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樓主 |
發表于 2023-8-2 22:44:06
|
只看該作者
當時在這個公司,一般5,6,7月是生產旺季,10,11,12月是出國安裝時間。每到了生產旺季,忙的有時候加班到晚上2,3點,我把工人送回家,我再回家,第二天一早去開門。那三年,是痛苦的煉獄,技術上沒長進太多,但是鍛煉了承壓的能力,和一個理想化的心思細密的老板搭檔,真是痛苦。小微企業沒有那種大公司的資本去搞規劃和計劃,實際上執行力也都有限,并不是人的能力,而是企業太小,話語權并不是那么大,對于外協的大單位來說,那點加工量可有可無(那時候加工廠的活都多,不是現在),所以,都是求著人家,有時候質量超差,根本懲戒不了人家,因為下次還得求著人家加工呢。采購不熟悉,工人不熟練,所有的事情最后都到了我這里,我就是最后一道屏障。我要是解決不了,別人更有理由完不成。記得有一件很搞笑的事情,說出來給大家聽聽,也許有點啟發。我們原老公司當時是國內最早的做那種產品的4大公司之一,中二企業,央企地方代管,當時這種流水線產品已經做了20多年。我當時從事設計也有10多年了。流水線上的單機20幾臺,組長成100米左右的生產線,其中有那種帆布帶的輸送機,以前都是在外協公司全部做好單機,技術含量低,做好了質檢人員驗收,再拆卸運到客戶處安裝調試。也就是說,原老公司的人從來沒有做過皮帶卡子。等自己做全部的機器,就遇到這個問題了,那個管生產的原同事也給難住了,找我。這也找我。。好吧,我找到了賣皮帶卡子的人,去他們那里叫人家現場教我們做,我和他們一樣學會。萬事必須自己解決掉,沒有依靠,這種心理壓力普通崗位的人是難以體會的,更別想自己帶隊去國外安裝機器設備了,所有的事情都要想到,小公司不可能專門有翻譯,我就憑著中學和大學學的一年的科技英語的底子和老外去交流(在老公司也出國安裝過兩次,都是技術兼翻譯),客戶現場和在國內差別很大,動不動就東西不湊手,想辦法去解決,好在問題都解決掉。所以,做技術,要想有話語權和說話有力度,必須掌握設計生產采購中的任何問題,甚至包括你動手磨鉆頭。只有到了這個程度,才能有底氣。小企業,任何一個小問題都可能打倒你,所以,到實踐中去并不是虐待,而是自己的底氣,也是將來有點發展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