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工業相對落后的主要原因
2 ]/ a, D- o% R, U吉風旺
' Z* z7 S6 |+ d5 L& Q7 c
& c- S4 _) L1 c客觀地肯定,解放以來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的中國航空工業還是取得了一定成績的。; E# C4 p+ b2 f6 f# u0 T, u0 o. `
但是,相對與中國航天、火箭、導彈、原子能、核潛艇等,中國航空工業所取得的成績、速度、和水平還是比較落后的!投入產出比和貢獻要小一些。( M2 t, ]/ D# t4 x% E
其實,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中國航空工業都是有條件和能力挑戰、超越世界列強的。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夠認識到“相對落后”的主要原因,并解決它。
9 F0 I2 Q3 F& E那么,中國航空工業相對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在重要技術和主要發展方向選擇上的戰略失誤:一則缺乏破舊立新的思想觀念、勇氣;二則缺乏前瞻性的科學研究的方法和自信、志氣!著就直接導致了國家再科技發展的方向性選擇和發展中缺乏戰略前瞻性,始終跟在別人的屁股后頭,受人擺布甚至愚弄(運十之例證)。/ U: l" r; r+ o: q1 W* C9 ?/ W8 I; x
關鍵還是人的問題,凡是有了杰出和優秀的一流人才,他們所涉足的領域和項目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和貢獻(如錢學森、錢三強和航天領域、核潛艇等);凡是出了貪腐甚至叛國的缺乏一流人才的領域和項目都遭受了難以彌補的損失,正如中國航空工業和“運十悲劇”。4 N( ]1 {! A5 m. k1 U+ H" t: s
中國似乎并不缺少優秀的科學家和人才,但他們往往成不了主流和決策者,決定不了領域、項目,甚至自身的命運。反而受制于庸才或腐敗官僚,成為犧牲品或淪為陪葬。
% l( z/ X F) A Q# L$ ]+ p: G一流人才的標準是什么?一是對黨、國家、人民的絕對忠誠;二是具有超前的戰略意識和政治智慧;三才是管理和專業技術能力。3 e% z. ]* i2 k
一個貪腐的人,將個人、家族、部門或集團的利益看的比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更重要,這就違反了第一標準原則。一般以為,解決這條很難,但是要知道“紙里包不住火”、“沒有不透風的墻”,只要貓當值的時候不偷懶不睡覺不玩忽職守,偷油的老鼠總是難逃法網恢恢的!抓貪官污吏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薄熙來重慶打黑為證!爸灰敢獠⑶疫@樣做就行!”現在由于急功近利和眾所周知的原因,舍本求末,“愿意并且這樣做”的正直勇敢的人少之又少,于是造就了時代特征的陰暗面:誠信缺失,道德淪喪。
$ }$ s# P9 s$ }# r" W要做到第二條“具有超前的戰略意識和政治智慧”相對來說是很困難的,這須要極高的悟性、勇氣、經驗和能力。但是具有這樣天賦的人是非常罕見的,而蕓蕓眾生中不乏專業和技術的精英、優秀的科學家。, m8 \# F$ H) ]3 _( n: `: \
: O) I& x/ w4 X/ I ^
大家現在知道中國匱乏什么了么?知道中國航空工業相對落后的主要原因了么?附后幾篇文章共參考,大家可以評論一下,看看你的認知能力如何?
% y, y. P( p6 e3 |# O
0 u: K# w4 X! ~) t* l& F' C) J3 [* l" M [0 I' v" D# p8 E# X" ?
/ V3 [6 \3 y# z- v. Z; ?8 ~' ]
附件一:
# a& T7 x- b; I3 r/ P' ~6 X張洪飚代表:重型直升機開始項目論證 : I' e+ @' E6 e. C
呼吁投入像支持大型飛機一樣
, x9 O. o9 q$ v1 w本報北京3月11日電(記者李新玲)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工業)科技委主任張洪飚3月11日透露,中航工業正在積極準備自主研制重型直升機,目前已開始項目論證。他呼吁國家加大投入,像支持大型飛機一樣支持重型直升機的發展。
5 k \: }! Y4 Y0 `- v# o: l6 V9 h2 c
重型直升機是指起飛重量大于20噸的直升機,具有空中定點懸停、空中任意方向運動,不受起降場地限制的優點,與其他直升機相比,具有裝載吊掛量大、運輸效率高的優點,能快速完成特殊任務。重型直升機主要任務是森林防火、起重吊裝、人員客貨運輸、城市消防、反恐維穩以及應急救援等。: n. e; g5 k* C
' ?* I: l( s- d, L4 x# ]3 p) m! W
張洪飚委員介紹,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搶險救災中,中航工業飛龍公司租賃國外的米26直升機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向唐家山堰塞湖搶險調運工程機械29臺、大型油罐7個,集裝箱6個,快速撤離水電部隊官兵400多人,其突出表現令世人矚目。此外該機還在東北、西南森林滅火中有突出表現。
3 v% L( ]- O u2 V+ D2 J3 L1 p& J4 v1 [% A, b6 R+ C/ o
張洪飚委員認為,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各類突發事件頻仍,開發重型直升機是國家發展的迫切需求。
6 e& L" c6 [5 I% x
8 c5 r4 ~8 i5 B/ M0 ]% Q 目前美國、俄國都已有自己的重型直升機,歐洲也正在發展自己的重型直升機。我國直升機行業經近60年的發展,已成功研制了13噸級、4噸級、2噸級的直升機,并批量交付用戶使用。目前正在研發7噸級、1噸級的直升機,表明我國已基本具備自主研制先進直升機的能力。
; y8 C* I' E3 }( I5 M! N; F5 Y' o: P0 w# W
& C. h9 e0 p9 F6 t/ G
5 W+ ?" J; Q) U' I
附件三:
+ W$ T& R ?9 z科學家成了“老板” 官員成了首席科學家* D8 T) U- ~" U. H& u
# A) F6 @' B; l/ n8 K5 f! `% B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原校長朱清時委員很懷念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名氣,沒有錢,有的就是踏踏實實地做學問。
/ d: w6 g. v; @+ h; }
' M& N' j) J. R$ `! T 今天,讓他感覺不舒服的是,最近這二三十年,這個價值觀顛倒了,F在搞科研的人,錢已經變成目的。研究問題的內涵是什么已無關緊要。! `' Z+ g* |/ j) k: P# p# x
8 c' D7 U3 [% e$ _% j
“科研經費不再是為科研服務的東西,而是變成目標本身!敝烨鍟r委員說。他說,在過去的一二十年,中國加強了對學術界的量化考核,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經費指標。錢越多表示成果越大,衡量成就大小“不是看你做出什么,而是看你拿了多少錢”。
7 \5 E3 M6 w1 f- d- F* Q
! G% E3 q. g) l0 B7 Q u6 O 很多單位也把科研經費多少當作評價標準。朱清時委員說,哪個單位接受評估,總是要強調自己有多么雄厚的科研經費。在個人職稱評審中,科研經費多少也成為一個衡量標準。+ H1 | N. c' v4 q0 S' ]1 a" q
1 u$ v7 t( N. J1 r2 C2 m& M
為了獲得經費,人們不得不花很多精力在評審過程和人際關系上運作。
) Z: D1 H' j9 x4 K* z* M$ g( Y" k2 Q) L
朱清時委員惋惜地說,他認識的一些優秀的中青年學者,回國后都變成了“老板”。他們的主要工作是開會、申請經費、應付評審,反而沒有時間做最應該做的科研。
& F1 ~, a* @" y
$ G: Y# }1 `% X/ G- W0 I1 B9 Z “他們沒有時間沒有斗志,攪到與錢有關的各種事情中?杀驮谶@里,他們忘了自己是做什么的!敝烨鍟r委員說,“搞科研就應該牢牢記住,把研究做得最好,把內涵做到最佳,需要多少錢就是多少錢。錢太多了有時會起負面作用!
! A% ^1 B. @" O# y" }" c& E
3 j: F. W% Y( ? z2 `3 R 另一方面,由于官員門路多,“公關”能力強,因此很容易取得重要項目,甚至成為“牽頭”的“首席科學家”。
8 V& C+ p C- O g8 U2 o
# V1 Z6 }4 q0 q& d: Z* f 丁偉岳告訴記者,有一年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就引起了爭議,“很多人都對結果不能理解”,覺得難以服眾。在這一年,“杰青基金”的獲得者中不少是大學校長。0 z- }% R4 ^' T" @& P5 Q- L. a }
# F( B! S# U1 B, N _ 戚發軔院士注意到,如今很多科技獎勵的獲獎人都是官員!拔覀儺斈,年輕人得獎,領導普遍都不參加,現在,領導都排在前面了!
- P( g3 `$ ^4 O+ m# o3 G( H8 f- Z) M
向“錢”看,你還想世界一流?
. b' Q- v3 e: U* \, k- E6 N
$ a! f: s) r) c; d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的一個做法,讓很多同行稱道。在他領導的研究所,不鼓勵經費過多。有人要申請經費,先向他報告,由他來判斷,只有確實需要,才會提出申請。2 ^. U7 V7 `+ [1 _) i4 v6 m) j3 ?* r
$ o7 T- }. U6 a. Q6 Y+ [
“他代表國內優秀的科技工作者的意識。做研究不是為了錢,是為了深度和能力。”朱清時委員說。* n! d6 o9 f3 g6 i# ]
|+ n1 _; ~; b! E9 ^: E) T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王志新委員告訴記者,國際學術界是有規范的,當一個題目申請到足夠的科研經費后,再以此去申請第二筆經費,往往會被拒絕。而申請和評審過程中,無論是評委還是申請人,都有嚴格的規避原則。0 Z+ D4 Z+ D0 x2 E$ J2 r& s" i
( _) H* n1 W7 q4 k' F
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邢新會委員專門反映了人情項目的問題:“近年來,在大大小小的科研項目評審中,動輒找人,更有甚者科研單位領導牽頭集體找人、重關系輕水平、‘政治掛帥’的不健康風氣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這嚴重影響著科研項目評審的公平性,抑制了科研創新及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X# i0 U( S% C
0 L5 n8 ^; z# E9 c \0 _6 b) u “這是中國科研最致命的一件事情。也是錢學森先生說的中國沒有拔尖人才的一個重要原因。”朱清時委員說。# H" h: y: {2 C/ \
; P, e5 E8 q+ |$ d0 _$ \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丁偉岳院士痛心地說:“我們國家的經濟越來越好,錢越來越多,各種基金項目越來越多,大家向‘錢’看的情緒也越來越高。我覺得這是整個社會的風氣問題。這對于科學研究的發展絕對不利,以后沒有人愿意安安靜靜地做學問,一天到晚想去鉆營,你還想世界一流?不入流了!”
, }( @2 t' x( N: a5 ~' m6 \) V9 G7 f5 i! B* @. W1 @
附件三:
+ `5 L* z T$ V/ v7 u王志珍:我國科技成果真正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4 x+ ~- F/ d2 M0 {
本報北京3月7日電(記者 唐婷)今天下午,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在發言時指出,目前,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大約在25%左右,真正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與發達國家80%轉化率的差距甚遠,應盡快制定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風險分擔、收益分配和資金扶持等事項,做出明確規定。6 O4 L; ~5 w8 t' k. L( j/ e
0 q0 l; L1 N2 ]
王志珍表示,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遠低于發達國家,與科技成果評價“重理論、輕實踐,重學術、輕應用”,缺乏合理的收益分配機制,轉化服務體系不健全,政策環境不完善等原因是分不開的。
% F0 E, L: n4 G7 | N2 ~& n5 }* O9 m9 e) z
為此,王志珍建議,一是深化科技成果評價體系改革,將科技成果轉化業績作為評價開發類科技人員的重要內容,保證從事技術開發與從事基礎研究的研究人員具有同等學術待遇;二是加強財政金融對產學研合作的支持,健全風投體制,完善產學研合作項目的稅收優惠和貼息貸款政策;三是盡快制定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風險分擔、收益分配和資金扶持等事項,做出明確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