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奧迪、大眾之后,近日媒體又把寶馬推上“燒機油”的風口浪尖。車主們紛紛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難道“燒機油”是德系車的設計通病?其實不然,讓我們學習一下發動機機油的基本常識,就可以正確對待愛車的機油損耗了。 ; s$ u2 V/ x& N1 W
; o) c0 M. ]) ]. n 首先了解發動機機油的功能:發動機機油具有冷卻、潤滑、清潔、密封和防銹五大功能,其對于保證發動機正常的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機油在發動機內部循環流動的過程中,在摩擦運動的零件工作表面之間形成油膜,實現液體摩擦,降低功率消耗、減輕機件磨損,不僅能夠起到散熱的作用,同時也能增加密封性。因此需要定期檢查機油的狀態,必要時適當添加或更換機油。
9 h% e$ w3 ?" j7 a* I) D
$ N: I- n; f2 s/ ^+ v
8 [2 h R3 m$ e8 F" \3 S$ s k8 b& L+ G7 A' A
為了維持發動機正常運轉,機油消耗的原因如下:
$ r0 @7 T% f3 M) h g" ?( f. d/ c5 F1 Z/ o
1、機油有潤滑活塞、活塞環和氣缸的作用,當活塞發動機工作時,在氣缸內壁上有一層油膜,在混合氣燃燒過程中部分油膜會被高溫的燃燒的氣體燃燒掉。 0 g& C: z$ u3 H. w
% x1 }5 N: M2 w4 A' D( H8 q
2、機油也用于潤滑進氣門桿,也會被吸入燃燒室。高溫的廢氣同樣會消耗用于潤滑排氣門的機油。 0 @# H9 r; k* W: f* N8 _
; t& s, \$ e& o9 @- u0 L4 p
3、隨著發動機工作時間的增加,發動機機油由于高溫氧化產生的蒸汽會通過曲軸箱強制通風閥吸到燃燒室燃燒。
/ S% B4 m k& T3 t% `% b8 ~* ? a+ k5 }
德系車機油消耗量較其他品牌為何偏大呢?主要原因有三。 - y+ W5 ^# E5 G1 ], M
# d/ X, |8 _6 J9 e2 T6 L2 e1 ^4 t& b$ G 其一,德系車對氣缸的加工工藝有別于其他品牌。其發動機氣缸壁在顯微鏡下呈現為網狀形,這每個細小的網孔都是存機油的“小油庫”,活塞在氣缸中上下運行工作時要比平面氣缸壁的潤滑性能更好,這也就將活塞環和氣缸壁之間的磨損降到了最低。當然,網狀形氣缸壁比平面氣缸壁存油量要多,機油消耗量也會較大。
v- n% f. B! Y( M0 v# X k! ?5 t" V2 a2 R4 y5 |: a, P
其二,德系車的活塞環韌性較好,張力的程度弱于日系車。這樣的匹配自然也減少了活塞環上下運行對氣缸壁造成的磨耗,所以德系車在行駛了幾十萬公里后,去測量其發動機氣缸壁的磨損,要比其他車系小許多,發動機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況。在保證最低磨損的情況下,自然活塞和氣缸之間的間隙會比其他品牌稍大。
0 N" x5 ^6 e) @1 n% I; h. P) }) ^1 I; z& ^
其三,德系車發動機壓縮比較高。由于德系車發動機追求高功率,壓縮比就會較日系車高。高壓縮比注定了發動機缸內溫度也較高,而較高的溫度會讓發動機機油更易損耗。這種情況在渦輪增壓發動機上尤為突出。
9 i" p3 \2 p2 |# a
3 Z! i% l- }- D1 n# q) L1 P 那如何區分燒機油和正常機油損耗呢?真正的燒機油一般分為兩種情況:若涼車燒機油,每天早晨第一次著車時,后排氣管會有比較濃的藍色煙霧排出,過一段時間藍色煙霧消失;若加速時燒機油,在車輛行駛時駕駛員猛踩油門或原地著車猛踩油門時,從排氣管排出大量藍煙的情況,嚴重時在車輛行駛時當駕駛員猛加油門后,可以從排氣管側的反光鏡中看見藍色煙霧。 $ x" B2 w6 N; }# U' h$ e9 P) ~+ S
4 {" E" m, B. }3 Q5 |6 t* \ 德系車歷來就以優秀的動力輸出著稱,寶馬又堪稱德系車的典范。優秀的動力輸出需要良好的潤滑。若想達到同樣的潤滑效果而又不愿采用高效的合成機油,勢必就需要損耗更多的普通機油。“若想馬兒跑請給馬兒多吃草”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了。此外,某些媒體一味將行駛公里數和機油消耗量咬著不放的做法實在太不專業。試問,若著車空擋轟油門,難道機油消耗量就應該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