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年會已經過去兩周了,此次北京之行,一是見到了久仰大名的各路大俠,二是領略了京城的山水風情,可謂一舉兩得。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也算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憶吧。看過各位社友的報道,自知鄙人文不如超人、藍夢,酒不如亮劍、我在飛,可還是想留下點什么,以作紀念吧。, U$ j; E% t+ }' y& n O
2 X& |; a, ]- y! u" l" W+ A
6 `' ~8 c& b0 Z J( `
+ v2 T8 q' I4 @* o 本次年會,最大的成功莫過于社區與出版社的合作。起碼已經有不少社友在開始準備寫書了,于人于己都是好事。青年組織的成立,也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社區一號項目的經驗總結與推廣,為后續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少從現在情況來看,社區的一號項目還是成功的,但是接下來該如何操作呢,本人拋塊磚,希望引來不少璞玉。
& b1 I( q$ N/ J# A y" s3 c; Q
. R6 u, _3 h& k/ ?- M! g5 y3 ^9 k1 b. ~6 S! R* M$ P; r7 [
社區作為一個虛擬平臺,正在發揮著應有的作用,那走向實質性合作,社區還能繼續發揮作用嗎?我覺得很難,原因如下:第一,沒有實體,第二,沒有人員。這里說的實體即:公司或者法人。而人員呢,指具備專業素質且定期參與社區維護與交流的人員。放眼望去,貌似大家都是各忙各的,有時間就上來冒個泡,說不定什么時候有個事情想咨詢連人影都見不到。這對社區的長遠發展是沒有幫助的。那該怎么辦呢,鄙人提出一些淺見,供各位參考。' X9 p3 w5 u( I# C$ k
; Z! O8 I$ l! I# p$ m
2 Q2 ^/ @- k- Q* X+ d 首先:成立公司,法人代表老鷹,注冊資金若干,這個其實不重要;其次:招募專業人員,成立專家委員會,盡量囊括機械行業的大部分領域,這個很重要,不然做不成事。第三,就是集資了,貌似這個有點難度,其實不難,社區能堅持到現在,不斷發展壯大,至少擴充服務器容量的資金還是募集到了,現在成立了公司,完全可以在社區范圍私募資金。
9 l! A- R+ b& `+ {0 r, j/ z9 T) t! D/ n3 ?
0 \/ g' ?* f( c2 S/ u如果以老鷹的名義成立實體,本人愿意認購不少于5000的股份。以上三點齊了,可以開干了吧。且慢,章程還沒定呢,這個章程可能需要大家來討論,暫時我也沒什么好的方案。公司成立了,用處何在呢?當然是運作項目了,所以公司的業務范圍包括項目運作,技術咨詢,人才交流不等。已社區一號項目為例,加入實體按照上面的模式成立,那如何盈利呢。項目已經確定,社區必須請專家委員會評審,通過后請人做設計,直到樣品交付。實體在整個過程中起到監督與制約,橋梁與紐帶作用。如果把項目運作簡單的比作買賣,那我們可以淘寶來打比方。為什么現在很多人開始在淘寶網上購物,因為有第三方支付平臺,東西買下來,錢付過去,但是沒有等到買方確認,錢是到不了賣方的,如果買賣存在爭議,還可以理論。而且雙方還能互致評價。相比而言,社區的范圍就要小得多了,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擔心.
4 s! Y& r# q. v' A. s3 \- E+ ]1 b0 g+ b4 y9 _$ E0 G3 {
那公司如何盈利呢,這個是關鍵。
( Q3 M( I7 m: k% [3 l
% O, m8 S% ?+ }6 y( I2 ^3 b3 y& }$ T( t2 b/ `) C
第一:收取項目運作管理費;
8 B6 ?& @0 V3 j9 ^6 v- L
' r( k- `; z0 ]. l; Z0 l/ X8 Z4 R5 U( N' E
第二:收取專業咨詢費;
" o- r' ?( c& \* T* Q
' U' C8 }3 c. x+ @& z
( m5 J$ j4 w( r! ?2 B F; J第三,大家一起想想。。。收的費用該如何分配呢,我覺得首先要給專家委員為發工資,發了工資就建立了約束關系,以后自己的那塊地盤要守住,要定期關注;其次,要給入股的人分紅,入股主要目的就是分一杯羹,同時為社區的健康持久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當然,入股是要承擔風險的,穩賺不賠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 I- {- U; M) ]% I) l; I
3 [7 y& l. I' a- O一點淺見,歡迎各位拍磚,漏洞之處,盡請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