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這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不可能的,我們做事是為了生成,對于機械行業的新入職者,我通常的建議如下: Y' D6 {7 L2 ~9 v, y# q1 D) D
+ W& [6 ~. x2 Z7 H S0 m& R) l
1、選行業。; X5 q% N$ {2 f$ R# ^# }0 ^' e
0 z6 ?* [0 e5 R% A6 V/ U
機械是一個行業,但是機械這個行里下,又分為很多個細分行業,例如醫療器械行業,航空航天行業,機床設備行業,重工行業,3C電子行業,汽車行業等等,你首先得選擇一個細分行業,而且很負責任的說,行業的不同,薪酬福利,技術含量,發展空間,創業機會等等會完全不一樣,簡直是天壤之別。% W" b4 |' k. N, ^3 o9 o- I+ ^
; |+ ]4 o7 |9 q9 H
2、選就業平臺。
% L) \' ^- T7 t8 z" p9 }2 y6 h
5 b5 M3 o m' j6 ?$ P即使是同樣的一個細分行業,就業平臺也有大小之分,例如汽車行業,你可以進奔馳寶馬公司,也可能會盡眾泰力帆公司,平臺的大小也同樣決定了薪酬福利,技術含量,發展空間的不同,選擇的原則簡單而又粗暴,就是越大越好。因為這對于你的整個職業生涯來說,就意味著一種出身,特別是對于你職業生涯的中后期來說,這種出身對你的加持是非常重要而有用的,例如很多微軟、谷歌、阿里、聯想等公司出來的人,就靠著曾經入職過這些公司,騙吃騙喝就能夠過一輩子,我曾經參加過很多政府組織的培訓,基本上都是這些大公司出來的人來做的,不見得有多厲害,但是別人曾經在那些牛逼的公司里面呆過,自帶職場光環,反正大家都吃這一套。/ k9 I8 T/ ^) e+ x1 c' @
* n/ b; u2 m$ J! R1 K0 U' ^3、選崗位。
+ {: n7 W' L3 |8 J- b9 `. Y8 m* n% U$ ]
2 @4 Z' s0 B! e" Z崗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工作環境和工作能力,特別是對于機械專業而言,我們的專業技術能力完全來自于崗位的鍛煉,例如我們的設計研發能力,就來自于研發崗位,機械加工工藝能力就來自于工藝崗位,質量管理能力就來自于質量工程師崗位,銷售能力來自于技術銷售工程師崗位,什么樣的崗位培養什么樣的能力,什么樣的能力決定了你未來職場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d% _6 Q' B- k& H3 F/ m3 h8 d5 y
5 U2 m( i! {$ Y) N2 k4、關注產品。
. u3 T# t5 F8 v9 D7 |& \, E0 C5 U" j/ U
對于機械專業的從業者,我們一定要關注產品,因為產品不同,技術含量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要從你的專業上去關注產品,例如我們入職的是機械研發崗位,那我們所能夠獲得的就是機械結構研發能力,如果你是進入了3C電子產品公司,雖然機械結構研發也是研發崗位,但是從產品的核心價值而言,結構研發崗位絕對不是主導性的技術崗位,而嵌入式研發和工業設計等崗位對于產品而言可能更有話語權一些,所以如果你想將你的專業設計能力的職場競爭力最大化的話,那就要避免這樣的就業平臺,因為去到這樣的平臺,你很可能只是去做一些輔助性的研發設計而已。; m# v9 S* Y; j7 [
% j* w/ [. L5 v% M1 `
5、技術通用性。
: Z8 U3 j0 Q1 H$ p% g$ x) g
3 i& r5 m; g( `( d對于機械專業的從業者而言,技術的通用性是我們絕對不可忽略的一個點,我們那么努力的去經營職場,最好需要真正去獲得的就是我們的技術價值,因為只有通過這個技術價值才能在職場中交換到我們所需要的經濟價值,如果你所學到的技術的職場通用性非常狹窄,那說明你的技術沒有太好的就業容量,也很難具有較好的技術價值,那自然也不會有太好的發展前景。2 S3 o; l2 N' \
; K# o, M9 R$ P" \8 N1 f/ \- B$ v9 r9 H. j0 w! J" @
6、技術與時代的緊密性。
$ D7 J N8 i, k: y" h4 E- E C( \) f
6 G1 e; C& W! p: y; P7 y機械行業從當前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可以分為傳統機械行業和智能制造行業。
' } ~) x) m- x+ t4 ^; X2 U" L |. E' I7 q
傳統的機械行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類是不可能消亡的,它將和智能制造行業并行存在,但是其發展的前景和動能已經明顯下降,而且你能夠在這樣的行業里獲得的技術能力已經變得有限和過時,如何能夠與時俱進,順勢而為是我們沒一個職場人士都應該去考慮的事情,對于機械行業而言,智能制造就是未來的趨勢所在,智能工廠,數字工廠等就是制造業產業升級的目標和方向,我們的職業發展要充分的與這個方向結合起來。
8 d+ F' s5 k& H' ~$ t
9 ~8 x5 C7 `/ r7、處理好職業與興趣愛好的關系。! H& H: c( V" m8 ?& P& g
5 @" g5 ?9 w' i. m8 e
很多職業規劃師總是會建議大家將職業發展與個人興趣愛好結合起來,其實這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不可能的,我們做事是為了生存,而不是為了愛好,絕大部分人的愛好是好吃懶做,是不勞而獲,這完全是人性使然,但是職業上的努力和付出很多時候我們是沒有選擇的,所以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職業觀,我們努力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天可以不用工作,盡量把個人的興趣愛好放在業余時間,甚至可以將其當成一個副業去經營。2 S$ c: S. B% Z
1 c2 s& d0 \$ F5 h) \0 U T
8、從技術口入職。
6 O/ b; R3 ?0 G
6 s- O; [) m* l) A, p對于機械專業的從業者而言,我最良性的建議就是先走技術發展的職業路線,從技術口入職,然后在基于技術去做職業的拓展,無論是技術銷售,技術管理,技術培訓等等都可以,技術作為你的專業能力,是你所有職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就像喬丹會打籃球,鄧亞萍會打乒乓球,張學友會唱歌一樣,如果沒有這個專業能力,你基本上就失去了職場的競爭壁壘,沒有任何安全感可言。
, w( {! _$ @; u3 W; B4 P" r
! Y! f+ t; y$ M9、綜合能力培養。
3 b9 B9 V! n9 g- v. P
) l# |, Y! s; D$ }: J) G不要唯技術去發展自己的職場,這是機械專業從業者的一個大忌。很多人過于迷信技術和依賴技術,其實技術對一個成功的職場發展的助力也不過是15%左右,它很重要,但是并不是職場成功的充分條件,在發展個人專業技術能力的同時,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去鍛煉我們的個人綜合能力,個人綜合能力才是我們決勝職場的關鍵所在,至于是那些個人綜合能力,可以去我的回答里面找,在這里就不贅述了。
$ l P% h8 N3 V' i
+ U! S Z; v0 f" Q- p G. L8 K% V4 ?10、躬身入局。) r) p. p6 m& Q0 D* P% D
0 q7 ?, V+ E4 _- B. q4 \
任何規劃都在遵循一個原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情想個七七八八就差不多了,與其坐困愁城,不如躬身入局,自己去走一遍,天地自然了然于胸。$ k3 y7 ?) `% P8 o
" p' Y6 d1 v$ t
7 O# O2 P: P. Z9 Z5 U2 I9 C* Y1 ?. B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