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rickleefly 于 2010-8-20 13:38 編輯 4 j- Q+ {4 s4 b# q& E/ k
, E+ `& ^ n$ j/ v2 q8 N
4 `( ~! Y( Z8 l
- h9 f3 {1 y; z0 C' Y經典液壓FLASH教學動畫 - 超全版 !!
2 _+ s/ m1 p4 s B. j
. p- Z, R- l4 D; h! r; F7 E
/ G s1 y- f2 j" i# b經典液壓FLASH教學動畫 - 超全版+ \2 [/ g3 @: b; W: J! a
與大家分享,下邊是動畫的文字介紹:
6 K9 W6 ]5 X7 x4 d4 Y
; N9 A" l% P8 z( I0 n喜歡的朋友幫忙頂頂,不頂不厚道哦。。。。
0 K/ N. s: E! {. h3 ?
; Z! C Y7 Y7 E! X序號 動畫說明
_# B! L: W3 K1 薄壁小孔流.exe
2 L" J; ^5 N7 }液體流經薄壁小孔的情況如動畫所示。液流在小孔上游大約d/2處開始加速并從四周流向小孔。由于流線不能突然轉折到與管軸線平行,在液體慣性的作用下,外層流線逐漸向管軸方向收縮,逐漸過渡到與管軸線方向平行,從而形成收縮截面Ac。對于圓孔,約在小孔下游d/2處完成收縮。通常把最小收縮面積Ac與孔口截面積之比值稱為收縮系數Cc,即Cc=Ac/A。其中A為小孔的通流截面積。8 p' A) ^" U: c7 n
液流收縮的程度取決于Re、孔口及邊緣形狀、孔口離管道內壁的距離等因素。對于圓形小孔,當管道直徑D與小孔直徑d之比D/d≥7時,流速的收縮作用不受管壁的影響,稱為完全收縮。反之,管壁對收縮程度有影響時, 稱為不完全收縮。
\: v( c4 F4 l7 P/ o2 q/ O7 b$ v2 非恒定流動.exe* T; m7 N& e* R6 ~6 B
當液體流動時,可以將流動液體中空間任一點上質點的運動參數,例如壓力p、流速v及密度g表示為空間坐標和時間的函數,例如:( f7 L" q0 w0 g8 i; `
壓力p=p(x,y,z,t)4 ]4 |) F _) h! V& s
速度v=v(x,y,z,t)" P" j" g1 R0 @1 _
密度 = (x,y,z,t)8 S! C1 n0 o8 _
在流體的運動參數中,只要有一個運動參數隨時間而變化,液體的運動就是非定常流動或非恒定流動。
0 n1 B6 b' \8 y8 x+ N2 ]! |3 恒定流動.exe) a. P; r; R* G+ T6 p
當液體流動時,可以將流動液體中空間任一點上質點的運動參數,例如壓力p、流速v及密度g表示為空間坐標和時間的函數,例如:
9 B' v; o6 ?4 I' h壓力p=p(x,y,z,t)1 R m; q* |5 j% W, x @0 Z
速度v=v(x,y,z,t)7 `3 L* `& ?4 M" F# l7 Z7 V
密度 = (x,y,z,t) T: Z; b4 y, Y ], q
如果空間上的運動參數p、v及 在不同的時間內都有確定的值,即它們只隨空間點坐標的變化而變化,不隨時間t變化,對液體的這種運動稱為定常流動或恒定流動。( {% a% w( r: G9 l* k2 k
4 蕾諾實驗.exe3 m% e* ]1 L) l$ J* R% z
1883年奧斯本•雷諾(Osborne Reynolds)所作的有名的實驗。對流體的流動模式有了更完整的說明。雷諾實驗裝置,主要為一水平玻璃管,安置于一大水槽中,玻璃管一端成喇叭狀,另一端設一排水閥(A),打開閥(A)可控制水在玻璃管中的流速。水槽上方有一瓶染色墨汁,將閥(B)打開,墨汁可流至玻璃管入口處,以利觀察玻璃管中流體的流動情形。當流速小時,染料自始至終均成一直線,而不向周圍擴散,稱為層流(laminar flow)。而當流速甚大時,管內染料則將整支管子染色,此乃因其向周圍擴散之故,稱為擾流(turbulent flow)。
4 l- G3 Z* _, G% Y( U* L) ^* L5 理想流體.exe
+ [! {1 k* u& s5 _+ V2 K" c0 t不可壓縮、沒有粘滯性的液體叫做理想流體。一般情況下,密度不發生明顯變化的氣體、粘滯性小的流體均可看成理想流體。
) {4 M8 K: L$ k R0 J9 A6 流量連續性.exe
% U4 C3 |' L6 r流量連續性方程是質量守恒定律在流體力學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如圖所示的液體在任意形狀的管道中作定常流動,任取1、2兩個不同的通流截面。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單位時間內流過這兩個截面的液體質量是相等的,即 , b A1 r( l5 }, n3 G5 ^( Z
若忽略液體的可壓縮性,即ρ1=ρ2,則
; } `* i" C. D/ H ]這就是不可壓縮液體作定常流動時的流量連續性方程,它說明流過各截面的體積流量是相等的。
5 X; p# q& \ s. U7 液壓傳動演示圖1.exe
$ e; q( b: m8 X2 w/ L+ h% w, W根據液壓千斤頂的工作原理即可了解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從動畫中可以看出,當向上提手柄使小缸活塞上移時,小液壓缸因容積增大而產生真空,油液從油箱通過閥被吸入至小液壓缸中,當按壓手柄使小缸活塞下移時,則油液通過閥輸入到大液壓缸的下油腔,當油液壓力升高到能夠克服重物W時,即可舉起重物。
' `2 Q6 R/ z9 g% J8 液壓傳動演示圖2.exe
5 \- [) A# [# o1 |4 I液壓傳動是以流體為工作介質,進行能量的轉換、傳遞和控制的傳動。動畫中,通過電磁換向閥來控制液壓缸的運動方向,通過液壓泵來提供液壓缸出力大小。6 s2 V9 H- U* D$ Z- {6 K/ N& h; k
9 液壓傳動演示圖3.exe: w# }- c9 z4 r$ s; N* }
以油液作為工作介質,通過密封容積的變化來傳遞運動,通過油液內部的壓力來傳遞動力。動畫中,通過雙活塞桿液壓缸來帶動工作臺完成運動。
* ~: q# d% B5 @' v$ ~* p10 液壓卡緊示意圖(上壓力高).exe
6 O1 v4 K! U* T; ~液壓卡緊現象,卡緊原因:臟物進入縫隙;溫度升高,閥芯膨脹;但主要原因是滑閥副幾何形狀和同心度變化引起的徑向不平衡力的作用,其主要包括:! _& ^& g6 e8 h1 Q+ P4 L+ v
a閥芯和閥體間無幾何形狀誤差,軸心線平行但不重合
4 L4 j. f9 w2 `5 n) E. E' Bb 閥芯因加工誤差而帶有倒錐,軸心線平行但不重合
8 @1 k3 h8 y, n: Z0 _$ j# b7 Nc 閥芯表面有局部突起$ Z$ f9 g$ O* [3 |$ \
減小徑向不平衡力措施:
9 w. u# H9 c# M1) 提高制造和裝配精度
1 q6 _& @* _+ r8 |% J% ~2) 閥芯上開環形均壓槽: P% I+ K4 B, u7 w+ |
11 液壓卡緊示意圖(下壓力高).exe T; L+ Q Q" ?6 S1 K! k
液壓卡緊現象,卡緊原因:臟物進入縫隙;溫度升高,閥芯膨脹;但主要原因是滑閥副幾何形狀和同心度變化引起的徑向不平衡力的作用,其主要包括:
q/ y2 L. X8 y- R' Z# W9 J$ Ya閥芯和閥體間無幾何形狀誤差,軸心線平行但不重合 Z8 p2 F) P, Y& l
b 閥芯因加工誤差而帶有倒錐,軸心線平行但不重合) t4 y% o4 o. M* B" _4 ?6 ] q
c 閥芯表面有局部突起* e8 G% r4 y1 G* a' P5 j. R4 d
減小徑向不平衡力措施:
! d& E ?, ]1 g1 j* h' ?1) 提高制造和裝配精度
% ]3 @: [( M9 }4 s1 L! p2) 閥芯上開環形均壓槽
# U( Z6 U% z: b T12 齒輪泵的工作原理.exe' F4 r1 M+ ]; O+ k. [5 q* W. k
外嚙合齒輪泵由一對齒輪互相嚙合,同時,齒輪的齒頂和殼體內孔表面之間的間隙很小,齒輪端面和軸套(蓋板)的間隙也很小,從而把吸油腔和壓油腔隔離開。當齒輪按圖示方向旋轉時,嚙合點一側嚙合著的齒輪逐漸退出嚙合,使空間不斷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吸油腔;嚙合點另一側的齒逐漸進入嚙合,使空間不斷縮小,油液被強迫從壓油室擠出。當齒輪不斷地轉動時,吸油腔就不停地吸油,然后通過齒槽空間將油送到壓油腔,壓油腔就不停地壓油,使液壓油源源不斷地進入系統,這就是外嚙合齒輪泵的工作原理。
, ]1 c! Q, ]1 B' N$ s
/ _' t! f: M$ f+ r& s% X$ i( _13 徑向柱塞泵.exe) O! ?0 k: P6 H; _' g0 M, |
柱塞徑向排列裝在缸體中,缸體由原動機帶動連同柱塞一起旋轉,所以缸體一般稱 為轉子,柱塞在離心力的(或在低壓油)作用下抵緊定子的內壁,當轉子按圖示方向回轉時,由于定子和轉子之間有偏心距e,柱塞繞經上半周時向外伸出,柱塞底部的容積逐漸增大,形成部分真空,因此便經過襯套(襯套是壓緊在轉子內,并和轉子一起回轉)上的油孔從配油孔和吸油口吸油;當柱塞轉到下半周時,定子內壁將柱塞向里推,柱塞底部的容積逐漸減小,向配油軸的壓油口壓油,當轉子回轉一周時,每個柱塞底部的密封容積完成一次吸壓油,轉子連續運轉,即完成壓吸油工作。配油軸固定不動,油液從配油軸上半部的兩個孔流入,從下半部兩個油孔壓出,為了進行配油,配油軸在和襯套接觸的一段加工出上下兩個缺口,形成吸油口和壓油口,留下的部分形成封油區。封油區的寬度應能封住襯套上的吸壓油孔,以防吸油口和壓油口相連通,但尺寸也不能大得太多,以免產生困油現象。, z& H/ V+ y$ [4 p
% T* W5 B) p" t4 {- {
14 困油現象.exe ( b, ~7 `$ W& T
困油現象 & x7 c3 }* d+ r+ t) n5 q
15 配流軸式徑向柱塞泵.exe
8 l6 x! P {! h1 B! |1 o% N% R徑向柱塞泵的柱塞徑向布置在缸體上,在轉子2上徑向均勻分布著數個柱塞孔,孔中裝有柱塞;轉子的中心與定子的中心之間有一個偏心量e。在固定不動的配流軸上,相對于柱塞孔的部位有相互隔開的上下兩個配流窗口,該配流窗口又分別通過所在部位的二個軸向孔與泵的吸、排油口連通。當轉子旋轉時,柱塞在離心力及機械回程力作用下,它的頭部與定子的內表面緊緊接觸,由于轉子與定子存在偏心,所以柱塞在隨轉子轉動時,又在柱塞孔內作徑向往復滑動,當轉子按圖示方向旋轉時,下半周的柱塞皆往外滑動,柱塞孔的密封容積增大,通過軸向孔吸油;上半周的柱塞皆往里滑動,柱塞孔內的密封工作容積縮小,通過配流盤向外排油。 ]6 |( t: U, s2 p
當移動定子,改變偏心量e的大小時,泵的排量就發生改變;當移動定子使偏心量從正值變為負值時,泵的吸、排油口就互相調換,因此,徑向柱塞泵可以是單向或雙向變量泵,為了流量脈動率盡可能小,通常采用奇數柱塞數。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會員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