年,芯片進口額超過2000億美元以來,2018年超過3000億美元,10年時間內,我們的芯片進口數據已然超過了4000多億美元。
最近三年,中國芯片進口持續上升,2021年芯片進口更是高達4397億美元,即使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2022年芯片進口仍然高達4156億美元,進口芯片支付的費用相當于2022年進口原油和鐵礦石的總和。
![]()
以2021、2022年芯片進口數據為例,2021年中國進口芯片6354.8億個,2022年僅有5384億,少了970億個,下滑了15.3%,但金額只減少了240億美元左右,僅下滑了5%左右,這兩組數據也表明中國正在為進口支付更高的單價。
作為對比,2022年芯片出口金額總額1539億美元,同比上漲0.3%,出口數量為2734億個,同比減少12%。
從進出口均價看,2020年至今,我國芯片進出口均價一直呈上漲趨勢,且進口均價普遍高于出口均價。2022年,集成電路進口均價為0.77美元/塊,出口均價0.56美元/塊。
![]()
通過進出口的量、額數據來看,與2018年相比,我們的芯片價格確實在提升,但是與進口芯片的價格相比,在2020年差值降到最低的節點后,兩者之間的數值差正向著增加的方向發展,這也與美國對中國芯片企業、產業的一系列制裁有很大關系。
數據表明,我們的芯片產業依然是以低端為主,但高端芯片一直都在快速發展,雖然我們也在進步,但實際的效果并不理想,兩者的差距在逐漸拉大。
小結 從芯片產業角度來看,芯片發展了幾十年,有其固有規律,需要深厚的研究基礎、技術創新,發展芯片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有時候即使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也不確定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從芯片產業之外的視角看,芯片的設計、制造等是諸多尖端產業的結合,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領域的核心之一,是一個國家產業結構轉型、掌握未來科技高地的關鍵,芯片技術、產業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地緣危機、經濟衰退、消費萎縮、逆全球化等浪潮的影響下,芯片供應鏈安全、自主可控倒逼中國芯片產業必須去突破,中國芯片國產化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