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精品图片|国产综合有码无码中文字幕|国产一区二区综合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电影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機械社區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chnto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富士康將增加100萬臺機器人取代人工

[復制鏈接]
61#
發表于 2011-8-4 22:21:07 | 只看該作者
lxb1212 發表于 2011-8-4 13:59
Foxconn所說的機器人,也就是生產線上面的自動,半自動機器,而非電影里面所見到的哪些超能機器人,這些自動 ...

這種機器人我們部門就正在做,做好的機器自己連續跑,工人就只管送料和取產品,,報警出錯了簡單的問題比如卡料什么的工人自己解決,稍微有點兒難度的技術員解決,工人大部分時間就是傻傻的站在機臺旁邊看著機臺,一站8小時12小時,估計跳樓的都是這么單調瘋了的

點評

鐵未銷 兄在foxconn哪個部門高就啊?  發表于 2011-8-5 19:09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發表于 2011-8-5 15:29:52 | 只看該作者
富士康聽說是相當黑,機器代替人也許是好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發表于 2011-8-5 21:19:15 | 只看該作者
那人來維修機械 結果不還是一樣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4#
發表于 2011-8-5 22:02:53 | 只看該作者
看著大家的討論,也談一點點體會:

  1.制造業利潤本來比較低,boss能分給咱們的本來就不多;工人們再遇上通貨膨脹,房價飛天,不失望才怪!但再失望,boss們也不可能分給你再多了,因為他的利潤有限。
  2.中國的企業管理現在基本上還是人制,制度更多的是擺設,誰會逢迎領導基本上升遷就很快;再加上浮夸這個毛病,所以企業很難培養出高技術的工人隊伍,現階段的學校培養就更不靠譜了;
  3.所以對富士康這樣的制作業,采用機器人是個很好的替代方式,只要培養一支稍高素質的維修隊伍,至少工期、產品質量不用愁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發表于 2011-8-6 11:19:43 | 只看該作者
這下換機器人跳樓了,不過修修還可以繼續使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發表于 2011-8-6 16:27:18 | 只看該作者
增加100萬臺機器,一方面是為了轉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公司的影響吧,近幾年來,跳樓事件時有發生,對形象有所影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于 2011-8-6 19:40:47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新聞報道不錯: "揭秘富士康機器人帝國:協助而非替代人力"

http://tech.sina.com.cn/it/2011-08-06/09585891975.shtml

61歲的郭臺銘依然故我,他簡單的幾句話,就讓一場關愛員工的“街舞晚會”變成了“巨大的新聞發布會”。

  7月29日,身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2317.TW,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內地習慣稱為“富士康”)董事長兼總裁,郭臺銘攜妻子在深圳參加公司萬人晚會,情緒甚高的他口無遮攔,透露富士康將增加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數量以完成簡單重復的工作:明年達30萬臺,3年后機器人規模達100萬臺。

  目前,富士康僅有1萬臺機器人,一年內引入30萬臺機器人,以保守價格估算,鴻海需投入巨資約300億元人民幣;同時,作為全球代工航母,鴻海集團位列2011年財富500強第60位,2010年營收約951.9億美元,全球員工總人數接近120萬,大陸員工逾100萬,僅深圳一地就超過40萬。

  這條消息的“爆炸性”可想而知。

  毋庸置疑,一年前因員工頻頻“墜樓”引發的富士康轉型仍在提速,而業界的疑問是“機器人”時代是否真的到來。考慮到7月11日,鴻海集團剛剛宣布投入100億元人民幣(合15.5億美元)用于賽博數碼廣場(Cybermart)的品牌零售店建設,新增加的300億元投入,鴻海的現金流能否足夠?

  四項轉型:機器人呼之欲出

  一年多前的2010年3月,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開始爆發,截至到當年6月底,前后約13起事件,讓強硬如郭臺銘、強大如富士康也不得不“低下頭”來,于2010年5月底帶領全球媒體參觀公司深圳龍華總部。

  從當下向前追溯,一年多來,郭臺銘采取的應對舉措主要有四:提高員工工資,深圳逾85%以上的工人底薪由每月不足1000元調高至2000元以上;加快富士康產業布局調整,北上河南、西進成都、重慶等員工薪酬較低的中西部省份;內部開展關愛員工系列活動,包括宿舍管理外包,建立員工心理咨詢中心,舉辦更多體育、街舞等活動豐富員工業余生活;啟動機器人戰略。

  其中,前三項舉措,外界有目共睹;而機器人戰略則更多潛藏在富士康的轉型戰略下。

  按照彼時的描述,富士康深圳總部將加速轉型,龍華、觀瀾兩個廠區將成為“產品技術研發、銷售展示及人員訓練、模具制造技術研發和新設備與自動化制造研發中心,新產品量式生產基地”。此外,富士康還將進軍新材料、新能源領域,深圳兩個廠區是重要研發中心。而為了提高薄如刀刃般的利潤率(3%~4%),一直期望打通產業鏈“最后一公里”的富士康,新設立通路事業群及電子商務部門。

  一年后,郭臺銘的講話再次肯定了前述轉型,唯一的“猛料”是其新拋出的“機器人戰略”。

  郭臺銘所稱的“機器人”,在富士康內部被稱為Foxbot,由于郭并未對外仔細描述機器人戰略的具體內容,外界多將其與“富士康深圳一號”機器人關聯起來。

  “富士康深圳一號”最初與公眾見面始于2006年10月的深圳高交會。彼時,作為富士康自主研發的自動化機器人原型,該款機器人深情款款地在展臺上演奏了中國名曲《茉莉花》,顯示其具備相當的復雜工藝操作水平。

  而此次郭臺銘刻意強調產線3年引入100萬臺機器人,釋放出公司科技轉型及渠道戰略進度的“并不如人意”。畢竟,新能源、新材料的研發非一朝一夕之功,商業應用前景更與國家的相關政策息息相關;而十多年前即開始渠道布局的富士康通路建設,所遇到的困難亦遠比規劃復雜(詳見2011年7月25日C3版《五路遇阻 富士康“失陷”最后一公里》)。

  從這個角度出發,生產線3年引入100萬臺機器人,似已成為郭臺銘認為富士康科技轉型提速的“突破口”。畢竟,相對于在流通領域并未取得足夠積累的富士康來說,已開展至少5年的富士康機器人研究,由公司一向擅長的IE(工業工程)研發、模具設計及規模制造作為保證,有助于其“機器人”戰略的實現。

  機器人計劃:協助而非替代

  盡管郭臺銘對于富士康Foxbot戰略語焉不詳,但據《中國經營報》記者多方采訪,該戰略的基本框架仍然比較清楚。

  首先,從定位上來說,富士康機器人不是為了裁減雇員,而是為了減少員工枯燥、簡單工序的重復程度。

  “富士康在大陸最寶貴的財富仍然是100多萬名產業工人。”不愿透露姓名的富士康內部知情人士表示,“富士康機器人在新建的成都工廠也有使用,但參觀過生產線的人都知道,為iPhone帶來眾多粉絲和追隨者的外殼拋光工藝,機器人基本無能為力,更多要靠工人手工操作。”

  所謂“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拋光車間的那些年輕工人,剛開始進入車間時,手上都滿是磨出的血泡,讓人看著非常心疼。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格培訓及適應后,才能減少對手掌的損害程度。”該人士說。

  而互聯網上傳出的iPhone6樣機圖上,如透明的新材料引入固然是關鍵,拋光工藝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

  其次,100萬臺富士康機器人不會從外購買,而是由富士康SHZBG(Super Precision Mechanical Business Group,鴻超準產品事業群)自主研發及制造。

  來自富士康官網對SHZBG的介紹稱,該事業群掌握世界領先的精密模具設計制造、機器人 & 自動化設備機構/控制系統研發、光電/光通訊技術、塑膠/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精密機械加工技術等。早在2007年1月15日,SHZBG AR(Automation Robotic,自動化機器人)事業處就已成立,主要產品為工業用機。

  再次,100萬臺機器人絕大多數會以低層級為主,但不排除個別智能程度較高。

  7月29日晚會上,郭臺銘透露,富士康的100萬臺機器人將主要用在噴涂、焊接、裝配等工序上。顯然,這些工序重復操作多,比較枯燥,但功能相對簡單。而富士康已經投入使用的1萬臺機器人也主要用于這些環節。

  軍備競賽:蛋糕or稻草

  當然,外界之所以認定富士康Foxbot戰略推進困難,還有諸多判斷理由。

  “短短幾年之內,蘋果手機已經推出了四代,這也是電子工業和汽車生產的最大不同。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模具和生產工藝需要不斷變化,投入資金巨大的機器人雖然很耐用,但顯然很難滿足靈活調整的需要。”上述知情人士稱,“與此不同,目前全球機器人研發及使用水平最高的日本、德國,使用者主要是豐田及德系眾多知名汽車廠商,汽車廠商的生產線雖然也有車型的不同,但基本上標準化程度比較高,3年小改款、5年大改款,較長的工藝流程調整時間保證了機器人的使用頻度比較持久。”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300024.SZ,下稱“新松機器人”)是國內目前唯一形成了工業機器人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該公司2010年實現營收約5.52億元,2011年中期營收同比增長52%。即便如此,該公司現有年產能不超過1000臺(套)。相形之下,富士康到2012年引入30萬臺機器人的巨大需求,遠非一般供應商所能提供。

  “根據型號、功能、復雜程度的不同,國產機器人的每臺售價高可達六七十萬元,低則十幾萬元。如果富士康所需機器人的功能不過于復雜,通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其產品成本有望控制在10萬元/臺以內。”不愿具名的業內知情人士稱。

  如此估算,富士康2012年引入30萬臺機器人,至少需要投資300億元;而3年100萬臺的計劃,則至少需要投資1000億元。

  這絕非一個小數字,即便對于財大氣粗的富士康來說。

  “鴻海集團的現金流還不錯,但是比較緊張。如果要運用流動資金來購買機器人,公司財務壓力會很大,而且由于這筆投資不是馬上能夠消化得了,成本增加可能會使公司的毛利進一步降低,或許要8年才能分攤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分析鴻海精密的財報稱,機器人戰略或將進一步限制富士康的其他大規模投資,2012年的財報也將更加難看。

  林江的解讀可謂中肯。但對于郭臺銘來說,他心里或許還有另一本賬。

  經過2010年的調薪之后,富士康深圳員工絕大多數底薪2000元/月起,絕大多數工人包括加班費、保險等在內,人工支出每月將超過3000元。考慮到富士康生產線一天24小時不停產的“三班倒”原則,工人休息時間除外,深圳一條生產線3個工人一年的支出在10.8萬元以上,如果這3個工人的簡單重復勞作工序可由機器人所代替,一臺成本10萬元以內的機器人投資無疑相當合算。

  此外,比亞迪作為富士康目前在國內最大的手機代工競爭對手,2011 年,該公司需要償還銀行的借款為113.63億元,整個集團一季度末的資產負債率約62.55%,相對于2009年底的52.96%、2010年底的 60.06%,進一步上升(詳見2011年7月11日本報C1版《比亞迪泡沫》)。

  是帶來公司新業務、壓縮工人工資支出、通過“軍備競賽”擠壓競爭對手的“蛋糕”,還是發展中增加公司現金壓力、影響其他投資的“稻草”,富士康Foxbot戰略的輕與重,或許只有2012年才能解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于 2011-8-6 19:41:39 | 只看該作者
(續)

富士康武漢園區F區,某沖壓車間的劉向(化名)成了一名特殊的“監工”,他每天都要操控一臺機器人,在生產電腦機箱的流水線上進行作業。

  這臺機器人是一臺6軸機械手,是目前能實現任意運動方向與角度的最佳自動化設備。該機器人由電腦控制,通過編程人員進行調試后,能模擬人的操作,對流水線上運來的鋼板進行沖壓加工。

  “這機器操作速度比人慢,只能頂半個人,不過它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累。人是要累的,累了得休息。”劉向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目前在廠區有少量崗位已用上機器人,它們分布在各廠區產線上。

  劉向監控的這臺機器人,是從國外進口的:“具體什么牌子不清楚,只看見上面寫著一些洋文。”其造價20多萬元,屬于富士康廠區較高端的機器人,據劉向說,這種機器人生產的次品率比人工操作高一些,因為“比較容易出問題”。

  據了解,富士康武漢科技園自2008年起開始在沖壓、成型、涂裝等產線引進機器人。零散分布,并配合人工生產。目前,武漢科技園主要從事相機、臺式電腦等產品生產,機器人相對適用。而劉向稱,未來該園區還將會進一步增加機器人,但具體數量未定。

  事實上,未來將進一步增加的機器人,基本可以確定將由富士康自己制造,按照公司目前所稱的應用生產環節,這些機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會太高,外形像一個機械臂,通常稱為單臂機器人,估計每臺造價約為10萬元以內。

  據劉向分析,這個富士康內部稱之為FOXBOT的機器人在工作效率上,目前一臺相當于一個普工24小時的工作量。但機器人可以24小時工作,而富士康工廠目前則采取工人一天24小時三班倒制,滿打滿算一臺機器人相當于3個普工一天的工作量。以一臺高級的機器人平均價格20萬元,工人年薪4萬左右來計算,那么一臺機器人第一年的投入成本相當于5個普工一年的工資成本,但由于機器人屬于第一年一次性投入(第二年只需投放維護、調試成本),因此機器人使用年限越長(一般為5~10年),對人力成本的下降越明顯。不過,考慮到機器人“每次換一個機模,調試時間都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工時的延誤損失,也抵消了一部分節省的人力成本費用”。

  目前來看,富士康3年制造100萬臺機器人的重擔將落在鴻超準事業群身上。據了解,富士康科技集團的機器人由富士康旗下鴻超準事業群(SHZBG)負責研發。鴻超準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為生產設備與機器的事業群,該事業群為富士康科技集團的生產線提供模具、刀具、金屬加工等產品。該事業群年產值約為鴻海集團的十分之一,但其技術水平卻在全球領先,代表了富士康的核心競爭力。

  而富士康近年來在全國各地的社會招聘中,也多出了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技術崗位——機器人應用工程師,日常主要是維護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正常運轉。而富士康晉城工業園自動化機器人事業處還與相關院校合作建立了“機器人實訓生產車間”,專門培訓機器人應用工程師。

  不過,現實與未來的趨勢總是有些落差,在現實運用中,劉向們的感覺難言滿意。

  富士康深圳龍華園區工程研發部門陸燁(化名),早在2007年初就看到過富士康自主研發的機器人:“當時覺得好強大,我想這個機器人技術方面應該在國內算不錯的了。”2009年,他所在的研發部也安裝了一臺組合型機器人。

  “這臺機器人其實是一個加工中心,它是獨立的,需要一個服務員來操作。”陸燁說,但實際上,該機器人的使用率并不高,近半個月以來,這臺機器人一直在“休假”。原因在于,陸燁的部門負責開發模具等,產品款型變化較快,功能相對單一的機器人暫時無法代替靈巧的手工。

  但顯然,富士康的研發實力絕不止于此。機器人的“智商”和動手能力其實與其身價或者說制造成本呈緊密正相關。

  2006年之前,富士康曾從國外引進了各種類型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于噴涂、焊接、裝配及搬運、取放等生產現場,但經過大規模試用,最終發現這些機器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為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機器人,富士康開始自主研發,經過努力,2006年10月深交會,富士康就推出了會演奏樂曲的FOXBOT工業機器人,并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

  2007年10月的深交會,富士康展臺上的綠色小恐龍Pleo吸引了一大群孩子圍觀。這個小東西是只兩周大的圓頂龍寶寶,走路一晃一晃,見人會高興地抬頭搖尾巴,被罵的時候會傷心地低頭垂尾,睡覺時會打呼嚕,一覺醒來會伸伸懶腰。早在2006年底,美國《時代》雜志將其評選為最有創意的科技玩具,在美國,它的售價高達300美元。而在這個機器人身上有7個微處理芯片、14個馬達、38個感應器。

  這也表明富士康早就掌握了最佳化結構設計、精密加工技術及PC-based運動控制系統。由于操作精度不錯、穩定性強,由此制造的機器人可以承接生產線精密零件的組裝任務,更可替代人工在噴涂、焊接等不良工作環境中工作,并可與數控超精密銑床等工作母機結合制造模具,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替代部分非技術工人。

  機器人距離我們的生活到底有多遠?

  眼下,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更多還是通過影視科幻作品來體驗和衡量。2004年,一部由艾薩克· 阿西莫夫短篇小說《I,Robot》(即《我,機器人》)改編的科幻電影上映,故事背景設定在2035 年,彼時,地球上每15人就擁有一臺人工智能機器人,機器工人、機器助理無處不在,它們甚至滲入家庭,擔當保姆、護理,而影片主人公與機器人發生了感情糾葛。

  如果說科幻電影還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那么,對于富士康3年內生產線引入100萬臺機器人來說,真實性如在身邊。當下,富士康在大陸的員工超過100萬人,3年后,即便這一數字有所增長,人均近一臺機器人的接觸機會,還是將我們拉向并不遙遠的機器人時代。

  當然,受限于人工智能系統的研發水平和實驗室技術到大規模商用的距離,工業機器人的普遍使用也許尚需時日。但規模化生產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迅速降低“簡單機器人”的制造成本,進而推動更多資金進入這一領域,促使其快速發展。

  機器人(300024.SZ)作為國內唯一機器人領域的上市公司,其2011年中期營收同比增長52%、凈利潤同比增長54%,顯示了良好的業績增長。而在日本領先的川崎機器人有限公司發展過程中,從1969年投產第一臺到1990年下線第1萬臺機器人,用了21年;但從2006年第7萬臺到2007年第8萬臺,時間只用了1年。

  從這層意義上說,“I Robot”時代正加速到來。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考慮到“十二五”期間將是中國居民的收入倍增時期,企業人力成本的不斷推高將是必然。這種情形下,對于期望24小時不停班生產的工業企業來說,1臺機器人的售價只需達到3名簡單操作工人的年工資,機器人工業時代就將轟然來臨。

  誠然,我國還沒有類似日本當年鼓勵大資金開設“機器人租賃公司”的優惠推廣政策,機器人的操作水平也相對初級,但藍領工人操作水平升級、機器人研發升級、產業基金投資關注,恐怕已近在眼前。對于利潤微薄的國內大批中小企業來說,制造業“I Robot”時代的到來,恐怕是比OEM(代工生產)到ODM(原始設計制造)更需認真重視的轉型節點。(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9#
發表于 2011-8-6 21:51:48 | 只看該作者
現在富士康就有很多機器人(機械手),主要是用來做產品的拿放和傳遞,精心的東西還是要靠人來做,對于我們做自動化設備的來說根本沒有太大影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發表于 2011-8-7 10:27:13 | 只看該作者
那么多人去那里?是接續開分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12 20:42 , Processed in 0.06285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av国产自| 苍井空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av| 娇妻玩4p被三个男人伺候电影| 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脱了内裤张开腿让男人桶网站| 国产乱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电影一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视频| 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秋霞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被粗大猛进进出出s小说|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 久久av高清无码| 韩国一区二区av| 国产亚洲精品综合一区| 久久精品黄片免费看一区二区| 日韩一区二区av伦理|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无码全黄毛片免费看| 午夜一区二区国产好的精华液|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波多野结氏 |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一区二| 好爽别插了无码视频| 重口sm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级特黄aaaaaa片| 丰满的老熟女一区二区三| 国产老人一区av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伦人人人人人人性| 亚洲国产二区一区| 国产女人被狂躁到高潮小说|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