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前寄語:: T6 {% O: `0 ?1 S+ S3 |
首先,感謝“老鷹”提供給我們這個平臺 ,供我們交流。
' F5 @" j: H9 h6 l5 ]. ^ 其次,給大家發送一些實戰性的文字,對分析和解決膠印印刷機械故障有些幫助,在以后的時間里我會實時提供給大家這些經驗分享;適時提供日本印刷機械設計技術,以提高我們這個板塊的人氣。" B& e1 z- z% q& F- H2 X5 G7 C
5 L# g% X7 ^' T* f0 d+ P) O. b
0 q- _9 M, z' F6 {: @$ ]3 @& v/ W
8 s7 b4 u- s% l" {* X 在膠印印刷的過程中,有時在同一印張上會產生前后墨色深淺不一致的現象,也就是說印張在咬口和拖梢兩個位置的印跡墨色前面深,后面淺,絕大部分為墨色前深后淡,極少數的情況為前淡后深,尤其是印制滿版實地的產品時,同一印張上前后墨色出現不一致,則會影響印刷產品的質量,現將這一故障的原因和處理方法分別分析如下:
0 H7 J g) X8 u+ ?$ [ {. z- U6 l: [$ b! x$ K& S/ _3 Q2 K+ T3 o
+ f" _3 m% _5 ]6 P( U" o0 `1. 著墨輥表面光滑老化的原因引起的印跡前深后淡" A4 f3 h- \' z4 e: d8 @' g8 C, ?
) I$ v" i+ N, U4 e- b3 A( Q3 y& x! v6 ]: X0 x
" O' I7 d! u% U; ^2 Z! z& u膠印機的著墨輥一般情況下有四支,著墨輥表面光滑老化之后,則會影響油墨的吸附性能和傳遞能力。著墨輥的表面不能吸附足夠的墨量,它在印版圖文上第一轉次傳墨時,由于儲墨量少,圖像的暗調部分或實地,已將它表面上的轉印油墨吸去大部分,同時也在竄墨輥上又不可能立即得到足夠的墨量來補充,所以在第二轉傳墨時,圖像暗調部分或實地所得到的油墨,已比其在第一轉時著墨少得多,雖然有四根著墨輥傳墨,仍會出現墨色前深后淡的現象。
# ^+ s4 D; ?: |* s+ E
% ?5 l- M, D, T8 x m% j4 p
0 |( t5 B" ?. Y/ }/ ]解決辦法:將膠印機的著墨輥都拆下來,在墨輥直徑允許的前提下,可進行研磨,使其表面粗糙一些,以增加油墨的吸附和傳遞性能。直徑太小的著墨輥,只有更換新的墨輥,在平常工作結束時,將四根著墨輥擦洗干凈,以防止墨輥光滑和老化。
; z+ ]5 A4 }; u" `: p" m! P4 K& h, M4 A+ [: J" B, a
7 B) |. J7 g2 n: i( m% D1 r2. 著墨輥的直徑太小
$ x" B+ b- z7 G8 \+ Z
0 i, p- {: G/ \% Q膠印機著墨輥的直徑太小,有一些是屬于設計問題,這種印刷機在印刷滿版實地時,很容易產生前深后淡的現象,這是膠印機設計方面存在的缺陷,膠印操作工是無法改變的,有些墨輥直徑小的情況是墨輥在研磨的過程中磨得太小了,勉強湊合能使用,因此它同竄墨輥之間的壓力太小,從而影響到油墨的傳遞,在印刷墨量較少的產品時沒有問題,然而,在印刷墨量較大的產品時,墨色深淡不一致的弊端就會顯露出來了。
3 W& f5 w0 ], y }. F' R解決的辦法:調換直徑大小合適的墨輥。 J, T( R) l' O- ?7 q8 Y. [* d; |' O
8 V! j% w2 m. K5 `' z
2 E3 V, D3 T1 n. P; M2 b5 e3. 墨輥老化影響傳墨的效果0 E* b+ N9 L% r$ g; ^
1 p0 p9 r/ W. V* V膠印墨輥的表面是丁腈橡膠組成的,天長日久橡膠的老化有兩種形式:其一,橡膠的光老化,則會影響墨輥傳墨性能降低;其二,橡膠的熱老化,影響橡膠的表面變軟、發粘,甚至出現裂紋。要求印刷墨輥能夠最大限度吸附并傳遞油墨,同時最小限度吸附水分,還要有良好的耐油性和一定的耐酸性,由于印刷過程中經常要與水分、油墨、紙張等持續地接觸,可能會與橡膠的墨輥表面相吸附,形成膜層狀態,從而使它的親油性減弱,親水性增強。" O K6 @( D, I5 E9 a' P
解決辦法:墨輥的老化是始終存在著的現象,墨輥應當儲放在沒有日光直曬干燥清潔的地方,避免過度潮濕或過熱的環境,墨輥應該在軸頸端平直架好,并且墨輥與墨輥之間表面不要相互接觸或與其他表面接觸變形和粘連。
0 |+ x+ ]& j9 ?" S; Q
) a* x( p6 Z, E9 k
3 R- d5 d. b' f. d5 S4. 墨輥的數量太少
& o9 O* c8 O0 A; D( q% z, P& D; B6 b! B( r! m! n! M
在膠印中有時操作者為了方便,人為拿掉部分墨輥。例如取走第一根著墨輥和上面的小墨輥,會使墨輥的儲墨量不足致使輸墨周期變短和加快等不正常現象的發生。
& @) c+ I: g# v解決辦法:膠印機械上面的墨輥要求全部放上去,以保證傳墨系統的儲墨量。這樣做對于解決墨色前深后淡問題會有一定的效果。4 J( k6 S9 Q* {% w
3 | h5 J& x* L9 h8 R
$ _4 M* ~5 F H5. 橡膠墨輥與竄墨輥之間壓力太輕7 ]8 ~7 V& Q7 B3 U( V
8 t# p4 V* i6 S, s, Q! m/ ]橡膠墨輥起到一個傳遞油墨作用,橡膠墨輥與竄墨輥之間壓力太輕就會影響墨量的正常傳輸,有時整套墨輥的上半部分,墨輥堆足了墨量,而下半部分墨輥上的墨量仍然太少,這是勻墨輥與竄墨輥壓力太輕的緣故。尤其是四根著墨輥同竄墨輥的壓力太輕的時候,容易產生墨色前深后淡的故障。 y( b: p8 Q" f/ }# i3 h
解決辦法:低速的膠印機勻墨輥,可采取調節偏心來調整墨輥間的壓力,高速機勻墨輥無偏心調節,可更換成較粗一點的橡膠輥。四根著墨輥同竄墨輥的壓力,依靠相互間的接觸寬度,從前至后可依次調整。
; {5 r X8 r! D
! B! K' ]! V- W' N. G1 h6 X4 H& M# G+ n! ?) n! w: a, `/ G \5 b
6. 滾筒對印跡前深后淡的影響
' D* j4 ~6 ?4 w2 r由于印版、橡皮、壓印三滾筒達不到靜平衡,在印刷的過程中,圓周上的重心偏離段往往墨色深,另外滾筒印刷面半徑不一致,這可能產生墨色前深后淡,也有可能產生墨色前淡后深。+ u: a- O( T0 M3 U
, O* x. p2 |9 r5 w5 v- p$ z解決辦法:以上是屬于膠印機械設計制造中的弊端,印刷操作工在正常開印的過程中難以解決,只有待大修理時,將達不到靜平衡的滾筒重新加工處理予以補救。操作者有時在墨色較淡的地方增加壓力,但這些都是臨時措施,而且效果不大。
/ j' I8 L! |$ s6 x: V# l3 R$ `* A" l
1 l1 @, p( q) ?7 k$ V; P
7. 橡皮布的親油性差) H2 n4 E4 L- z" O, t
* ~( M( p0 S& N# D
印刷橡皮布要求最大限度地吸附并傳遞油墨,同時最小限度地吸附水分,還要有良好的耐油性和耐酸性。由于印刷的過程中經常要與水分、油墨、紙張等持續地接觸,可能會與橡皮布表面相吸附,形成膜層狀態,改變了它們的潤濕性質,即親油傳墨性能減弱,親水性增強。這樣也容易出現前深后淡的弊端。同時,橡皮布光、熱老化,都會使橡皮布表面變軟、發粘,甚至出現裂紋,使傳墨性能降低,容易出現印跡墨色的深淡不一致。% [- z: B+ S. K
& P: t, y+ @5 t- x8 B
! }: p1 f& ]) m9 G
8. 油墨調配不合適,粘性大,流動性小,引起的印跡前深后淡
+ c8 \2 _4 }- R- ~& T8 W! b7 H( y
, s- }( l* |! h1 }+ p解決辦法:為了使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適性,調墨時往往要根據印件的要求,適量地加入一些輔助的材料。油墨粘性大,要加入調墨油,印刷企業常用0—6號及05—01樹脂調墨油來改善油墨的粘度及流動性。0號調墨油具有很大的粘度,當油墨連結料沒有足夠的粘合力出現花版或印版上經常有浮墨、油膩等弊端時,可適量加入0號調墨油來改善性能。
4 n7 S, I- O3 R; K6 m, s& ]* T. ?9 k6號調墨油是干性植物油經加溫煉制而得到的呈微黃色的,有一定的粘性油質流體。6號調墨油有兩種作用:①在油墨中起稀釋作用,也起到降低油墨粘度作用;②降低了油墨的濃度,增加了油墨的流動性、展刷性,增強了油墨的印刷適性。! y' V7 I! I$ ~! A6 w
~# _# R- T/ n* p+ I& m
- K$ @, \- K! e8 m8 C) x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