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精品图片|国产综合有码无码中文字幕|国产一区二区综合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电影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機械社區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223|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壩上行-草原的記憶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8-5-16 23:24: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壩上,我心中一個幽遠蒼涼的地方。


      最初一次去豐寧壩上是十多年前了。


      那時候沒有什么旅游車,剛畢業的我們,也都窮鬼一樣,不可能有私車公車了。早晨5點出發,到東直門乘長途汽車。北京到豐寧每天只有這么一趟車,而且還是繞道虎什哈的。到豐寧縣城已是下午3點,一直站著過來。稍作停頓,接著乘這趟車北上大灘。車站有個大姐專門來等游客,看我們4個外鄉人像旅游的,就介紹我們跟她走。我們也是初來乍到,那時也沒有什么攻略。確切地說,我們連壩上到底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咬牙跟著走吧,反正我們四個小伙子,身上就幾百塊錢。本以為沒多遠了,哪知道還有80公里山路!
      
      車進山谷,路邊玉米地里還有沒融化的積雪,這可是9月底啊。那條山谷,估計現在很多人都走過了。但當時對我們來講,就是滿目蒼涼。車上的人越來越少,山谷的晚風吹得滿褲管涼氣。前面不遠,柏油路面突然消失。汽車一陣艱苦盤旋土路而上,終于眼前一片開闊,風景已經與半個小時前大不相同,大姐說,我們上壩了。

      長途車的終點站就在大灘鎮。大姐的家在扎欄營子村,步行還要40分鐘。夜幕已經降臨,除去遠處農家點點的燈火外,就是黑乎乎的丘陵山影。大姐家一排北屋磚房,東側騰出來給我們住。家里人看到來了客人,一通忙亂。一個小時后,大碴子粥就端上來了。雖然一天勞頓,精神倒還充沛。大家盤坐炕上圍著炕桌開始我們此行的第一次正餐。
   
      農家飲食本也沒什么特別,大都原汁原味罷了。
   
      飯后撤桌,我們到院子里打探一下。推門望去,一片漆黑,讓人心頭一緊的黑。深邃的夜空繁星滿布,不留神嚇一跳。這種景色城市里很難看到了。
   
      回到屋里,主人已經把炕上收拾好,被褥整齊,每人一套漿洗得硬梆梆的白色床單被罩。落座以后和主人商量明天的安排。由于那個時候北京人到壩上旅游還不太多,當地沒有度假村。旅游大多集中在夏天,所以暑期一過,這些接待旅游的農家大都馬放南山了——確切的說是入圈了。主人答應明天一定找幾匹馬讓我們過過癮。
     
      入夜,主人離去,我們四個銷門就寢。大炕我倒是睡過,也是很小時候的事了。那三位都沒有此等經驗。重要的是如此親密的睡在一個炕上確是趣事。
   
      次日一早,大家起來刷牙洗臉吃早飯。院子里有個壓水機。為了省事,我們圍在水池邊洗漱。一口冷水入口,差點沒噎死。水那叫一個涼啊。不吹牛,我從上小學二年級就一直用冷水洗臉,一直引以為豪。竊喜不是這樣的水。
   
      早飯同時,主人已經將馬備好,連主人自己的一共五匹。大家躍躍欲試,一付不知天高地厚的樣子,并揚言上馬后要拚殺三百回合。主人一邊整理馬鞍子,一邊反復告誡,這些馬已經拴了1個月了,出去后可能會撒歡兒,這邊你們不熟,一定不要亂跑。我們就當耳旁風。
   
      出了村子向西。為了打馬方便,順便在路邊的樹上折了順手的枝子。
   
      路邊一望無際的莜麥正在收割,金黃一片。向前不遠就是無邊的曠野。草已枯黃,靜靜地趴在地上。這時一哥們的馬不聽使喚,撒腳狂奔出去。我們先是一陣嘲笑,哪知片刻不到已經不見人影。主人連忙囑咐我們原地不動,自己策馬揚鞭去找。這時我們已經遠離小村,寬闊平坦的草甸上,極目望去,就我們三個人三匹馬,四周一片寂靜。抬頭,天,真的就像穹廬一樣。那一刻,似乎到了地球的邊緣,誰都不敢作聲。只有馬們偶爾的響亮氣息,打破寧靜。
   
      十來分鐘后,主人將滿身是汗的那匹馬和驚魂未定的兄弟圈了回來,并一再向我們道歉:這匹馬一個月沒有出圈了,一個月了......
   
         稍攏精神,我們繼續向西馳騁。這回過癮了。草原上,小河蜿蜒流過,水清清的,淺淺的。縱馬過去,一陣水花四濺。主人說,這個季節騎馬最好,草都倒下了,很安全。夏天草高,馬看不清路況,草中的小動物突然跑出來,也會讓馬受驚。
   
      傍午十分,我們掉頭回去吃飯。一上午的瘋狂,讓我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渾身散架一樣的酸痛,屁股大腿根都被磨破。午飯后倒頭便睡。直到下午兩點主人來催。下午再次騎馬出去,已經沒了早上的興致。馬上拚殺就不提了,坐穩已經不錯。縱馬山坡白樺林,樹葉已經全黃了,微風吹過,落葉飄飄。藍天映襯下,更顯婀娜與詩意。一路東行,就是昨天下車的大灘鎮。這樣的鎮子,在北京來說,可能也就是個大村而已。鎮上沒有什么像樣的建筑,車站就算一個。村上人家還不富裕,磚房并不普遍。院子都很大,但沒有像樣的圍墻,多是碎石壘起來的。圍墻不高,坐在馬上,院內豬狗雞鴨一清二楚。巨大的曬場上,高高的草垛下豬在拱食,狗追著雞亂跑。
   
      鎮上唯一的商店還是改革開放前的那種合作社。騎馬逛商店還是第一次。商店雖然已被承包,但里面的舊式格局仍然保持著。夫妻店主笑臉相迎。我們買了兩瓶牛二和一些零食,出門翻身上馬,頗有牛仔的感覺。此時夕陽西下,走在昨天來時的路上,想象當時饑寒交迫的情形,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黃昏的小村,家家炊煙裊裊,村邊小水塘里,鴨子扎堆取暖睡覺了。總有耐不住清冷的家伙拼命擠到里面,搞得鴨群嘎嘎直叫,然后又重歸寧靜。村中,小巷里滿是車轍和牲口的糞便,不知誰家的小豬,在路邊拱了個窩就睡了。終于到家了,一天的馬背搞得我們疲憊不堪,一個兄弟坐在馬上死活不下來——其實是下不來了。主人安頓好我們,把自己的小孩抱到馬背上。那個四五歲的小家伙,搖搖晃晃的自己騎著馬走了。
   
      進得屋來,晚飯已經燒好。一摞薄餅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掏出我們騎著馬買回來的二鍋頭,與主人豪飲起來。那一晚我們喝得都比較多,然后捂著屁股,迷迷糊糊說著“誰要摸我屁股就和誰急”的話,呼呼睡去。騎馬鏟傷的屁股,痛苦不堪。
   
      第三天早晨六點,主人叫起我們,套馬車把我們送到鎮上,乘那唯一的一班車回北京。外面還一片漆黑,我們四個雖然把所有帶來的衣服都穿上了,仍然擠在一起打哆嗦。車輪壓過,路上小水坑的冰層咔咔破碎。朦朧中,遠處村邊已經有早起的人在晃動了。那天是10月2日。
   
      這就是我們第一次的壩上之行。
      主人收了我們每人一百元,包括了以上的所有住宿吃喝騎馬導游。



      之后,每談起第一次的壩上之行,兄弟幾個定是眉飛色舞,相約每年去瘋狂一次。其實我們幾個伙伴住得很近,無奈工作原因總是身不由己,當我再次踏上那片土地的時候,已經是四五年以后了。
   
      那年北京和北京北部下了很大的雪。春節前,上次同游的其中一個電話給我,說他認識了個家在大灘的朋友,如果山路上雪化了,我們可以到他家耍耍。
   
      初五早上5點,吉普車的喇叭聲在大院外響了三聲。出門一看嚇了我一跳。那輛不太破舊的北京吉普滿身是黃色的塑料膠帶。兄弟嘿嘿一笑:這種車密封不好,我從外面把能封上的縫子都封上了,只留了一個后門上人。那天太冷了,我們又找了塊紙板把散熱器遮住一半,防止水溫過低。一切停當,魚貫上車,然后把僅留的一個車門從里面用膠帶粘死。外面還是月黑風高,我們上路了。此行一共三人,兄弟,他女友,還有我。
   
      一路六個小時的車程,除了說笑,我一直在留意路上的風景。正月的原因吧,又是很早,一路上也沒看到幾輛車。直到豐寧縣城,沿途風景依舊,縣城外的路面寬闊了,路邊的小店門臉也多了許多。在我眼里,那條山谷的谷口,應該算是壩上行的開始。那段至今沒有修橋的河灘已是白花花的冰面,常走車的地方,滿是深深的車轍。小河上游吹來的細沙,在路旁堆積成小小的沙丘。另一側原來的河灘地,現在整整齊齊的栽種著小樹。樹干很細,也沒有什么枝條,估計是近一兩年的事。后來想起,這里是不是北京的青年林??

      上壩的那段路仍然是土路,據說是不能鋪瀝青的。路上沒有積雪——直到上壩后轉過最后的一個彎。眼前一片白茫茫。這個景象只在電視里介紹戍邊戰士的時候看到過。風很大,夾雜著細細的雪粒。路旁已經看不到排水溝了,迎風的路段,風吹的積雪堆起有1尺高。這是條干道,明顯有清理過的痕跡,否則現在肯定是不能通車的。
   
      車沒開出多遠,右側看到了第一個度假村。從此,度假村就不斷出現在眼前,直到大灘鎮。這一切我都想到了,不過還是比我預想的糟糕得多。
   
      除了進鎮的那個路口方向沒變以外,其他的都認不出來的。那個我們曾經騎馬買酒的合作社和周圍的農家已經完全變了樣,和北京農村一樣難看的紅磚房前,小孩子在放鞭炮打鬧。這里的人對于北京人并不陌生,但是正月里看到我們還是有些吃驚。
   
      向北走沒多遠,就是朋友的家。門外,幾匹馬孤零零地在冰天雪地里的無精打采地站著。一條小豺狗瘋狂的向我們撲來。聽到車聲狗叫,主人迎了出來。
   
      朋友家的院子不大,不過可能原本是很大的。東西廂房將左右兩側占去大半。透過玻璃窗,看見里面整整齊齊擺著床鋪和小柜子。朋友說,這是專門接待游客的。撩開厚重的門簾,屋內的暖氣迎面撲來。過堂里,女主人已將午飯準備好。進到里屋,坐在溫熱的大炕上,六個小時蓄積的寒氣很快被驅除殆盡。少時飯菜擺上,大家說著年年相同的拜年話兒,喝著溫過的燒酒,直到耳紅面熱。
   
      飯后稍事休息,我們驅車出村觀光。主人說,今年的雪特別大。山坡田地里,根本看不到任何枯草的痕跡。迎風的民房或者路基一側,風吹起的積雪一人多高。出鎮不遠,積雪越來越厚,除了偶爾的拖拉機,幾乎沒有別的車。無垠的雪原上,點綴著禿光光的白樺樹。我們曾經縱馬流連的小山坡白樺林,如今處處都用圍欄圍著,保護草場育林的小牌子,提醒游客不要進入。恐怕再也體會不到當年跨馬折枝,在金色的落葉紛飛中穿梭的感覺了。路邊的荒地上,不時有馬匹映入眼簾。這些夏天草原上的精靈,此時目光呆滯,瘦得皮包骨頭。見過之后,才會明白什么叫馬瘦毛長。回來問主人才知道,為了節省成本,這些馬冬天基本就是維持生命,很少喂糧食。直到來年開春,才會添加糧食催壯以備游客騎乘。可憐的家伙們!
   
      我們向著多倫方向小心翼翼的前進著。兩個小時后,路上已經看不到車輛。偶見行人步履蹣跚的跋涉在雪中。風吹的積雪填平了路旁的排水溝。如果不是兩旁的楊樹,根本就分不出哪里是路。我們盡量在路中間行駛,盡管如此,還是遇到了麻煩。
   
      突然,車前輪向左側一滑,不動了。當時我們還沒意識到后果多么嚴重。兄弟把知道的駕駛技巧全用上了,結果車下滑的越來越深。我們砍樹枝,把車里能用的東西都墊在車輪下,仍然無濟于事。這時已是下午四點多鐘,西斜的太陽變成淡淡的橙色,長長的樹影投在淡藍色的雪面上。我們三個孤零零的站在車旁,鞋里面滿是積雪。四下望去,離最近的村莊也有一公里遠。
   
      這時,背后有沙沙的腳步聲。一個小伙子從遠處走來。見到我們頗為驚訝。他說這個時候他們是絕對不開車出來的,否則肯定會出事。他讓我們稍等,就去村里叫人了。半個小時后,幾個精壯漢子從村里走來,手里還拿著鐵鍬。在他們的大力幫助下,我們終于把車從雪溝中拖了出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這次有驚無險的事故,讓我們已經沒有游玩的興致。為了安全,我們小心翼翼的開車返回。到家時,天已經完全黑透。
   
      豐盛的晚餐已經與我們自己的生活沒有太大區別,特殊一點是桌子上滿滿的一盆野兔子肉,是主人上小學的兒子追來的。聽起來可笑,不過確實是這樣:由于雪太厚了,兔子腿又很短,所以被人看到后狂奔不了多遠就臥在雪里動不了了。那些殘酷的套鎖之類也就排不上用場了。
   
      白薯干的燒酒略有些混濁。身后的爐子上,擺著一圈酒杯。這里人有喝溫酒的習慣,說是冷酒喝多了,年老后手會發抖。
   
      一夜無話,頭腦中滿是溫熱的大炕,漆黑而寂靜的冬夜。
   
      太陽再次照進這個小院。墻頭屋頂的積雪在陽光的透射下晶瑩剔透,房檐下一尺長的冰凌閃著晶瑩的光,清冷的空氣沒有一絲味道。再次登上我們的二零吉普,齒輪箱的潤滑油幾乎凝固,換檔都成了困難。這天上午,我們又在大灘及周圍閑逛了一下,基本已經找不到當年的鄉村風景了。
   
   
      當年兄弟們的馬上之約恐怕不會再實現了。





      第三次壩上之行-圍場壩上。

      第一次去壩上是金秋十月。第二次是雪后殘冬。這兩次去的都是豐寧壩上。這次則是盛夏時節的圍場。

      還記得第一次去壩上的時候,我們討擾的那家農戶主人說,壩上旅游最好的季節是初秋。見過很多壩上的照片,如《姜平壩上行》的那些。應該說最富詩意的確是草原濃意的秋色,寧靜而斑斕。夏天要相形見絀,雖是滿眼翠綠與生機,卻單調有余。

      與以往不同,這次是跟隨公司組織的旅游團前往的。本不喜歡這種旅行方式,在家呆著也沒事做,權當乘涼去了。

      車過承德,景色多少有些改變。新修的公路,蜿蜒在寬闊的山谷中。與北京周邊山區不同,這條山谷,底部平平的,偶見星星點點的羊群散落在溝谷中。

      路尚未修通,局部還在施工。一處坑洼路段,有輛貨車翻倒,貨物灑了一地。其他車輛只得繞行施工通道,給了大客司機們展示手藝的機會。

      再向北行,直到四合永,路面豁然開闊。雖已經通車,但還沒有劃線。不知哪個好事,為了限制車速,路上錯落地擺放了無數小石塊。司機們如同在過S樁般地開著車高速地扭來扭去。

      四合永這個地方很早就知道了。早期的攻略里多有提到這個地名。那個交通遠沒有如今發達的年頭,如果從北京前往圍場,乘火車要在這里下,然后包車前往。

      汽車一陣蜿蜒,終于到了森林公園的入口處了。買票時機,大家下車透氣。已是傍晚時分,路邊樹林密密,彌漫著濕潤的涼氣,好像能滴下水來。很多人都拿出外衣穿上,很夸張的樣子。

      進得山門就是上壩的土路。汽車一路喘息,偶爾松一口氣,是給對面的來車讓路。暮色漸深,兩旁的樹木籠罩在霧靄之中,變成深藍色的陰影。

      那邊度假村安排好了晚飯,無非是土豆燉豆角之類,一大盆子又一大盆子的。度假村院內是密密排布的蒙古包,其實只是蒙古包形狀的小屋子而已,包內陳設簡單,倒也干凈整齊。飯后,上百號人消失在圓頂的小房子中,安頓好,開始串門,頗為有趣。

      睡前定時。次日早早起來,出去踩踩盤子。小鎮不大,基本變成了度假村。一條小街貫穿小鎮,兩端不過幾百米即出村口。太陽還沒升起,起伏的山林,籠罩在淡淡的霧氣中。沿著草叢中不太清晰的小徑,獨步樹林深處。林中濕氣濃重,仿佛雨后。露珠掛在細窄的枝葉上,偶爾滴落頸項,冰涼的,心頭一緊的感覺。

      太陽在慢慢升起。這是一片年輕的樹林,并不濃密。透過枝頭,陽光投射到地面上。樹腳下,雜草沒膝。一縷縷淡淡霧氣,慢慢向空中飄去。

      四下寂靜無聲,沒有鳥叫,一絲風也沒有。鞋和大半個褲腿都濕透了。

      回到住處,大家已經開始洗漱了。

      早餐過后,驅車向北。一路兩旁密布松林。這里還是機械林場的領地。再向北,樹林消失,有農耕機械在犁地,已經到了林場邊緣。

      草原的氣息撲面而來。

      山勢漸緩,路中突現路障, 防疫人員背著噴壺,為每一輛過境車輛清洗輪胎。過了這道線,就是赤峰境內了。前行不久,即馬場。

      這個專為游人準備的馬場,居然在一個山坡上。車停,立即被牽馬者圍住。討價還價一番,幾十個人上馬,卻發現馬是被牽著,沿著丘陵下的小路散步的。在一位大哥的帶頭下,我們幾個膽子大的,甩開馬主人,超過前面乘馬散步的大軍,撒腳狂奔。前些年在豐寧騎馬時,馬主的告誡看來是對的。遠看毛茸茸的草原,真的到了腳下,草也有半米高不止。馬這東西,根本沒有安全意識的,對于腳下的路毫無選擇。幾次腳深腳淺險些摔下。怪不得馬主選擇這么一條路,根本就是不讓跑么。
小心翼翼轉到大路上來,我們5匹馬才開始狂奔。回到出發處,馬們已是汗流浹背。

      隨后的午飯,安排在不遠的紅山軍馬場的某個招待所。沿途已經很少見到游車了。雖然7月底的盛夏,遠處山坡上大片的油菜花突入眼簾。那耀眼的黃色,映襯在蔚藍的天空下,被四周的翠綠包圍著。相比4月間長江流域的景色,更多了一份鮮亮與神氣。

      午后在一條小河上漂流。應景的娛樂項目而已。

      回到塞罕壩大約5點鐘。村內,正準備著晚上的全羊節目,一人多高的松枝堆已經搭好。無聊之中,信步走到小鎮的另一頭。樹林邊緣,偶有小花綻放。單薄的花朵在細細的莖桿上,隨著微風搖晃。順手拔了一顆。回來被同事見到,驚叫這是罌粟花。詢問當地人,說是不結果實的。

      烤全羊的活動在晚飯+散步后進行。上百人眼巴巴地盯著兩只壯碩的羊尸在炭火堆上慢慢翻滾,娛樂價值多于美食價值。

      其間不免有焰火燃放等。震耳的爆炸聲回蕩在本是寧靜的山林里。怪不得早上連鳥叫都聽不到。

      同事打牌的打牌,吹牛的吹牛去了。

      忽地想起多年前,首次上壩,深夜里站在院中抬頭四望,夜空中繁星密布,星星多得嚇人一跳。一是因為高原空氣沒有污染,水氣含量少,透明度高;二是因為小村偏僻,人們日落而息,入夜大地即一片黑暗。不禁踱步到小街上。

      鎮上的小街不長,燈火確是徹夜明亮。夜空深邃,通透依然。眩目的燈光下,繁星已不可見。

      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大家已經整理行裝準備回家了。路過那片不大的泡子和如織錦圖畫般的草甸子時,車上所有的姑娘們都去編了一個環珠格格式的花環戴在頭上。

      回的家來,很多同事桌子上,多了一束干枝梅。一種草原上生長的小花,擺在那里,叢叢一簇,溫暖而不張揚的感覺。


      一日喉嚨劇痛。臨桌的妹妹掏出一個破塑料袋子扔給我,說是在壩上買的金蓮花,賣土產的大嬸說,這東西治療咽喉病痛有奇效,幾元錢一大包,還沒試過是否管用。抓了一把泡上,枯干的花瓣,綻放在水中,如黃花的形狀。水沒什么味道,入口油乎乎的感覺。猛灌一天,沒吃什么藥,第二天居然痊愈。



      算起來最后一次已是近十年前(99年夏)的事了。這幾天在家賦閑無事,翻出記述前兩次壩上的帖子。一時興致。以上為三個帖子的合并版


注:壩上,是當地人對高原的稱呼。北京人所說的壩上,一般指距離北京幾百公里左右的內蒙古高原的邊緣地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08-6-1 20:36:54 | 只看該作者
好游記!大手筆在這里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于 2008-6-1 21:41:55 | 只看該作者
壩上現在怎么樣?有機會去玩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于 2008-8-1 11:22:35 | 只看該作者
寫的很流暢啊,讀起來似乎身臨其境,有樂趣,高手啊!
去年九月份去過,旅途是痛苦的,內容還不錯,80元可以騎半天,到了賽馬場就可以狂奔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08-8-1 11:31:37 | 只看該作者
金色的黎明: 寫的很流暢啊,讀起來似乎身臨其境,有樂趣,高手啊!   去年九月份去過,旅途是痛苦的,內容還不錯,80元可以騎半天,到了賽馬場就可以狂奔了!
我們去的年代,20塊錢騎一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08-8-1 11:40:31 | 只看該作者
天水藍: 我們去的年代,20塊錢騎一天
那時候豬肉才幾毛錢一斤,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08-8-1 11:42:03 | 只看該作者
好象跟著去了幾趟的感覺,寫得太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8 22:35 , Processed in 0.07396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丰满饥渴老女人hd|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彩霞| 5x性社区免费视频播|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宅女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 欧美成人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做爰免费视频免费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欧美人与性动交ccoo|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 天堂av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产品免费精品久久75 | 亚洲一区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亚洲精品动漫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果冻传媒 | 一区二区 在线视频| 久艾草久久综合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不卡|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国产jjizz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熟女熟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人妻互换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熟女| 少妇激情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传媒麻豆剧精品av| 综合一区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