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已經滿大街了,那么你見過新能源挖掘機嗎?
事實上,當新能源車已經遍布中國的時候,工程機械也在悄悄進行變革,逐步用電機代替了柴油機。
從原理上來講,工程機械不需要高速運轉,更多的工況需要更大的扭矩,而電動機恰好符合了這一狀況,相較于電動卡車高速重載而言,工程機械上純電平臺更有效率而且更容易實現。
而政策上來說,柴油機雖然保有量不大,但卻一直是尾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從數量上來說,目前柴油機占國內機動車總數量的9%,但柴油車的氮氧化物以及顆粒物的排放卻能占到機動車總量的63.4%和95.9%,屬于極具失衡的現象。
因此也會看到很多市區不讓柴油車進入。
從2022年開始中央政府層面從減排目標、防治技術和支持政策等方面為發展電動化工程機械指明方向。各省市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提出取代高排放工程機械,支持節能環保類相關產品。
目 前,我 國新能源工程機械的滲透率不足1%,對比市面上超過20%的新能源滲透率,還擁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隨著“三電”技術的逐步成熟帶來電動化產品制造成本的不斷降低,工程機械作為生產資料,電動化相比燃油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逐步具備吸引力和經濟性,電動化成為工程機械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消息面,隨著春節假期已過,多地加速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且從投資項目清單來看,新老基建投資正共同發力,工程機械的需求有望迎來增長。
此外,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近日數據顯示,22年我國挖掘機銷量同比下滑,但出口量持續穩步增長,26家挖掘機制造企業共計出口挖掘機同比增長59.8%。
隨著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2023年工程機械市場有望景氣回升。
從產品結構來看,挖掘機、裝載機、叉車、混凝土攪拌車四個常用工程機械設備占據了我國工程機械市場上絕大部分的份額。
而這些主要產品,對于電動化來講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需要扭矩,沒有高速工況。
另外,目前電動裝載機和電動挖掘機單價80萬左右,隨著電動工程機械產量增加,滲透率不斷提升,電池成本降低,電動工程機械的價格還將持續下降。 有業內人士預計2025年電動裝載機單價60萬左右,市場空間接近300億元。電動挖掘機機單價60萬左右,市場空間接近756億元,電動裝載機和電動挖掘機市場空間超過千億。
01.算一筆賬購買工程機械最主要的就是賺錢,我們不妨將電動機械和柴油機械進行對比。
工程機械的使用成本來自能源消耗、人工費用、維護保養、輪胎磨損更換等方面。其中電動工程機械和傳統工程機械的主要差異集中在能源消耗上,其他方面區別不大。
以裝載機 為例,在購置端,純電動裝載機價格在80萬元左右,燃油裝載機售價35萬元左右。
在使用成本上,以每天運營10小時,每年運營300天計算,純電動裝載機每小時耗電45KWh,充電0.75元/KWh,年運營費為10.13萬元;
燃油裝載機每小時油耗20L,當 前柴油價格8.7元/L,年運營費52.2萬元。
同時在保養維修上,假設燃油裝載機每年費用3.04萬元,純電動裝載機每年費用1.53萬元,由此我們測算5年周期內,純電動裝載機運營費用58.3萬元以上,燃油裝載機運營費用276.2萬元以上,完全可以覆蓋購置端45萬的差價。
可見從長期運營角度來看,電動工程機械是能夠幫助客戶省錢的,而且省的還不少。
但工程機械的盈利水平也都是靠工地開工的市場來計算的,因此波動也比較大。
比如在疫情的時候,工程機械的銷量就曾出現過巨大的下跌。
造成這種情況的最大原因之一是由于全國疫情導致的土地項目開工率不足,工程機械用戶的生產經營受創,此時他們就會更傾向租用或購買二手設備,更加關心短期的經濟效益。
而在購置端電動工程機械的售價會更高。市場上純電動裝載機價格在80萬元左右,燃油裝載機售價35萬元左右,中間有45萬元左右的差價;同時這種較大的差價在其他電動工程機械種類中也是普遍現象。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電動工程機械高昂的售價會提高客戶的購買門檻,也會延長回本周期。某業內人士表示,以中型挖掘機為例,使用電動化產品的回本周期基本要到4年。
而且電動工程機械的成本很大一部分由電池占據,這一點與電動汽車相似,基本也要占到產品成本的50%,而這也意味著其會受到電池供應商帶來的漲價壓力。
畢竟一臺挖掘機的電池容量基本達到了300-500KWh。
02.好不好用?
根據智駕君詢問業內人士,大家提到電動挖掘機第一個反應就是:“有勁,沒有續航焦慮”。
有勁好理解,畢竟電動車的扭矩來的直接來的快,而沒有續航焦慮的問題也是由于工程機械和常用電動汽車不同的場景決定的。
首先工程機械大部分場景作業的時候都是固定在一個位置,或者在小范圍內移動,因此電池重量的增加造成的影響有限,還會加強底盤中心,讓車輛更加穩固。
工程機械的作業往往只需要大扭矩不需要太大的功率,這也是電機效率最高的時候,每小時40-50KWh的消耗量僅僅相當于高速工況下的兩臺家用電車。 另外就是工地會有專門的充電樁,并且工程機械的快充口一般都為2個,大部分工程機械在2個小時內就能完成補電,整體續航能達到7-10小時,算上吃飯的時間,完全沒有續航焦慮。
如果遇到定點作業,只需要將充電線延長,工程機械還可以邊沖邊用,達到了無限續航的效果。
而電動車最怕的冬季低溫,在工程機械這里也不存在,大功率的電機甚至還需要額外的散熱,做好相應的熱管理,電池也會保持在最佳的溫度上。
因此對于純電的工程機械,并不存在里程焦慮。
03.大廠布局
與乘用車相比,這些企業的名字可能并不那么出名,但對于商用端來講,我國的工程機械制造已經相當成熟。
我國工程機械市場的集中度較高,比較龍頭的企業包括徐工集團、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柳工機械、中國龍工、山東臨工等。同時,近幾年也出現了一些創業公司進軍工程機械領域。從產品上來看,無論是老牌企業還是創業公司,都在布局電動化的工程機械產品。
其中三一重工全面推進主機產品電動化及相關核心技術開發,致力于打造高品質、低電耗、高體驗的電動化產品,全面開啟電動化轉型,引領行業電動化趨勢。2021年,公司電動攪拌車、電動自卸車、電動起重機銷售實現重大突破,取得年度銷量冠軍。電動化工程車輛產品銷量破千臺,銷售額近10億元,市場份額均居行業第一。
2021年,三一重工全面推進工程車輛、挖掘機械、裝載機械、起重機械等產品的電動化。
截至目前完成開發34款電動產品,上市電動產品20款,包括4款純電攪拌車和4款純電動自卸車等8款電動化工程車輛、4款電動挖掘機,產品涵蓋純電、換電、氫燃料3大技術路線。
中聯重科已累計發布了50多款新能源產品,產品類型覆蓋混凝土泵車、混凝土攪拌車、汽車起重機、高空作業平臺、挖掘機、礦卡、叉車、應急車輛、農業機械、重型底盤等領域,動力包括純電動、混合動力、氫燃料多種組合,全系列新能源化產品基本形成。
工程車的電動化進程在其他企業也在有條不紊的同步進行。
新能源的產業鏈遠比我們想象的空間要大,在普通大眾所不熟知的場景其電動化進程甚至超過了乘用車。
而這樣的趨勢也已成為新能源市場上不可低估的龐大增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