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面數量的確認 & V, x8 B% K: K- ~- I5 a" n0 M6 S% Y
接下來確認加工處和總共需要加工幾個面,以此確定工件加工時最少需要幾個工序。比如立式加工中心1個工序只能加工1個面。臥式加工中心每次能以90°為一個面,1個工序內最多能加工4個面。 加工處利用紅色進行標識: 本工件需要加工6個面,所以判斷就算使用臥式加工中心,也需要2個工序以上完成加工。 接下來,需要找出需要較高加工精度的地方。 : O8 q7 y% }6 U* F4 u
# ^* x Z. S5 f* z 各面加工精度的分析 $ n# ~+ S/ Q- q/ f, W0 w/ A s- |" t9 u8 \6 J3 ?) D
同一個加工面上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是根據機床精度加工的,不影響工序分類。所以只需要把握在不同加工面上相關的尺寸公差和幾何公差。根據上述條件進行篩選后,標記圖中需要分工序加工的精度。 42處需要加工精度的尺寸公差和幾何公差中,需要分工序加工的僅上圖標記的幾個公差。 根據加工的“精度能成立的關聯性”,分辨需要同時加工的點為哪幾個。 讓我們來詳細看一下紅色標記的公差。首先需要確定基準位置為哪一個面,此產品圖紙上的公差記號有「A」、「B」、「C」3種。 正面圖的右側圖上,記錄了A和B的基準面。 基準「A」面是側面圖所示藍色的面,為正面圖的正前方的這個面。 基準「B」面是正面圖中心線,孔之間連接的面。 這個基準「B」面與基準「A」面的垂直度的幾何公差為 0.02。 此精度的加工可以在正面加工的同時,在同一個工序內加工,所以精度保證沒有問題。那么只需要尋找相對于基準「A」、「B」面的幾何公差。下圖為剖面圖 D-D 的放大圖。 在這個視角中,幾何公差都集中在此,分別一個個檢查。首先為了方便理解,先標識出基準「A」、「B」面。 橫向方向的沉頭孔面與基準「A」面的垂直度為 0.02。 基準「C」面,有橫向的加工孔。 這個基準「C」面的孔與基準「A」面的平行度為 0.02。 此外,相對于基準「C」面,基準「B」面的垂直度為 0.02。 另外,基準「C」面與對面孔的同軸度為 0.02。 綜上即可以判斷基準「A」、「B」面的加工和基準「C」面橫向的孔位加工,能夠在同一個工序內加工的話,可以更容易完成精度要求。 圖片 結合上述內容,正式進行工序分類,以需要在同一工序中加工的3個面作為最終工序。 圖片 把精度要求最高的加工部位作為最終工序的理由: ・不會再因為后續加工,導致加工變形 ・以前置工序加工過的部位作為基準,工件可以在更為穩定的狀態進行下一步加工,加工精度更容易達標。
& k$ Z; i2 P, M9 |9 T8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