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NUC數控系統中,確實存在對實際位置與指令位置差值過大的監控機制,這種差值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閾值,系統會觸發報警。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位置誤差”或者“跟隨誤差”,它反映了伺服系統在執行運動指令時的實際響應情況。0 ]2 B( L; m; V4 D: k
7 f. b8 x% N5 V- U1 r/ o. `" p, Z! h
當位置誤差超過預設的極限值時,FANUC系統會觸發相應的報警。例如,報警代碼410通常與位置誤差有關,它表明在靜止狀態下,位置誤差超過了設定的閾值(通常這個閾值由參數No.1829定義)。如果在運動中位置誤差持續增大并超過另一個閾值(通常由參數No.1828定義),也可能觸發其他相關的報警。+ W5 ?5 V* V0 I8 T. _, R
在FANUC數控系統中,調整實際位置與指令位置差值(即位置誤差或跟隨誤差)的閾值通常是通過修改系統參數來實現的。這些參數控制著伺服系統的性能和錯誤檢測的敏感度。以下是與位置誤差報警閾值相關的兩個關鍵參數:6 v: |% b5 s: ~0 @- _
( { ]0 t' j: ]9 E# R1 M( p
1.參數No.1828 (P/S): 這個參數設置了在伺服軸運行狀態下的最大允許位置誤差。當實際位置與指令位置的差值在運動中超過了這個設定值,系統將會觸發報警。默認情況下,此參數的值可能設置得較低,以確保機床的精度和安全性。; C8 L5 S+ t3 k' o! \8 Q
2. 參數No.1829 (P/S): 這個參數則設置了在伺服軸靜止狀態下的最大允許位置誤差。如果在靜止時的位置誤差超過了這個閾值,同樣會觸發報警。- z7 Y( ^% ~: v+ {& S9 S0 x
/ _0 R9 Q1 h" H1 }: O, }/ d要調整這些參數,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 V8 ]& x+ S! X3 H1 @首先,確保機床處于安全的狀態下,然后進入FANUC系統的參數設置模式。這通常需要在MDI(手動數據輸入)模式下輸入特定的代碼或通過系統菜單訪問。2 i8 v* h$ ] o A! y/ O2 R" L1 y2 h
在參數列表中找到No.1828和No.1829,它們可能位于“伺服”或“位置控制”相關的參數分類下。( n5 R, m; X9 N8 q. M5 a
修改這兩個參數的數值,以適應機床的具體要求。通常情況下,增大參數值會減少報警的頻率,但同時也會降低機床的精度控制;減小參數值則相反,會提高精度控制但可能增加報警的風險。 m; M9 v5 Q0 I. ^( I' \
修改后,記得保存參數更改。 ?9 k3 P; g6 R2 Z8 E% v)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