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精品图片|国产综合有码无码中文字幕|国产一区二区综合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电影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機械社區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795|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震相關知識大全 在不同環境中怎樣避震?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8-5-18 02:51: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地震相關知識大全 在不同環境中怎樣避震?

【概述】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它發源于地下某一點,該點稱為震源(focus)。振動從震源傳出,在地球中傳播。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為震中,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對整個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

【地震的產生】  
  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地震波,從而在一定范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地震現象】 
  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是明顯的晃動。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鐘。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筑物,造成人畜的傷亡,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

{最主要的和相關知識} 

  地球的結構就象雞蛋,可后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征(見濃尾大地震,舊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托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神奈川縣發生泥石流,順山谷下滑,遠達5千米。
  
【地震的術語分為三層。中心層是“蛋黃”-地核;中間是“蛋清”-地幔;外層是“蛋殼”-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和公轉,同時地殼內部也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巖層變形、斷裂、錯動,于是便發生地震。地下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從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震源深度。震源濃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為淺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間的地震為中源地震,超過300公里的地震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發生印度尼西亞伊里安查亞省北部海域的5.8級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對于同樣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樣,也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范圍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與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稱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間的地震稱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稱為遠震,其中,震中距越遠的地方受到的影響和破壞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動是一種復雜的運動,它是由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震中區,縱波使地面上下顛動。橫波使地面水平晃動。由于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衰減也較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衰減也較慢,因此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往往感覺不到上下跳動,但能感到達水平晃動。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級表示,根據地震時釋放的彈性波能量大小來確定震級,我國一般采用里氏震級。通常把小于2.5級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級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級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1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差約30倍。比如說,一個7級地震相當于30個6級地震,或相當于900個5級地震,震級相差0.1級,釋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當某地發生一個較大的地震時,在一段時間內,往往會發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個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發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時空分布規律。從時間上看,地震有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周期性現象。從空間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帶狀,稱地震帶,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兩大地震帶。太平洋地震帶幾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占全部能量的80%。
  地震時一定點地面震動強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國將地震烈度分為12度。 
  震級與烈度,兩者雖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強弱,但含義并有一樣。同一個地震,震級只有一個,但烈度卻因地而異,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樣。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無論在何處,只能說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經常使用的一個名詞。劃分烈度有定性和定量標準。在中國地震烈度表上,對人的感覺、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現象作了描述,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基本依據。

【地震起因】  
  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處巖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巖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巖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巖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采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于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后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
  
【全球兩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像一個巨大的花環,把大陸與海洋分隔開來。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后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我國地處全球兩大地震帶之間,是一個多地震國家,地震帶主要分布在:東南—臺灣和福建沿海一帶,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渤地區,西南—青藏高原、云南和四川西部,西北—新疆和陜甘寧部分地區。
  
【地震的預報】 
  地震和刮風下雨一樣,都是一種自然現象,在它來臨之前是有前兆的,特別是強烈地震,在孕育過程中總會引起地下和地上各種物理及化學變化,給人們提供信息,只要人們認真觀測并掌握地震前兆的規律,地震預報總有一天會實現。
  在震前的一段時間內,震區附近總會出現一些異常變化。如地下水的變化,突然升、降或變味、發渾、發響、冒泡。氣象的變化,如天氣驟冷、驟熱,出現大旱、大澇,電磁場的變化、臨震前動物、植物的異常反應等等。根據這些反應進行綜合研究,再加上專業部門從地震機制,地震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生物變化、天體影響及氣象異常等方面利用儀器觀測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可以對發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進行預報。如海城1975年的7.3級地震的成功預報,就是一例。但是,由于地震成因的復雜性和發震的突然性,以及人們現時的科學水平有限,直到目前地震預報還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在世界上尚無一個可靠途徑和手段能準確的預報所有破壞性地震。為此各國地震工作者和專家都在努力探索。
  但是,地震預報是當代科學難題之一,地震預報遠沒有過關,還停留在半經驗半理論階段,全球每年在陸地上發生的幾次七級以上地震及我國近些年發生的一些中強地震、特別是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都未能作短臨預報。這些地震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因此,地震預報需要全世界科學家的共同合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需要地震工作者幾代人的艱苦奮斗才有可能最終在理論上攻克。
  
【地震震級】
  震級是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用“級”來表示。
  震級是通過地震儀器的記錄計算出來的,地震越強,震級越大。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0倍。
  地震按震級大小的分類情況:
  弱 震:震級小于3 級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級等于或大于3級、小于或等于⒋5級的地震;
  中 強 震:震級大于⒋5級,小于6級的地震;
  強 震:震級等于或大于6 級的地震。其中震級大于或等于8 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3級以下的地震人無感覺,稱為微震;5級以上的地震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壞性,稱為破壞性地震。
  
【地震自救大全】 
  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防護的較好方法。所謂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對策。
  學校人員避
  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后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地震時,在街上行走避震
  地震發生時,高層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以及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紅燈架等,可能掉下傷人,因此在街上走時,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盡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準備,要鎮靜,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桿和圍墻,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車間工人避震
  車間工人可以躲在車、機床及較高大設備下,不可驚慌亂跑,特殊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設備。大部分人員可撤離工作現場,在有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視險情,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地震發生時行駛的車輛應急避震
  (1)司機應盡快減速,逐步剎閘;
  (2)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后腦部,并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御姿勢。
  
  樓房內人員地震時應急避震
  地震一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總之,震時可根據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減少人員傷亡。
  
  在商店遇震應急避震
  在百貨公司遇到地震時,要保持鎮靜。由于人員慌亂,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此時,應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邊(避開商品陳列櫥),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處于樓上位置,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服務員要組織群眾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離。
  
  震后自救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你脫險起很大作用。
  在這種極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術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
  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震后互救
  震后,外界救災隊伍不可能立即趕到救災現場,在這種情況下,為使更多被埋壓在廢墟下的人員,獲得寶貴的生命,災區群眾積極投入互救,是減輕人員傷亡最及時、最有效的辦法,也體現了"救人于危難之中",的崇高美德。
  搶救時間及時,獲救的希望就越大。據有關資料顯示,震后20分鐘獲救的救活率達98%以上,震后一小時獲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時還無法獲救的人員中,窒息死亡人數占死亡人數的58%。他們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時救助,是完全可以獲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幾十萬人被埋壓在廢墟中,災區群眾通過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壓人員重新獲得生命。由災區群眾參與的互救行動,在整個抗震救災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震后救人時間要快
  震后救人,力求時間要快、目標準確、方法恰當,互救隊伍不斷壯大的原則。具體做法是:先救近處的,不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遠;先救容易救的人,這樣,可迅速壯大互救隊伍;先救青壯年和醫務人員,可使他們在救災中充分發揮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農村婦女,每救一個人,只把其頭部露出,避免窒息,接著再去救另一個人,在很短時間內使幾十人獲救。
  
  救人的方法  
  應根據震后環境和條件的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將被埋壓人員,安全地從廢墟中救出來。 
  通過了解、搜尋,確定廢墟中有人員埋壓后,判斷其埋壓位置,向廢墟中喊話或敲擊等方法傳遞營救信號。
  營救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埋壓人員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鐵棒、鋤頭、棍棒等)不要傷及埋壓人員;二是不要破壞了埋壓人員所處空間周圍的支撐條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壓人員再次遇險;三是應盡快與埋壓人員的封閉空間溝通,使新鮮空氣流人,挖扒中如塵土太大應噴水降塵,以免埋壓者窒息;四是埋壓時間較長,一時又難以救出,可設法向埋壓者輸送飲用水、食品和藥品,以維持其生命。
  在進行營救行動之前,要有計劃、有步驟,哪里該挖,哪里不該挖,哪里該用鋤頭,哪里該用棍棒,都要有所考慮。
  過去曾發生過救援人員盲目行動,踩塌被埋壓者頭上的房蓋,砸死被埋人員,因此在營救過程中要有科學的分析和行動,才能收到好的營救效果,盲目行動,往往會給營救對象造成新的傷害。
  
  施救和護理
  先將被埋壓人員的頭部,從廢墟中暴露出來,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以保證其呼吸暢通,對于傷害嚴重,不能自行離開埋壓處的人員,應該設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圍的埋壓物,再將被埋壓人員抬出廢虛,切忌強拉硬拖。
  對饑渴、受傷、窒息較嚴重,埋壓時間又較長的人員,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強光刺激,對傷者,根據受傷輕重,采取包扎或送醫療點搶救治療。
  
  避震要點
  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學校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臺上去!
  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內墻墻根、墻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 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戶外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墻; 
  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強震過后如何自救 
  1、地震發生后,應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可將耳朵靠墻,聽聽是否有幸存者聲音。 
  2、使傷者先暴露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壓,要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并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加固環境。 
  4、地震是一瞬間發生的,任何人應先保存自己,再展開救助。先救易,后救難;先救近,后救遠。
  
  地震謠言如何甄別 
  1、正確認識國內外當前地震預報的實際水平,人類目前作出的較大時間尺度的中長期預報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臨預報的成功率還相對較低。
  2、要明確,在我國,發布地震預報的權限在**,任何其他單位或個人都無權發布地震預報消息。對待地震謠傳,要做到不相信、不傳播、及時報告。
  3、學習地震常識,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輕信謠言,盲目搶購。
  
  大震來臨時,家庭成員該如何避震,專家建議掌握三條原則:
  原則一:因地制宜,正確抉擇。震時每個人所處的環境、狀況千差萬別,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些情況包括: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堅固,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你所處的位置離房門遠近,室外是否開闊、安全。
  原則二:行動果斷、切忌猶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決不能瞻前顧后,猶豫不決。如住平房避震時,更要行動果斷,或就近躲避,或緊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則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錄》里曾記載:"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說,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跑出室外,而應抓緊求生時間尋找合適的避震場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靜待地震過去,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無恙。
  
  高樓避震三大策略 
  專家建議,在北京這樣以樓房為主的大都市中,居民應該有意識地掌握一些科學適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
  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北京地區居民樓房應具有抵御烈度為8度的地震破壞的能力。專家建議,地震發生時先不要慌,保持視野開闊和機動性,以便相機行事。特別要牢記的是,不要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住樓房避震,可根據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絡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采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墻的位置有利于最快獲得救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盡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斷墻為薄板墻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鉆進柜子或箱子里,因為人一旦鉆進去后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躺臥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筑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盡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系,除用手機聯系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打開手電筒。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緊時間緊急避險。如果感覺晃動很輕,說明震源比較遠,只需躲在堅實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從開始到振動過程結束,時間不過十幾秒到幾十秒,因此抓緊時間進行避震最為關鍵,不要耽誤時間。
  2.選擇合適避震空間。室內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墻墻根、墻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屋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上;吊頂、吊燈下;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鏡子)和大窗戶旁。 
  3.做好自我保護。首先要鎮靜,選擇好躲避處后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后頸;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地震時的10條須知 
  1. 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這是首先應顧及的是您自己與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 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大地震時,也會有不能依賴消防車來滅火的情形。因此,我們每個人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從平時就養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關火的習慣吧。 為了不使火災釀成大禍,家里人自不用說,左鄰右舍之間互相幫助,厲行早期滅火是極為重要的。
  地震的時候,關火的機會有三次:
  第一次機會 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  
  在感知小的晃動的瞬間,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關火!",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  
  第二次機會 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  
  在發生大的晃動時去關火,放在煤氣爐、取暖爐上面的水壺等滑落下來,那是很危險的。  
  大的晃動停息后,再一次呼喊:"關火!關火!",并去關火。  
  第三次機會 在著火之后 
  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3.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地震發生后,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制板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4. 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里的事例。請將門打開,確保出口。平時要事先想好萬一被關在屋子里,如何逃脫的方法,準備好梯子、繩索等。  
  5. 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邊的門柱、墻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  
  在1987年日本宮城縣海底地震時,由于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的倒塌,曾經造成過多人死傷。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 
  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此外,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 
  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較安全。  
  6. 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在百貨公司、地下街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來行動。  
  就地震而言,據說地下街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生停電,緊急照明電也會即刻亮起來,請鎮靜地采取行動。  
  如發生火災,即刻會充滿煙霧。以壓低身體的姿勢避難,并做到絕對不吸煙。  
  搭乘電梯的話  
  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后避難。 
  高層大廈以及近來的建筑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運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的動作,停在最近 的樓層。  
  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系、求助。  
  7. 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象輪胎泄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都市中心地區的絕大部分道路將會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車收音機的廣播,附近有警察的話,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難時,為不致卷入火災,請把車窗關好,車鑰匙插在車上,不要鎖車門,并和當地的人一起行動。 
  8. 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發出海嘯警報的話,請注意收音機、電視機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9.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災,蔓延燃燒,出現危機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時,采取避難的措施。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采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 
  對于病人等的避難,當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從平時起,鄰里之間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難的方式等進行商定。
  10. 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 
  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信息。相信從**、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信息,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
平時的準備工作 
  1. 自己家的安全對策是否萬無一失?
  平時的準備工作,是將受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基本。
  對大衣柜、餐具柜廚、電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傾倒的措施。
  在餐具柜廚、窗戶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膠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時四處飛濺。
  為防止因地震的晃動造成柜廚門敞開,里面的物品掉出來,在柜廚、壁櫥的門上安裝合葉加以固定。
  不要將電視機、花瓶等放置在較高的地方。 
  為防止散亂在地面上玻璃碎片傷人,平時準備好較厚實的拖鞋。 
  注意家具的擺放,確保安全的空間。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爐等用火器具及危險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預制板墻,使其堅固不易倒塌。 
  2. 緊急備用品準備好了嗎? 
  (1)飲用水 (2)食品、嬰兒奶粉 (3)急救醫藥品 (4)便攜式收音機、手電筒、干電池 (5)現金、貴重品 (6)內衣褲、毛巾、手紙等 
  3. 從平時起,建立鄰里互助的協作體制 
  發生大地震時,可以預計在廣大區域造成巨大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消防車、救護車不可能隨叫隨到。所以,,有必要從平時起通過街道等組織,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流,建立起應付發生火災、傷員時的互助協作體制。 
  從平時起,鄰里之間應就一旦有事時互助協作體制進行商談。 
  積極參加市民防災組織。  
  積極參加防災訓練。
 
  臨震應急準備
  在已發布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的地區,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應急工作: 
  1.備好臨震急用物品, 地震發生之后,食品、醫藥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產和供應都會受到影響水塔、 水管往往被震壞,造成供水中斷。為能度過震后初期的生活難關,臨震前社會和 家庭都應準備一定數量的食品、水和日用品,以解燃眉之急。
  2.建立臨震避難場所 住的問題也是一件大事。房舍被震壞,需要有安身之處;余震不斷發生,要 有一個躲藏處。這就需要臨時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防震棚。各種帳篷 都可以利用,農村儲糧的小圓倉,也是很好的抗震房。 
  3.劃定疏散場所,轉運危險物品: 城市人口密集,人員避震和疏散比較困難,為確保震時人員安全,震前要按 街、區分布,就近劃定群眾避震疏散路線和場所。震前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 資及時轉運到城外存放。
  4.設置傷員急救中心 在城內抗震能力強的場所,或在城外設置急救中心,備好床位、醫療器械、照 明設備和藥品等。
  5.暫停公共活動 得到正式臨震預報通知后,各種公共場所應暫停活動,觀眾或顧客要有秩序 地撤離;中、小學校可臨時在室外上課;車站、碼頭可在露天候車。
  6.組織人員撤離并轉移重要財產 如果得到正式臨震警報或通知,要迅速而有秩序地動員和組織群眾撤離房屋。 正在治療的重病號要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對少數思想麻痹的人,也要動員到安全 區。農村的大牲畜、拖拉機等生產資料,臨震前要妥善轉移到安全地帶,機關、 企事業單位的車輛要開出車庫,停在空曠地方,以便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作用。 
  7.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城市發生地震可能出現嚴重的次生災害,特別是化工廠、煤氣廠等易發生地震 次生災害的單位,要加強鑒測和管理,設專人晝夜站崗和值班。  
  8.確保機要部門的安全 城市內各種機要部門和銀行較多,地震時要加強安全保衛, 防止國有資產損 失和機密泄漏。消防隊的車輛必須出庫,消防人員要整裝待發,以便及時撲滅火 災,減少經濟損失。  
  9.組織搶險隊伍,合理安排生產 臨震前,各級**要就地組織好搶險救災隊伍(救人、醫療、滅火、 供水、 供電、通信等)。必要時,某些工廠應在防震指揮部的統一指令下暫停生產或低 負荷運行。 
  10.做好家庭防震準備 在已發布地震預報地區的居民須做好家庭防震準備,制定一個家庭防震計劃,檢查并及時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隱患。 ⑴檢查和加固住房 對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離。對于笨重的房屋裝飾物如女兒墻、高門臉等應拆掉。 ⑵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騰空,以備震時藏身; 家具物品擺放做到“重在下,輕在上”,墻上的懸掛物要取下來成固定位,防止掉下來傷人;清理好雜物,讓門口、樓道暢通;陽臺護墻要清理,拿掉花盆、雜 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⑶準備好必要的防震物品準備一個包括食品、水、應急燈、簡單藥品、繩索、收音機等在內的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處。 ⑷進行家庭防震演練進行緊急撤離與疏散練習以及“一分鐘緊急避險”練習。
  
【在不同環境中怎樣避震?】
  避震要點
  選擇小開間、堅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1、在戶外怎樣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  
  要避開高大建筑物,如:樓房、高大煙囪、水塔下,避開立交橋等一類結構復雜的構筑物;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如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危險場所,如:狹窄街道、危舊房屋、危墻、高門臉等。 
  2、在家庭怎樣避震 
  在樓內,應選擇小開間、堅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根據具體情況或選擇小開間、堅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或者跑出室外空曠地帶。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時會在室內形成三角空間,這些地方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它包括炕沿下、堅固家具下、內墻墻根、墻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因此,當地震發生時,如果在室里要注意利用它們。 
  3、室內避震要注意: 
  保持鎮定并迅速關閉電源、燃氣,隨手抓一個枕頭或坐墊護住頭部在安全角落躲避; 
  躲避時不要靠近窗邊或陽臺上去! 
  千萬不要跳樓!  
  4、在高大復雜的建筑物怎樣避震 
  不要停留在過街天橋、立交橋的上面和下方。 
  注意躲開廣告牌、街燈、物料堆放處。 
  要躲開建筑物,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高大建筑。 
  5、 在學校怎樣避震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應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后,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 
  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6、在野外和海邊怎樣避震 
  在野外:要避開山腳、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等;  
  在海邊:要盡快向遠離海岸線的地方轉移,以避免地震可能產生的海嘯的襲擊。 
  7、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保護好頭部; 
  千萬不要慌亂擁向出口,避開人流的擁擠,避免被擠到墻或柵欄處; 
  在商場、書店、展覽飽、地鐵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柜臺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遠離玻璃櫥窗、柜臺或其他危險物品旁邊;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8、特殊情況下的求生要點 
  遇到火災時: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待搖晃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轉移。轉移時要彎腰或匍匐、逆風而行。 
  燃氣泄漏時:同火災時一樣,遇到有毒氣體泄漏時,要用濕布后住口鼻,逆風逃離,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08-5-18 14:31:51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一下很重要 ,應該普及地震知識,講的非常全面,謝謝為大家準備這么多資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于 2008-5-21 18:59:5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你的資料。
其實不光是地震,一些其他的(如火災、溺水、煤氣中毒等)不可抗力的災害的應急防護知識也有必要宣傳、學習并推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于 2008-5-21 19:14:18 | 只看該作者
巍峨的山峰: 謝謝你的資料。   其實不光是地震,一些其他的(如火災、溺水、煤氣中毒等)不可抗力的災害的應急防護知識也有必要宣傳、學習并推廣。
近期我陸續貼出了三個地震相關的知識性文章,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應該怎么辦!
除本篇外,還有《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給汶川救災工作的緊急建議》和《汶川大地震成因探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08-5-22 08:57:01 | 只看該作者
這些知識人人都要學習一下,應急的時候可以派大用場的。
謝謝亮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08-5-22 15:38:16 | 只看該作者
謝謝你才主,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東西。不過現在是高樓了講了不應該躲在桌下和床下,應該在旁邊。那年代是瓦房才應該躲在桌下和床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08-5-22 16:17: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樓上二位,所以我的觀點是《大自然的力量是無限的,對于自然的災難只有哭泣》。不是悲觀不是消極,在強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人不如螞蟻。但是,人們應該學習一下有關避險知識——從小學生教育就應該開始——而不僅僅是學習哲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08-5-22 16:28:53 | 只看該作者
亮劍: 回復樓上二位,所以我的觀點是《大自然的力量是無限的,對于自然的災難只有哭泣》。不是悲觀不是消極,在強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人不如螞蟻。但是,人們應該學習一
同意,謝謝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6 07:45 , Processed in 0.0568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99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粗壮挺进人妻水蜜桃成熟| 熟女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嫩草|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欧美99| 国产新av一区二区|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av|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黑人xxxx又粗又长|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小说| 图片小说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图片|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国产在线观看黄av免费| 人妻中文无码就熟专区| 狂野欧美性猛交xxxx| 99热精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成人乱人乱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丰满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性色强伦免费视频|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女被男啪到哭的视频网站| 欧美系列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自在钱拍|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之日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