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圳龍九 于 2009-9-29 07:04 編輯
本公司聘請了一個所謂的在很多日本臺灣企業有豐富管理經驗的管理咨詢公司進駐
來對公司進行整改。
無非就是把一些現成的資料拉來宣讀,跟個破錄音機好像沒什么區別
一年多了,也沒鳥效果一樣。
今天失眠,上網,隨便寫了點東西
歡迎 海山兄 聶俊掌柜 造車前輩 蛤蟆大俠 老馬廠長 掃街的伙計 也混過深圳但是不知道還在不在深圳的深南大道
老鷹壇主等資深機械行業,特別是非標自動化行業先進前輩進行探討,
亮劍先生要亮劍啊,別躲不見。
害怕伏櫪前輩經營自己企業應該比較忙,也賜教賜教我們這些晚輩,時間不夠就擠點時間吧,不為我,也為社區啊
羚羊 大姐是我在這里認識的很早的呢,之前我還以為是男同胞,嘿嘿,難得有女同胞在,更難得有羚羊 這么資深的女同胞
一定要發表點意見
在下拋磚引玉 以博社友一笑而已
望大家不吝賜教。
看是臺灣國民黨的那套管理模式,還是馬列主義鄧小平思想,得工程師界的人心
備注:****公司 是弊公司。妄議朝政還是小心些比較好,希望大家理解。
****公司是做什么的
----是做自動化設備的。
一:何謂自動化設備:
自動化設備就是在沒有人的干預下進行加工,組裝,檢測機械化作業。可以用PLC和工控機來控制,人工編寫控制程序,機器根據程序設定的條件進行各項條件的判斷以確定下一步動作。由機械,電器,液壓,氣動,光學,聲學,視覺成像,程序控制技術,傳感技術等綜合組成。
大多數都沒有國家頒布的統一行業標準和規格,設計制造依據需要的人根據自己特殊的要求提出設計要求和技術要求制造出來的產品。沒有現行標準可以套用。
根據各自的用途需要,進行設計制造。且外觀或性能不在國家設備產品目錄內的。
在各個工業行業領域都在廣泛應用。
二:自動化設備應用的意義:
自動化設備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勞動強度,降低職業病病發率,提高企業整體形象。
自動化設備最初出現在汽車制造企業,經過很長時間才開始進入其他領域。
但是,自動化設備解決方案逐漸在各方面都顯示出重要意義。國內由于人口老齡化的逐步到來以及政府逐漸的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導致人工成本大幅度地增長。越來越多的通用件和自動化模塊產品,不斷成熟的各項的專業技術水平使設備的維護更加方便,使得自動化裝置的成本回收期正在逐漸縮短。
在自動化領域有句話說的很經典,人是最靠不住的,因為人有情緒,很快會疲勞,要吃飯,要喝水,吃了喝了要拉屎撒尿。一個操作工很容易為了200塊錢一個月的工資換工作,機器你給它多少錢他都無動于衷。當一臺30萬的設備能夠代替3-5個人的時候,一年就足夠收回設備成本。因為設備的可靠度比人高所以質量穩定,而且在線全檢的方式使得廢品次品漏檢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并且不用為人的工資結算吃飯住宿社保等綜合管理問題去操心。需要操心的只是一臺設備。
三:自動化設備的分類:
1. 按照行業分類:
a 電子行業
b 汽車行業
e 制衣行業
d 珠寶首飾行業
c 食品飲料行業
d包裝行業
e物流港口行業
f制藥業
g紡織刺繡行業
h木工機械
i造紙 等等
2 按照工作特征分類
加工成型設備
檢測設備
表面處理設備
焊接設備
自動組裝設備
以及多功能復合設備 等等
四:自動化設備最初出現在汽車制造企業,經過很長時間才開始進入其他領域。
汽車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1769年 法國陸軍工程師古諾(1725--1804)制造出第一輛蒸汽機驅動的汽車.
1771年 古諾改進了蒸汽汽車,時速可達9.5千米,牽引4-5噸的貨物。
1794年 英國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氣混合制成混合氣體以供燃燒的構想。
1801年 法國人勒本提出煤氣機原理。
1803年 法國工程師特利維柯(1771-1833)采用新型高壓蒸汽機,可乘坐8人,在行駛中平均時速13km,從此,用蒸汽機驅動的汽車開始在實際中應用。
1827年 英國嘉內公爵(1793--1873)制造的蒸汽汽車成為世界上第一輛正式運營的蒸汽公共汽車。可載客18人,平均時速19km。
1838年 英國發明家亨納特發明了世界第一臺內燃機點火裝置,該項發明被世人稱之為“世界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場革命”。
1858年 法國工程師洛納因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用陶瓷絕緣制成的電點火火花塞。
1859年 法國著名物理學家發明了鉛酸蓄電池,為 汽車的用電創造了條件,被稱之為“意義深遠的發明”。
1860年 法國電器工程師萊諾制成了第一部用電火花點燃煤氣的煤氣機。
1862年 法國電器工程師萊諾研制出二沖程內燃機。其他人開始研究四沖程發動機。
1867年 德國工程師奧托(1832--1891)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臺往復活塞式四沖程煤氣發動機。
1876年 奧托制成了單缸臥式、壓縮比為2.5的3千瓦煤氣機。
1886年 1月29日,德國曼海姆專利局批準卡爾?本茨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輪汽車申請的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同年,哥德利普?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 奧托宣布放棄自己所獲得的四沖程發動機專利,任何人都可根據需要隨意制作。 2009-1886=123年。
1887年 ①卡爾?本茨將他的第一輛汽車賣給了法國人埃米爾?羅杰斯,這是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的銷售。②卡爾?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車制造公司--奔馳汽車公司。
1888年 ①法國標致公司成立。
2009-1888=121年
1896年 日本進口首輛汽車。1904年吉田真太郎他成立了東京汽車制造廠,三年后制造出第一輛國產汽油轎車“太古里1號”。隨后日本國內出現了眾多汽車制造廠,出于軍事的需要,政府頒布了《軍用汽車補助法》,對汽車廠商進行扶持,這成為早年日本汽車業發展的原動力。
2009-1904-3=102年。
新中國的第一輛汽車是1956年7月13日誕生。它是在日本侵華時留下的細菌工廠的殘垣中站立起來。毛主席命名為 解放牌。
2009-1956=53年。
五:自動化設備行業企業特點。
自動化設備設計的特點,設計中的重大原則
1、原創性決定了設計的新穎性,實用性,以及設備價值。
2、往往沒有驗證過程。也沒有相關的設備借鑒,設備的設計開發工作是顛覆客戶已有的生產工藝加工方式對其進行技術性營銷。
3、時間緊任務重。
4、高風險性帶來的直接損失和更大的間接損失。
所以很多的廠家通過設備采購來規避自行開發設計帶來的損失。
設計中必須遵守的一些原則
1、能采用標準件及總成,決不采用非標設計件
哪怕增加成本,以此降低設計風險,增加可靠性
2、復雜機構簡單化
復雜機構及運動分解為多個簡單運動副,減少調試難度和機構復雜系數。
3、多采用電氣或氣動技術
機械傳動連鎖運動機構可以分解為多個電動或氣動馬達實現多個運動,如此可以降低機構復雜性,也可以通過程序實現順序或同步運動關系。
4、機械精度由電氣數控技術輔助實現
自動化設備企業企業的經營風險
A ; 來自內部的風險
(1)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企業的主要領導人員要能知人善任,有豐富的工業企業管理運作經驗,胸襟寬廣,視野開闊,大氣大量;技術人員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敬業精神,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嚴于律己。缺少任何一項,都會帶來企業經營上的巨大風險。更談不上快速的崛起。
(2)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內部的正常運行從產品的開發到量產必須要有嚴謹的運行體系,有合理的激勵制度約束機制,要形成健康向上的積極作風,學習上進的企業文化。拉幫結伙,扯皮打混等陋習要消滅于萌芽狀態。
B: 來自外部的風險
(1)國外汽車行業的出現領先國內大半個世界,有資金,技術,營銷網絡,品牌等,優勢是不可否認的,并且企業做大之后的弊端在于其靈活性不夠,如一些特殊的附件等,需要較長的交期,或者干脆不愿意做,唯有以好的激動靈活性,以及價格優勢于其競爭。
(2)近年來,作坊式的十幾個兄弟七八條槍的小廠越來越多,由于人員少,好管理,并且有偷稅等有利條件,故其成本低,價格也低,但是其缺陷在于他們大多只能做幾個品種的產品,而且做的是現場看好東西,一手錢一手貨的買賣,因為他們根本壓不起貨款,所以除非與廠家有歷史性的根源,否則一般廠家對其產品不是很感興趣,不知道什么時候這個小廠就消失了,東西有問題連人都找不到。對此類廠家我們有產品多樣化資金雄厚的規模優勢。最重要的一點,那些小廠只能簡單模仿制造,****公司是在創造!!
(3)對于同等規模檔次的廠家的競爭,只有從管理上要效益,抓質量降成本,以良好的服務贏得客戶。事實上與****公司同檔次的廠家,國內幾乎沒有。
自動化設備行業制造管理重點與常見的困擾 。
A 在制品的控制
由于機械行業制造工藝復雜,從第一道工藝開始到最后一道工藝完成,其間所要經過的時間通常需要數天甚至數周。眾多的零部件,分布于多個工序,各個工序的各道工藝分別已經完成多少數量,差多少數量未完成,還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以及各道工藝當前在制量為多少,目前進行到哪一道工藝等等信息無法準確及時的得到。造成在制品數量過多,賬務不準。如何解決在制品的控制,是困擾管理者的一大難題。
B標準工藝不易制定,難以掌握
由于機械行業設備、人員狀況復雜,實際生產時應采取的工藝往往無法按標準工藝執行,而部分產品由于一些關鍵工藝受機器等資源的限制,或其他特殊情況導致存在著多種加工工藝流程并存的情況,如何科學的進行管理,成為生產現場管理的難點。
C現場單據多,作業煩瑣
機械行業加工零件多,需要的材料品種多,車間現場往往需要填寫大量領料單據,如做工序管理,則還需要填寫大量的工序移轉單據,造成了人員困擾。
D委外加工不易管理
機械加工中,有很多特殊的工藝需要委外處理,或者客戶需求批量大時,也需要把部分訂單委外加工以緩解壓力,傳統手工作業管理往往無法應付如此復雜的狀況,造成了工作難度增加。
E生產狀況復雜,現場不易掌控
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如產品的重修返工,材料、半成品的報廢等等,管理人員很難及時掌控現場狀況,也難以控制工程進度。
F工藝間檢驗難以進行
生產過程中,在一道工藝移轉到另一道工藝過程中,常常需要進行工藝移轉檢驗,傳統的作法需要手工記錄,或辦理入庫手續后進行,如何科學的進行檢驗,并記錄分析檢驗資料,是質檢部門的困擾。
G項目型接單生產方式難以掌控
由于自動化設備的特殊性,往往采用項目式生產,常常需要于接單時確定客戶的特殊要求,并根據項目進行單獨設計,準備材料、生產、核算成本。手工作業時面對龐大的材料清單,復雜的生產狀況等,常常造成交貨延遲,庫存積壓,加工失誤等等問題。
H產品結構及設計變更的管理
機械行業產品結構比較復雜,設計任務很重,且工程變更頻繁。以手工作業方式處理BOM時經常存在 “料表更新不及時”,“各部門數據不一致”的現象,容易發生錯誤而導致生產秩序混亂,影響交貨等問題。另外,由于工程變更缺乏科學規范的管理,經常出現一些物料的呆滯,造成企業的庫存積壓。
9. 以上問題的串聯效應帶來的嚴重后果。
90%x90%=0.81x0.9=0.729x0.9=0.6561x0.9=0.59045x0.9=0.53144
x0.9=0.4782969x0.9=0.43046721x0.9=0.38742
制造過程的8大難點足夠讓一臺設備的制造可靠度成為40%不到。如果是把設計風險,外購標準件,單個零件的制造不可靠因素串聯,結果更為可怕。
五:西方的三次工業革命以及對中國的巨大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是以英國發明珍妮機拉開了序幕 并出現了蒸汽機原料以煤炭為主 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結束的標志是大量的機器代替了手工操作 。總的說來他們玩機器大概也就300多年不到400年。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廣泛應用
大量的電器設備進入家中,出現了電燈 電話 留聲機 電影等 內燃機逐步代替蒸汽機原料是以石油為主 從此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機電一體技術也就玩了100多年不到200年。
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四五十 年代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徽電子技術, 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其實嚴格說這一次不叫工業革命而是科技革命,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西方已經實現了工業化,這一次主要是科技的進步)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18世紀60年代起,以英國為首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行了工業革命。為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它們在世界范圍內搶占商品市場,強占原料產地,傾銷工業品,將亞、非、拉廣大地區納入資本主義體系。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而清政府政治腐敗,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給中國帶來了巨大影響: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并且程度進一步加深。兩次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造成中國長期貧困落后。
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西方國家需要在更廣闊的范圍內開展殖民活動,爭奪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在全世界領土已被瓜分完畢的情況下,中國則成了它們掠奪的中心,這次工業革命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邊疆危機到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從強占租界地、劃分勢力范圍、瓜分狂潮到八國聯軍侵華,中國承受著深重災難。《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第三次科技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剛發生時,中國正進行內戰;新中國成立后,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外交、經濟、軍事以及長期以來沿用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50年代后期,“左”傾錯誤蔓延,影響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綜合國力的全面提高。 20世紀70年代后期中國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有首歌唱到"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跡般的聚起座座金山",這才開始實行對外,積極引進技術,重視人才,加入各種經濟合作組織,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極大推動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到現在也就剛剛建設了30年。
六:滿清并不是窮的完蛋的也不是武器太垃圾完蛋的
西方在工業革命的時候都把掠奪的矛頭指向中國,他們搞工業革命搞了兩次,中國就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徹底的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事實上那時候中國窮是窮,落后也是事實,但是確實是賣了褲子賣武器。那大的中國 那么多的能人 就被幾個洋毛給滅的一塌糊涂,鴉片戰爭時中國完全有可能打敗那區區四千洋鬼子,中國那時有四萬萬人啊!全沖上去踩都把他們踩死了。
一種普遍的觀點是清朝財政困難,無力發展先進的兵工業,無法實現富國強兵。事實也并非如此,淮軍在1864年6月進攻蘇、常太平軍時,郭松林、楊鼎勛、劉士奇、王永勝四軍萬余 人,已有洋槍萬余枝,劉銘傳部7000多人,有洋槍4000枝。到次年底與捻軍作戰時, "計出省及留防陸軍5萬余人,約有洋槍三四萬桿"。其炮兵到1864年也建立了6個開 花炮隊,裝備了12磅至l08磅不等的火炮。已經基本上淘汰了冷兵器和土槍、土炮。然而,此時淮軍裝備的尚是前膛槍炮。到甲午戰爭前夕,部分部隊還裝備了更為先進的后膛連發槍,主要槍種有奧地利的 曼利夏、德國的新毛瑟和中國江南制造局仿造的快利槍等。如趙懷業部即"皆系一色 快槍"。淮軍主要有英國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魯森式和德國的克虜伯式后膛 炮。僅1871年至1873年,李鴻章就購置了德國克虜伯后膛四磅鋼炮141門,到1884年 淮軍配備的后膛鋼炮已達370多門。自1886年起。廣東又陸續撥解北洋鋼炮100多門,另外,到甲午 戰爭前,江南制造局共造出后膛大炮145門,大部分用來裝備了淮軍。淮軍火炮中, 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魯森式鋼炮還是西方80年代末才發明的快炮(速射炮)。由 此可見,淮軍的裝備無論是質與量,都是堪稱一流的。滿清末年(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滿清滅亡),滿清的國力并不像我們今天想象的那樣弱,武器裝備清兵的武器裝備并不比西方列強(包括日本)差多少,至少在亞洲,不比日本差多少。話再說回來,裝備落后就一定意味挨打嗎?想想八路軍、志愿軍吧,比起敵人來,裝備何其低劣,但是斗爭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所以,武器裝備的落后并非是滿清衰亡的真正原因。并且那時候漢陽鋼鐵廠已經是亞洲第二了。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為“自強、求富”,在武漢大力推行興實業、辦教育等新政,創辦了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漢陽火藥廠、漢陽針釘廠、漢陽官磚廠等,在漢陽龜山至赫山臨江一帶,形成蔚為壯觀的十里“制造工業長廊”。現代制造業的興起,直接成就了張之洞的“湖北新政”。1894年漢陽鐵廠建成投產,當時有很多外國專家在這里工作,其中僅盧森堡就有14人。1994年,武漢紀念漢陽鐵廠投產一百周年,歐洲盧森堡大公國在武漢展覽館舉辦“武漢—盧森堡卓有成效之百年合作紀念展”,有關人員贈送了該國專家當年拍攝的珍貴歷史照片和資料。足以證明中國也不是很落后。
但是滿清最后卻是是被整的完蛋了。
七:1979年春天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的那個老人。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 1984/06/30(資料)
我們在粉碎“四人幫”以后,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制定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和一系列的方針、政策。思想路線是什么?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也就是堅持毛澤東同志說的實事求是,堅持毛澤東同志的基本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十分重要,堅持社會主義對中國也十分重要。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一個多世紀內,處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狀態,是中國人民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并且堅持走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道路,才使中國的革命取得了勝利。
人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中國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來,中國是不是也能翻身?讓我們看看歷史吧。國民黨搞了二十幾年,中國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是不能成功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的毛澤東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把中國革命搞成功了。如果我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自己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國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國現在還會是四分五裂,沒有獨立,也沒有統一。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建國以后,我們從舊中國接受下來的是一個爛攤子,工業幾乎等于零,糧食也不夠吃,通貨惡性膨脹,經濟十分混亂。我們解決吃飯問題,就業問題,穩定物價和財經統一問題,國民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經濟建設。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人們說,你們搞什么社會主義!我們說,中國搞資本主義不行,必須搞社會主義。如果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混亂狀態就不能結束,貧困落后的狀態就不能改變。所以,我們多次重申,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但是,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切合中國實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什么叫社會主義,什么叫馬克思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我們講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要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就要求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所以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如果說我們建國以后有缺點,那就是對發展生產力有某種忽略。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共產主義。
在中國現在落后的狀態下,走什么道路才能發展生產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這就又回到是堅持社會主義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上來了。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以使中國百分之幾的人富裕起來,但是絕對解決不了百分之九十幾的人生活富裕的問題。而堅持社會主義,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就不會產生貧富過大的差距。再過二十年、三十年,我國生產力發展起來了,也不會兩極分化。
我們的政治路線,是把四個現代化建設作為重點,堅持發展生產力,始終扭住這個根本環節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戰爭。即使打世界戰爭,打完了還搞建設。我們提出四個現代化的最低目標,是到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這是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來訪時我同他首次談到的。所謂小康,從國民生產總值來說,就是年人均達到八百美元。這同你們相比還是低水平的,但對我們來說是雄心壯志。中國現在有十億人口,到那時候十二億人口,國民生產總值可以達到一萬億美元。如果按資本主義的分配方法,絕大多數人還擺脫不了貧窮落后狀態,按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就可以使全國人民普遍過上小康生活。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堅持社會主義的道理。不堅持社會主義,中國的小康社會形成不了。
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建國以后,人家封鎖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還是閉關自守,這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困難。三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發展不起來。關起門有兩種,一種是對國外;還有一種是對國內,就是一個地區對另外一個地區,一個部門對另外一個部門。兩種關門都不行。我們提出要發展得快一點,太快不切合實際,要盡可能快一點,這就要求對內把經濟搞活,對外實行開放政策。
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我們首先解決農村問題。中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百分之八十穩定不穩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沒有農村這一穩定的基礎是不行的。所以,我們首先在農村實行搞活經濟和開放政策,調動了全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積極性。我們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制定這個方針的,幾年功夫就見效了。不久前召開的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定,改革要從農村轉到城市。城市改革不僅包括工業、商業,還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業都在內。總之,我們內部要繼續改革,對外進一步開放。
我們開放了十四個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們歡迎外資,也歡迎國外先進技術,管理也是一種技術。這些會不會沖擊我們的社會主義呢?我看不會的。因為我國是以社會主義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很大,吸收幾百億、上千億外資,沖擊不了這個基礎。吸收外國資金肯定可以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補充,今天看來可以說是不可缺少的補充。當然,這會帶來一些問題,但是帶來的消極因素比起利用外資加速發展的積極效果,畢竟要小得多。危險有一點,不大。
如果說構想,這就是我們的構想。我們還要積累新經驗,還會遇到新問題,然后提出新辦法。總的來說,這條道路叫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我們相信,這條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對了。走了五年半,發展得不錯,速度超過了預期。這樣發展下去,到本世紀末翻兩番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現在可以告訴朋友們,我們的信心增加了。
80年代以前中國生活水平和80年代以后中國生活水平以及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大家有目共睹。
八:用建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思想建設有****特色自動化設備企業管理模式。
終究是管理體制問題,用法制,出現一個廢物領袖,國家最多沒大起色,不會亡國,等以后出了好的領袖就可以奮發圖強,但是中國喜歡用人治,看一個領袖的心情愛好來對事物做判斷,任何事情都是摸棱兩可,遇到英明的領袖,就有了開元勝世,貞觀之治,遇到無能的就掛了, 所以 ,一個企業必須是要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管理體制,約束和促進大家. 所有的職能部門都要互相制約互相協助,一切依照規章制度辦事,先立法,有功必賞,違法必殺,不用任何的個人感情色彩和個人情緒好惡來評判.高層中層行使的是權而不是在玩術.
人治就是以人的意志為基礎,以人的意志為法,喜歡怎樣就怎樣,沒有一定的規律,隨意的以統治者意識為主導去管理;法治就是以法治人,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必先立法,然后是執法,要求民眾守法,并且執法機構被監督執法。
人治論認為國家由具有高尚道德的明君賢臣通過道德感化來治理;法治論認為國家由主權者通過法律來治理。
再看今天,很多的企業,都爭論個不休,研發人員說品質是設計出來的,制造人員說是他們干出來的,品質人員說是他們控制的好才有這么樣的結果,業務人員就能牛氣了,覺得東西都是他們賣出去的,錢都是他們收回來的,他們才應該是公司的老大,然后就是哪個部門強悍就是誰有理。
然后很多的企業往往都要招聘一些的熟手,熟手的概念就是在相關或者與本公司完全產品結構的企業有工作經驗。熟手的帶來的效益自然是巨大的,但是來自各個地方的熟手們到了一起,很自然的不兼容,哪怕以前是有100個理由而討厭以前的工廠他也會不自覺的把以前的作風硬要帶到現在的環境,加上地域區別,工作習慣,等因素就形成了幫派和內亂。員工問什么會抱團?缺乏安全感,所以要形成團體來取暖有了小團體,自然就沒有大團隊概念。
任何一個企業對于企業老板來說都看作是自己的兒子,這個說法一點不過分。請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相當與自己兒子的保姆。但是由于保姆的得素質參差不齊,很多時候往往只能喂下飯,穿個衣服,頂多教孩子哼個小曲,寫幾個字。所以我們都要把孩子送去讀書,所以我們的老板們,要把員工送出去培訓。等我們的經濟條件好些的時候,就會請家教,一科請一個,請最好的最專業的。為什么?無非就是為了孩子能出人頭第。老板們也會請一幫的智囊團隊,為什么,無非是為了提高保姆的綜合素質,培養其自己公司的核心隊伍。
一流的企業靠建立行業標準,二流的靠賣專利,三流的靠制造加工。真正形成了健康積極的企業文化的公司,哪怕把圖紙發布到企業網站上,工藝流程丟到大街上,別人也造不出同樣穩定的產品。這個不是神話,我之前的公司,有不少人出來自己做的,都帶著公司的技術,招牌,都有不同的渠道弄到物料渠道,技術資料,甚至同行還高價挖空過從研發部主管,車間主管,采購,業務,機加工組長,鉗工組長,一個公司處心積慮把另一個公司挖空到如此地步,但是挖去之后就沒什么用了。前年,那家一直挖人的公司,因為拖欠工人工資,被工人集體去勞動局告,還被陽光網暴光.就在那一年我以前公司老板的車從面包換成了奔馳了.
快速消費品可以用廣告攻勢打開市場,能快速在短期獲得豐厚回報,如三株口服液之類;有實力有經驗的經紀公司可以包裝出一個明星,同樣在短時間里能有大收成。炒樓的個別更快,一進一出,就是千百萬的利潤,做機械行業若要做大做強如同造就奧運的金牌選手,苦練內功是唯一的出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只有選好對路的有利潤的產品,靠穩定的質量,帶來穩定的客戶,從而提供企業發展壯大的經費.否則一切都是空的.
全世界都知道客戶是上帝,但是上帝為什么垂青與您? 那時因為產品的性價比,就是常說的同等價格敢比質量,同等質量來比價格,如果做到了上帝說某家的產品不要錢白送都不要的境界,企業也就該完蛋了.好的質量從哪里來,設計人員說,是設計出來的,他們可以找出世界上無數的先進國家的事例來說明這一點,制造人員說,是制造出來的,他們同樣的可以找出世界上無數的先進國家的事例來說明這一點,品質人員說,是靠他們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督促出來的,照樣,他們也可以找出先進國家的事跡一大堆,其實我認為,一個企業能有穩定的產品品質,是全民參與經營出來的.從設計工程師品質工程師制造工程師到去毛刺的雜工,他們都是一樣的重要.形成不了一個全民參與的品質概念,靠規章制度,苛刻的處罰條例,根本保障不了穩定的產品質量,設計的再好的東西,也是一堆垃圾.上帝都是很敏感的,誰讓他上當一次,會記得很久很久的.沒有穩定的客戶,哪里來的經費供給企業的生存,更不要說發展了,客戶一不穩定,股東必定動搖,各種的問題自然的擺上了議事日程,員工聞風開始動搖,一個個都在想后路的隊伍,哪里來的戰斗力.沒有戰斗力,就更加做不出象樣的產品,人員一流失,上帝又突然賞口飯吃,一忙起來,招些新手,出些亂子,少不了處罰,一處罰,又流失,一個年員工流動率居高不下的企業如此惡性循環如何發展.....
是員工愿意滿大街跑著頂著烈日大雨找工作嗎??根據我的經驗,只要是人,都不愿意的.一個企業如果員工在那里能學有所用,能有向上的發展空間,并能獲得相應報酬,就算是有人來挖,不加30%以上的薪水,是沒有人愿意又去適應一個新的環境了,就算是有人挖,企業只需要加10%就完全可以把人留下。
希望****公司能夠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思想來建立起有****特色的管理體制,盲目的把外面的所謂先進經驗直接搬來套用很有可能跟中國初期建設時候盲目學蘇聯一樣進入誤區。并且,自動化設備企業能做到有價值3000萬的廠房地皮的不多,產品目錄上有400種產品的自動化設備企業地球上根本找不到。這樣的情況下,把一些規模化批量制造生產的一些企業的東西搬來用,風險性是相當的大,建議參照十三大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12個主要理論觀點來指導****公司建設成為****集團。
鄧小平同志名言:
1.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2.發展才是硬道理.
3.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
4.不管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5.摸著石頭過河.
6.穩定壓倒一切.
7.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
8.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9.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
10.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1.讓一部分先富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12.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
13.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
14.實現國家統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統一,一千年也是要統一的.
附:
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心得體會
我通過學習鄧小平同志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文,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刻認識。鄧小平同志在這篇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講話中,對什么是社會主義,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概念的理解,作了十分精辟的論斷。 一個是堅定不移地發展生產力,一個是不斷地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這兩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點。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因此,中國人民只有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發揮出自己的聰明和才智,才能在世界經濟突飛猛進的歷史大潮中使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遠遠超過資本主義。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發展生產力,沿著正確的發展方向前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任務就會實現。 我們在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基礎上,力求為改善和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這是我們現階段一項重要的歷史任務,也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區別和分水嶺。社會主義國家以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為目的,雖然在社會的初級階段提出了允許“少數人先富起來”,但先富起來的少數人有帶動后富起來的多數人共同富裕的任務。國家在發展生產力,解決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困難問題時會不斷地制定出鼓勵和扶持的政策。我們相信,用不了多長的時間,我國的貧困人口數就會越來越少,而達到和超過小康生活水平的人口就會越來越多,我國的貧困和落后的狀況就會不斷地徹底地得到解決。到一定的歷史階段,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目標的理想就會明確地由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光榮地承擔起來。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模式,是人類最進步、最文明、最高級的理想境界,但是,它必須建立在生產力極大發展,社會的集體的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質極大地高尚的基礎之上。我們現在所進行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始終不渝地堅定而有效地以比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速度要快出多少倍地去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們相信,再過五十年、一百年,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趕上、甚至超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只要我們的后代始終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個共產黨人的傳家寶,到那時以后,我們的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一定能夠實現的。雖然我們這一、二代,甚至四、五代人不能親身經歷,但我們現在為之而奮斗的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最終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我更堅信,建立起有***公司特色自動化設備企業管理模式后,必定能帶領和指導形形色色各行業的自動化設備企業突破難以做大的瓶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