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網友寫的“機械行業的哪個崗位是最坑爹的崗位?”一文,感覺寫的蠻有意思的,分享給大家——+ v: u+ L& ]8 U: f; B
7 E( B% r. z( o. r* \; y4 W機械行業里面最“坑爹”的崗位就是機械維修,這是一個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崗位,而且工作環境也是最惡劣的,這次就來系統性的解讀一下。$ Z$ Y% F$ l2 K* @2 I
, H5 q2 M9 n }; ?- }# ?1 v4 a其實機械維修有兩種,一種是在一個具有大量機械加工母機的企業作設備維護,這種機械維修崗位是最沒有前途;另一種是作為加工母機生產企業的售后人員去對銷售后的產品做維修,這種機械維修崗位稍微有點技術,但是也不值得長久做下去。
0 L2 P6 ~% v1 ~7 L$ J% k9 K5 v9 X: K5 D" e. F5 K+ a2 K5 s7 z
最后會告訴你做機械行業最值得做的崗位!!!' J+ ^6 F" M' s5 U9 |* D5 e T" l
' S% L8 J- D ^! g( n下面先說第一種,也就是最“坑爹”的這種。! m9 m- ~: ]3 n, \+ ^6 m
5 ?& s* o% ^4 P4 Y# Y, |
在一個企業做工作母機(即設備)的機械維修,以前這個活都是一些具有一定設備運維經驗的工人師傅干的,因為最近十年中國高等教育不斷的擴招,導致很多大學生的產出相對過剩,所以企業慢慢的在用人上也變得挑剔起來,而且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在學習能力上和工作態度上確實有相對的可取之處,所以很多企業特別是大型的國有企業,對其設備運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在進一步的要求和提升,很多熱門的壟斷型企業,甚至直接把門檻設置到了大學本科畢業這個高度,其實在我看來,根本就沒有這個必要,確實是浪費人才了,尤其是對個人的職業發展非常不利(但企業是不會考慮這個因素的,企業只會從降低管理成本的角度出發),一個技校畢業生就足夠勝任的工作,偏要招聘一個本科畢業生去做,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企業的主動權已經到了什么一種地步。
( _: Z U9 y1 \5 o0 O! c$ Z
. I9 c4 D9 @9 Z' X7 W* ]之所以說這個崗位是最坑爹的崗位,具體有三個原因。1 n& f6 M( v% P, s \
* W8 V! s% b/ ?& \7 v$ ?10 S7 w" U' f& l5 s8 b* r
9 Y# Y* B, |0 d- k0 A6 s第一個是技術發展的天花板非常低,這是一個沒有太多技術積累的崗位,甚至你從業十年后,你也不能做任何的對外技術輸出,因為這是一個簡單的修修補補的崗位,很多設備的維護是很簡單的,尤其是通信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很多設備的技術運維問題都被設備供應商的售后人員處理掉了,也就是說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問題,根本就輪不到你去處理,所以所謂的技術學習也就無從談起了。
0 A4 |- H8 d8 i; s3 n
, B2 p5 U/ V! i" Q9 f q4 c k你能夠處理的,或者說會讓你去處理的問題可能就是設備的某個位置掉了一顆螺釘,某個位置的松了一個零件,某個軸承在運動中出現異響需要更換等,這就是對一個機修人員的基本要求了,沒有更深的需要,因為現在的設備大都價值不菲,很多看似粗糙的設備隨便就是幾臺寶馬奔馳的價格,所以企業領導也更愿意讓設備供應商的售后人員來處理,更重要的是機械加工母機和一般的產品不一樣,大部分都是有機械精度要求的,而這個產品機械精度是一個很體系的東西,不是普通的機修人員能夠勝任的,無論是從技術要求上來說,還是從個人能力上來說,企業的機修人員基本上都不具備這樣的技能。# Z/ `7 S' q; @! T/ V
( f( O9 d- g5 V. r4 ^& i0 s/ t2 L說得更直白一點,你所在的崗位的最牛逼的人也很差,他們都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術教你,所以你的技術發展空間一定是非常有限的,當然我在這里說的是一個普遍現象,也不排除機修隊伍里面也有個別有點能力的,但是這絕對是鳳毛麟角了。: ?' s: a7 K" y( k5 G/ s1 u4 |
; s1 y9 E2 f8 I `
這是一個沒有什么技術輸出的平臺,也沒有太多的資源供你利用和積累,所以我不建議年輕人去這個崗位,尤其是對于一個大學畢業生而言,更是不值得去做這個崗位,你父母花那么大的代價送你深造不是讓你出來無所事事的虛度青春的,你應該憑借自己的知識和學有所成去為這個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 `+ @& m* k& f0 ^, q2 ]1 J" }& Z/ t& R8 ~: P1 [. g
- M+ E- O1 `! M/ I4 e& @
2
, D( _4 X8 I7 { C$ e
1 z3 I6 q* k) V- \8 b1 c職業晉升道路狹窄,這個崗位在企業里面的定位是很尷尬的,既沒有讓你學到牛逼的技術能力,也培養不出你高超的管理水平,也就是說走到最后,你會發現你“文”也不行,“武”也不行,走技術路線你也沒有機會,走管理路線你也沒有選擇,是那種一條路走到黑的毫無希望,而且即使你再努力,你也做不出什么成績來,更別說為企業創造所謂的效益了,根本就是無從談起,企業領導也不會認可,這是一個只有苦勞而沒有功勞的崗位。2 ^5 L# h3 p7 ]: g
) a& w; H- m, M" Z0 U9 j: A& e3 J
其實在企業里面,一個人需要向上晉升,道路是很清晰的,技術好的可以通過技術向上晉升,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好的可以通過管理路線向上晉升,但是唯獨機修這個崗位兩邊都不沾邊,只能原地踏步,這種困局也許在你年輕的時候你并沒有太強烈的感覺,但是一旦你進入中年階段,你就會發現自己怎么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東西來,甚至脫離了企業你都不知道憑借什么能力去生存,這個時候危機才真正開始顯現,但是一切都為時已晚。: Q1 G# z0 T* J" g& m
3 X* p3 H/ |7 ]; W- I$ J" B當然,升職加薪也許不是每個人的夢想,很多人真的愿意將生活過得單純一些,但是在職場這個領域,存在很強烈的“馬太效應”,你想過得簡單一些,最后的結果就是連這簡單的日子你都會剝奪,相反如果你做得越好,上帝會把你曾經不曾奢望的都附加給你,很多時候并不是你單方面的選擇,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而已。( K! G4 [5 O' C4 ?; d% y5 {
9 X5 O8 T- F& r$ T1 }而且,高處自有高處的風景和風光,那些向往田園生活的人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所謂“苦盡甘來”,也只有經歷過風浪的洗禮的人才能真正體會所謂的田園風光,百戰歸來再讀書,這才是一種完美的人生境界,而不是從最開始就墨守一生的清苦,這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無能,雖然很多人并不承認,所以力爭上游才是一個年輕人應該具有的態度和格局。
, w5 ?6 b2 A0 ~
, [; F0 X9 i4 Z8 W' {3! ?( S( W+ E$ S
$ h# v0 J! U% z3 B, c( t" E. {
從業環境惡劣,因為是設備維修崗位,所以主要工作就是和設備打交道,機械設備因為其運行需要潤滑的緣故,整個設備從里之外都會存在大量的油污,再加上平時設備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鐵屑、切削液等,其工作環境還是相當糟糕的,這對于很多大學畢業生來說,這完全是超出他們的職業預期的,他們更多的是幻想自己西裝革履的坐在燈光明亮的辦公室里,吹著空調,看著電腦,輕輕的敲幾個鍵盤上的按鍵,點幾下鼠標就能把錢給賺了。7 E. h( k+ D' |0 l
/ v. r, N# P& C3 v) w; F: q
而從事機械維修崗位,你只能用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話來安慰自己:“做最臟的活,賺最干凈的錢”。除此之外,你真的很難找到聊以自慰的借口,而且這種崗位的工作環境是持續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進步而變得有所改善,也不會因為你有一天做了機修的領導而有所改變,你還是得親自動手去拆那些充滿油污的零件,然后將自己也混身其中。
: O! e9 _6 i- p5 i" h p
g4 ~ G E# \0 G) d4 K0 p, u: l2 m當然,在這里并沒有鄙視這個崗位的意思,只是想告訴你這個崗位的真實情況是什么,這確實有點超越大學畢業生的預期了,況且時代發展到了今天,很多本來很藍領的職業也逐漸的在被自動化和機器人代替,但是這個崗位改變不了。9 p# A& Z0 D8 F0 A* ?7 E. Z d
+ u* k4 i' b+ f# [! R* n第二種情況,就是作為母機制造企業外派的售后維修人員,這種人員相對還是具有一定的技術水平的,特別是針對某些特定的設備,他們以前從事的基本上是這些設備的裝配和調試工作,所以他們在單槍匹馬的情況下也能夠對設備的大部分問題進行相對全面的維修,但是這個崗位也有其特定的局限。3 D! i1 k+ t5 L3 t
" g5 E5 [) [0 s: ~+ Z! N4) x' `6 ]0 Y" I# k: S$ c4 Z: @
6 S3 o( c6 B4 R7 v* }- Y+ C: g$ P售后人員的技術是經過長期積累來完成,而且這種技術更多的體現在“手”上,那就現實的動手能力,他們能將一臺設備的各種損壞盡量回復到出廠前的狀態,但是從技術知識的輸出方面來說,他們是存在一定的障礙的,因為他們很多人缺乏這方面的思考與積累,很多東西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然,這和他們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程度有很大的關系,這個是很難強求的。所以很多公司外派的維修人員基本上原來的崗位就是企業的產品裝配人員,從這個層面來講,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根本就沒有從事這個工作的途徑,因為你可能很難接受自己一輩子做一個產品裝配人員,所以也就不會成長為一個能夠獲得外派資格的維修人員了。
* n4 D; N- m; P- Y2 b
# s- `* v& ]/ ^而且這些維修人員在技術上也是相對比較全面,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有很大的特長的,因為外派維修的成本太高,企業不可能負擔多次多人的外派服務,所以會盡量安排牛逼的人員出去,力求一次解決設備的故障,從這個角度而言,能夠出去的都有兩把刷子。
8 o$ O5 a0 D( q. \2 r+ \. S1 n5 o! D! \# ^; p* z7 Y
所以如果你現在從事的是企業機修崗位,那如果有外來的售后工程師入場,你可以多向他請教一點,他可能有真的技術教你,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可以讓你有學習的地方的。關鍵是他們相對來講還有意愿教你,因為教會你,他可能省不少事情。這是一個真正提升自己的機會,比你所在的平臺更能帶給你更深入的技術能力。
+ X6 g) Q+ y4 h% _! Q& W+ K$ y" l L- e. c" \0 X
5
* Q4 z" I8 C8 t) k7 v) \8 P1 B& Y$ w2 q
接受大量的出差,機械產品的售后和銷售的性質很類似的,一個是前期忽悠客戶買產品,一個是后期為客戶的訂單擦屁股,二者缺一不可,所以長期的出差是這個職位的一個很典型的特點,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個日出,領導會安排他三百六十五個客戶,想得開點你可以理解為公費旅游,想不開就是四海漂泊,也許年輕的時候沒有太多感覺,但是一旦你年到中年,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你已經開始擺不平了,妻子的抱怨,父母的期盼,孩子的陪伴,這都是一大堆的問題,而且能勝任這個崗位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到中年的了,所以很多人是有點無奈的。& |5 }. F7 ~+ ^! R! Y
4 {- l5 \3 }5 J q' i/ Y* X0 l
所以下次如果有一個油膩大叔來給你們公司售后某個產品時,記得對他好一點,他們不遠萬里、拋妻棄子、背井離鄉來為你們的企業服務,光是這份心意就已經足以感天動地了,不要再刻意為難了,因為大家都不容易。(編者突然想起常有人說,看到路邊冒著酷暑擺攤的大爺大媽,不管需要不需要多少買點東西就當行善)
) p3 [2 t& [; K8 J
( C: [6 k" V! _+ W; r而且這個職位需要與客戶打交道,所以對個人的交際能力也是有相對要求的,特別是需要簽署維修協議的單子,他們就需要承擔更多的壓力和風險,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為難的職業,既要把工作做好,還要遭受客戶的冷言惡語,既要花心思解決產品的故障問題,還有忍受領導的催促與不理解,這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也只能說是理解萬歲了。
* Q" _* o. f* q
( Z4 r" o7 ~. i8 _綜上所述,無論你是從事那種機械維修的崗位,都不是一個很有前途和技術門檻的崗位,所以馬上、立刻轉崗才是你最明智的選擇。
; T: B M$ }: s% p+ X; R; E
, v9 l* U. z; o0 \企業需要員工做螺絲釘,但是員工不能將自己的職業生涯往螺絲釘方向去規劃,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為一個企業員工,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還是要向上去規劃,哪條路是康莊大道,那條路是獨木橋,這需要我們有慧眼去辨識,至于機械維修這條路連獨木橋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斷橋,往前一步是黃昏,退后一步是人的一生了。% W1 [8 J1 h! s5 Z" F
' g3 N+ t; f/ F/ N" \至于什么崗位好,我推薦機械設計和技術銷售,其它的都不值得去浪費青春。8 L5 ~" y# |& ^4 s; [
1 ~5 w0 K9 }1 M# 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