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山 于 2011-11-23 16:45 編輯 ) P* W4 ^- Y" H# I/ e
) ~* I8 c2 a0 f. L
因暫離以前熟悉的自動化設備業,去蘇州前,一直在猶豫,大老遠過去干啥。年會見著不少老朋友,也見了年會的熱鬧和社友的情誼。高興 我現場參與討論少,就嘮叨幾句吧: 回望做電子業自動化設備這些年,有收獲也很失落,再從外行往里看,瞎掰: 社區活躍的搞自動化設備的比較多,關于非標自動化設備也有很多討論和爭論。個人覺得叫“非標設備”,倒不如叫“專用設備”或“定制設備”,這些自動化設備供應商給客戶提供的核心實質乃是服務,而不應只是產品。 既是服務,則應詳細分析所服務的對象,知曉其行業地位、技術水平,然后根據自身能力,提供針對性的服務。當前為外企和合資企業服務比為國內小企業服務好,事實如此。 在目前中國成為世界低端制造工廠,人力資源廉價又無知識產權保護的情形下,產業升級難,給自動化設備業的機會多嗎?雖然目前有很多小中企業或作坊有些改造的需求,但這其實是這些企業自己早就該做的功課,而這些業務對自動化設備供應商來說可能就是雞肋。
Z! [ k! g) V2 s2 \國人在吃上花費太多精力和資源,食品卻總是不安全,也許這是一個可以突破的點。 關于組織和合作討論久矣,期望別入死胡同鳥。 也許李開復或陳士駿或其他的模式可以轉用到制造業,虛擬與現實結合,專業知識技能的傳承、積累和培訓么。 回憶幾個以前的帖子,唏噓
4 b N0 A; \- G-------------------------------------------------------------
1 J; _7 z+ [# O# ?另,有幸看到一篇帖子,有空的可以看看,看看跟以前的認識是否有很大不同? 回歸普通百姓樂觀向上的心態,不再盲目期待,唉唉嘆嘆。 : S- e% h4 e3 z' N0 G/ j-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