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過厚
" d2 T2 E3 j. D- q q! U1 n& d原因同7“過薄”。 17.擦傷2 E+ p/ d# b5 M" i E
吊運卷筒時不小心,易造成卷筒擦傷;送板帶不正,軋制時將送歪的帶板拉正,使帶板與軋輥間產生相對磨擦;卷卷時張力采用不正確,卷取時張力小,開卷時張力大,軋輥把卷筒拉緊使板間產生錯動;潤滑油含沙錠油太多,軋制后卷筒上殘留油不一樣,開卷時圈與圈之間產生很微小的滑動造成擦傷。 18.過窄, p5 e4 x9 A5 J6 s I$ K a9 J* A
剪切時圓盤剪間距調整過窄;熱粗軋寬展余量不足;熱精軋圓盤剪調節時,沒有很好地考慮冷收縮量與剪切時的剪切余量。 19.過短5 Z1 m" K6 x" ?; a
剪切時定尺不當或設備出現故障。 20.鐮刀形
6 Z1 W0 u! V7 l; B- Z6 h熱軋機軋輥兩端輥縫值不同;導尺送帶板不正,帶板兩邊延伸不同;熱軋機軋輥預熱不好,輥形不正確;乳液噴射不均或噴咀有堵塞;壓光機軋制時板片未對中。 21.裂邊% t" K t: P. C9 T
鑄錠加熱溫度過低,熱壓時產生的裂邊沒有全部切掉,冷軋后裂邊擴大;熱軋輥邊量過小,可能產生裂邊;壓下率過大或過小;鑄錠澆口部分未切掉,熱軋時就會裂邊;切邊時兩邊切得不均,一邊切得太少,可能產生裂邊;退火品質不好,金屬塑性不夠;包鋁板放得不正,使一面側邊包鋁不完全。 22.裂紋
& z7 U% j6 J/ h& Z% V鑄錠本身裂紋或加熱溫度過高或過低;軋制率不適當引起壓縮。 23.收縮孔) ?4 Q3 F5 J% g- s
鑄塊品質不好。 24.白斑點5 g5 h7 }( Y5 c- E' x
冷軋用的乳液不清潔,或新換乳液攪拌不均。 25.乳液痕6 F3 _! z0 u9 _, ^! j
軋制時乳液沒有吹凈,使乳液卷入筒里;熱精軋溫度太低,乳液濃度太高;風管里有水,隨空氣吹到帶板上。 26.包鋁層錯動
! w1 o6 S% R4 [1 A& g( R6 o包鋁板放得不正,熱粗軋時金屬包鋁板和鑄錠間發生錯動;熱粗軋軋制時鑄塊送得不正;焊合軋制時壓下量太小,沒有焊合上;對側面包鋁鑄塊輥邊量太大;精整剪切及熱精軋切邊量不均,一邊切得太少。 27.凹陷(碰傷)* R4 B5 z% i8 |& x2 z
板片或卷筒在搬運或停放進程中被碰撞;冷軋或退火時卡子打得不好,以及退火料不干凈,有金屬物或突出物;冷軋時卷入硬的金屬渣或其它硬東西。 28.松樹枝狀
5 I# _1 K$ ~! ]' V% S4 t冷軋時壓下量太大,金屬在軋輥間由于摩擦力大,來不及流動而產生滑動;軋制液濃度太大,流動性不好,不能均勻分布在板帶面上,軋制后就會產生松樹狀;厚度顯示儀器出現故障;冷軋張力太小。 29.壓過劃痕
9 z4 C$ F+ y& l% \熱軋產生波浪或鐮刀形,當其通過尾部給料輥、剪刀、三輥等時被劃傷,及軋熱機導板之劃傷,并被壓過;退火裝料或搬運次數多,使卷筒松層;熱軋道路粘鋁劃傷帶板,經冷軋后產生;冷軋機的道路,三輥、五輥出現粘傷或轉動不靈,劃傷、擦傷鋁板,經軋制而產生;冷軋及熱軋張力不穩定,張力大小不匹配,或裝卸卷時不小心,使層間錯動擦傷板面。 30.硝石痕/ b i8 K7 g5 Z3 y; C9 w6 J
淬火后洗滌不凈,板片表面留有硝石痕壓光前擦得不干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