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evinspeak 于 2010-12-16 03:53 編輯 8 @2 Q) a- ?8 x+ X, \
" v1 ~! b1 T9 G8 w3 y8 }4 C賣車有車托,nnd,沒想到賣礦物鑄件都有托!!' W% L$ Y% }; l7 N3 s: i
L浦的總經理叫neumann德國人。
9 @' m: Y9 X: e繪圖工在德國是個大專生或是技校生的活,一個德國機械工程碩士,給國內繪圖出現錯誤是很正常的。一般來說,德國機械工程碩士從事機床行業,主要負責草案預研階段計算結構剛性,固有頻率,以及計算熱力影響等研究型工作。此后由小組討論確定開發方向,再有結構工程師構草圖,由畫圖工畫圖。歐洲頂級機械系里的博士,不會畫機械制圖的多了去了。不要把自己的無知當有趣!3 p, a: }/ \, Y% V+ R
0 e7 C, H4 \, s3 C1 l; [5 q
在德國待了10年的工程師不清楚GB是很正常的!但是我相信他對機身以及模具的整體把握應該沒什么問題。等到L浦找了專門制圖的畫圖工,這樣的團隊才能彰顯他的綜合能力。L浦在歐洲是相當有技術能力的礦物鑄件公司,但是由于它的主體是化工集團,制約了它對礦物材料應用的水平。在歐洲由于大多數機械設備制造商有著很強的開發能力,能夠自己把握礦物鑄件材料的使用。應該說它的材料還是不錯的。與之相比,各有特長的另一家著名的礦物鑄件公司,是Schneeberger和Studer的合資廠。由于兩家股東本身就是先進設備制造商,對于礦物鑄件的應用,以及各類礦物材料屬性研究有著豐富的經驗。所以在與新進入礦物鑄件領域的設備制造商打交道,較之L浦更有優勢。兩家公司雖然互為競爭,但針對客戶群還是有差別的。9 |! C$ T/ k9 J9 h v1 }! [0 p
6 [1 ~0 S$ [& X* y" \. h我相信調整人力資源以后,并且將其優質材料投放中國市場以后,L浦在短時間內是可以有很大的起色的。2 J6 Z* I# B G# W9 ^7 Y3 A
L浦培訓了大量中國員工,但是培訓結束半年后,似乎都離開了。不知道樓主是不是也是從L浦離開的中國員工!4 Y6 s4 n# B" C) F1 R
" x* o2 z. A1 A9 B' f東星或是納諾所謂的走出國門,的確參加了今年在米蘭的機床展,很遺憾,不知道是市場部傻了,還是老板傻了,帶了一臺拷貝Studer某型號的機身就去展覽了。并且這個機身的滑軌面,studer是有專利的!!明擺著就是讓歐洲人看笑話!studer沒報警,把這種拷貝人家專利的公司清除出展覽會,已經是很給面子了。而且機身做的質量非常差!就算是木模做的,也不應該這么差!!!同為中國人,我不理解為啥要帶個拷貝去參加展覽!搞個其它的也行啊!
+ f' Z# J! s. ?& [! {0 F/ x$ a& J; J2 M
就以東星拷貝的studer為例,它采用的歐洲礦物鑄件材料的楊氏模量有42-45Mpa。而東星的只有30出頭。差了30%,要知道studer是按照42設計出來的機構,固有頻率以及結構剛性和用E=33MPa復制出來一模一樣的結構,區別是很大的。搞過機床預研計算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4 Q2 d3 f! s3 R+ a
我總覺得,做實業,不是做商業,專心致志的做好自己的研究,提升自己的技術,少到外面說別人不好!這樣的民族企業才是中國工業的希望!!& t2 P9 _/ y" S7 C; o1 g1 W" c
$ M6 |8 [2 Q2 f. Y
3 o- F# L/ D% z2 g
# H6 [' V* ~* x/ \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