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家做標準配件和非標設備的20來人小公司,已平穩發展多年。在舒適和挑戰之間,比較困惑走那條。 公司的運作:業務團隊負責聯絡項目,我自己做機械工程師,篩選能否做,并報價,下一步負責方案制定.另外工程負責細化結下圖、,采購標準件,加工部門加工、裝配檢測。配合跌跌撞撞,但整體項目進度和質量管控還能達到交付標準。雖是老板卻習慣了同事叫我X工,也習慣了出方案畫圖和解決疑難雜癥,我真的喜歡這個。人員配置是圍繞我來的,短板招人,優勢自己來,秉承的理念是只要改的快、試的次數多就沒有搞不定的項目。整體員工在一個相對舒適工作區。人舒適久了就想挑戰一下…… 這不年前做了兩個項目遇到麻煩了,也是機會,就按旋轉項目和位移項目說了。 旋轉項目:因精度不達標,失敗了。跟客戶協商,暫時拿去試工藝,我再做個精度達標的去替換(替換費用客戶愿意承擔,我沒好意思)。問題來了,已經過去兩個月了替代的方案還沒審核下來,原因是需要提供設計的報告,工藝流程等,然后是評審、修改等待。按我最初的想法3周做1套,現在再怎么著也是第3套了。畢竟其他家也沒有,不栽幾個跟頭怎么會走路那? 平移項目:幾輪后好不容易3D過了,客戶審核圖紙工藝,指著我鼻子罵我感覺已經很給合作方面子了。按這要求我們加班加點幾周,還不一定能到客戶滿意。定制的,都不知道怎么搞,能否先搞個樣子,在接近實物的基礎上完善是否更能接近目標?還是仔細琢磨每一個圖紙細節,加工、檢測、裝配作業指導書都出來了再下手? 按用戶要求做是必須的,畢竟用戶的時間和成果更寶貴。 前幾年我有個想法,需要配置更多能力更強的工程師,公司的研發能力會更強。這樣對小公司業績和前途有幫助嗎?無論公司還是技術,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是要走這看還是想好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