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aedraMech 于 2024-1-19 21:46 編輯
今天碰到個學(xué)生,提了個蠻有意思的問題:導(dǎo)師給了他兩張圖紙,一張齒輪圖紙,一張做這個齒輪的滾刀的圖紙。
齒輪工作圖.jpg (188.38 KB, 下載次數(shù): 249)
下載附件
2024-1-19 21:43 上傳
滾刀圖紙.jpg (293.02 KB, 下載次數(shù): 237)
下載附件
2024-1-19 21:43 上傳
我們都知道齒輪在制造上一般以二維圖為準,三維模型中的齒形一般僅作為參考,不會苛求其準確性。小兄弟拿一個好像是Toolbox里生成的齒輪改了改,很不幸沒能入導(dǎo)師的法眼。
Toolbox齒輪.jpg (105.59 KB, 下載次數(shù): 232)
下載附件
2024-1-19 20:35 上傳
也許是因為學(xué)校的預(yù)算有限,要采用線切割加工的原因,導(dǎo)師要求他根據(jù)滾刀做出比較準確三維模型。于是我想到早年間在學(xué)校里做過的范成法齒形作圖實驗,把標準模數(shù)的齒條和一個圓柱毛坯對在一起,在齒條節(jié)線和齒輪節(jié)圓做純滾動的前提下,不斷以一個小步長移動齒條,同時在毛坯上描下齒條的外輪廓,如此重復(fù),就能在毛坯上包絡(luò)出較為準確的齒形。我便跟他說滾刀切削齒輪也可以等效成這樣的過程。
包絡(luò)實驗.jpg (20.96 KB, 下載次數(shù): 253)
下載附件
2024-1-19 19:25 上傳
小兄弟似乎還是沒太理解,我說那我給你演示一下吧。與當時手繪不同的是,現(xiàn)在手里有了更加高效的工具。為了讓他更直觀地觀察到這個過程,我采取了下面的思路:在建模軟件中按照滾刀圖紙做出齒條和圓柱毛坯,把他們的節(jié)圓和節(jié)線相切在一起,控制他們每次分別走一個小位移和小轉(zhuǎn)角后,用布爾運算減除出齒的形狀。重復(fù)該過程,直到切出一個完整的齒后就可以用樣條曲線連接起齒廓(此時還是個多邊形)的各個角點,并最終陣列出完整的齒輪。
齒輪.png (195.43 KB, 下載次數(shù): 246)
下載附件
2024-1-19 20:19 上傳
由于這里面涉及到非常多次的重復(fù)操作,我專門寫了一個宏文件來幫我完成這一繁雜的過程,這樣一來步長可以給的很小,齒廓也能做得比較準確了(讓他自個兒循環(huán)去吧(⌯꒪꒫꒪)੭)。
宏自動減除.gif (800.24 KB, 下載次數(shù): 248)
下載附件
2024-1-19 19:45 上傳
小兄弟回去研究了,不過我回頭想來這里面似乎還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1、有哪些其他方法也能達到“獲得準確齒廓”這一目的?
2、對于已知基圓和模數(shù)的齒輪,我們是能夠直接寫出其齒廓的漸開線方程的;對于特定的滾刀,構(gòu)成其法向截面的曲線方程也不復(fù)雜,我們是否也可以分段寫出它所加工的齒輪的齒廓曲線方程呢?
3、齒輪是有一定高度的,對于螺旋滾刀加工出的齒輪,考察其齒面上任意取出的一條母線是直線嗎(或者說輪齒沿高度方向是否等齒厚)?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