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美國見聞,日志
% M7 u8 N- r) g$ u
: L) J, X1 t9 b* ]( Q+ \, x* j待的時間久了,慢慢的開始熟悉他們的一些情況,在和他們閑聊中也得到一些信息,感覺他們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國內(nèi)的大部分公司。
( Y/ V9 W9 ^" Z# [' v
) g6 D: E) u. f/ l首先是作息時間,剛來首先要知道這個,因為在人家這地方就得跟著人家得時間走,結(jié)果他們告訴我他們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是彈性工作時間,是沒有考勤的,自己安排好就可以了,據(jù)我后來觀察,也確實是這樣,早上有的9,10點人還沒到,到了下午3,4點就有人開始走了,這點很是讓人羨慕,在國內(nèi)能這樣做的公司可能不多,更多的是強調(diào)規(guī)章制度,如果老板看到員工3,4點就離開,心里肯定不是滋味。這兒的工作氛圍很是輕松,每人有一間隔開的小天地,隔欄有一人高,不走進去根本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每個周五的中午部門聚餐,就在辦公室里吃,這和他們的飲食習(xí)慣有關(guān),弄點面包,三明治,熱狗,生菜,水果等,在搞點飲料就是午飯了。如果遇到什么可慶祝的,比如某人進公司5年了,誰準備要結(jié)婚了等,他們也會搞早餐慶祝,老板還代表公司送禮物。 此次說說工作效率,老實說對他們的工作效率不敢恭維,同樣的事我們覺得可以一天做完,可能他們?nèi)煲沧霾煌辍V形绯燥堃材艹詡一兩個小時也正常,在加上這樣的工作氛圍效率就可想而知了。在和這邊一個祖籍是臺灣的員工聊天,他很早就來美國,中學(xué)就是在這邊讀的,年齡可能有五十大幾了。順便說一下,可能是因為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在這邊上班好象在聯(lián)和國一樣,什么種族的人都有。. @* t+ b& |. D$ u" L
- V" S3 x- y/ x9 y0 F
見到同樣能說漢語的中國人在異國,彼此感覺都很親切。他也說到工作效率問題,應(yīng)該和行業(yè)有關(guān)系,比如如果我們是電子業(yè),或軟件業(yè),這樣的效率肯定完蛋,因為這些行業(yè)更新速度很快,效率就是生命,而我們電動工具行業(yè)更新速度沒那么快,所以還能生存,他說到一個例子,公司曾經(jīng)在臺灣外購電機,臺灣的公司三個月就把新產(chǎn)品拿出來了,要是公司自己做可能三年也做不出來。他說他以前也是電子行業(yè)做的,太累了才退下不做的,干活有時候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我自己也在想這個問題,行業(yè)固然是個重要因素,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是他們有自己的品牌,可以自己掌控自己,象國內(nèi)很多企業(yè)做代工的,不講效率能行嗎,臺灣的這個公司為什么要三個月就要拿出來,還不是怕訂單被別人拿走。所以做好做強自己的品牌才是硬道理。 我們還聊到退休的問題,我們問他為什么不退休還怎么辛苦的工作,他說在這邊退休后很無聊的,不象在中國可以約好多老頭老太一起活動打發(fā)時間,這邊幾乎不可能,相互間聯(lián)系很少,退休就只能一個人,這可能也是我們看到公司有不少年齡較多大的員工的原因。還有就是這樣的公司人員流動性比較小,隨便問幾個在公司多久了,五年,十年的很正常,甚至二十年以上的都有許多。我們在這邊還參加了慶祝一個員工加入公司二十五年的小型早餐慶功活動。
# u: E" S* I9 `/ Z, C( |
- l; j$ b! \, w' U7 M8 O我的美國見聞,日志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