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部給設備部下了任務,作為考核指標之一,限時限期讓維修班將一臺大型滴平面磨床搞定,因為現在磨削加工出來的零件表面明顯粗糙度沒有達到要求,精度就不用說了。乍調整,乍修整砂輪多木用。而企業在安裝主機裝配是時間等不及滴,雖然說現在暫時還有庫存零件能應付一陣。如果采用外協加工,則是一是成本加大,二是在本地區還一時還很難找到這么大滴平面磨床。。。
4 M% x2 e( h! ^/ W- q. U/ H
最最悲摧滴是:曾經也找到過一臺相類似能加工此零件的平面磨,可是磨出的精度也根本達不到俺們的要求。能磨,但不能滿足零件滴精度需要。 8 D! T. u& E- c3 O- F; v
維修班出動了最厲害的修理工,又將廠內公認最好的裝配老師傅也借用了過去,準備啃此硬骨頭。。。 。。。。。。 經過了一翻努力,將機床機械上大部份多大整了一番。。。。 哈哈哈。。?梢栽囓嚴玻 設備部為了保險,解決可能在調試時出現的各種問題,又求廠部下了指令讓設計部也派員參預現場調試。 那就執行命令吧。車間現場去。。。
, h; |) ?2 R. F( b! Z- l `) V
開主機電源。。。油泵電機啟動。。。 空運行幾分鐘后,油泵突然產生了噪聲,而且越來越大。。。唔??? 吸空?!——腦海中立馬就產生了第一個念頭。此種情況在以往調試液壓系統時經常碰到過。 打開油箱蓋,發現油面上飄浮著一層淡黃包泡沫。。。的確進了空氣了。 又觀察了一會兒,油面上氣泡慢慢地消失了——說明油品上沒有問題。
9 Q) a6 q% q% t
那么,是那個地方會漏氣呢?當然油泵吸油口是第一目標了。可是,可是,整個液壓系統有好幾臺大小不一滴葉片泵供油給各部分。一臺一臺查吧。先查已開機的泵。 吸油濾油網均正常,沒有產生堵塞現象。 哪就是吸油管接頭問題了。 用潤滑脂涂抹在接頭上。開機,唔。。。外甥打燈籠哪——照舅哪。 乍會事,乍會事哪,看看,還有啥地方有可能被吸入空氣?看看現場,能進入空氣滴也就只有葉片泵的輸入軸處了。也用脂涂了看一下吧。 開泵,噪聲明顯小了。油箱中氣泡也明顯少。OK,就是泵了。 拆,將葉片泵解剖開來。哇,一看就知毛病了。泵定子的曲線多被被磨損得。。。而且輸入軸處的骨架密封圈也已老化了。再看看一下有關活動件滴間隙,不值得修了。。。 估計別滴泵也就樣,均拆下檢查,均差不了多少,定子曲線已多被磨得慘不能睹了。。。 全部重新更換。 繼續啟動油泵。油泵噪聲正常,油面正常。 。。。。 一道一道的動作做出來,空運行動作正常。 試磨工件。 不行哪。被磨削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還是沒有達到要求哪。 為啥呢???繼續查! 喔,原來是磨頭橫向進給在調至稍慢時,磨頭便產生了爬行現象。這樣當在慢速修整砂輪時,達不到修整要求。而且橫向斷續進給工作時產生了進給距離大小不均勻現象,從而引起被加工件達不到粗糙度要求。 可是現已將磨頭部分的導軌也重新研磨了一下吖。。。軌道潤滑情況也正常。。。 是那個地方滴原因會引起爬行呢? 會不會是節流閥阻塞情況? 不可能吧!現在現場可是使用了過濾車更換的新油。。。因為引起節流閥阻塞的主要因素是油液清潔度哪。而且阻塞引起爬行的現象在行程上是無規律性滴。 必定另有原因!!! 查了一下有關資料,爬行的臨界速度和動靜磨擦力之差,運動系統剛度,運動部件質量,阻尼系數幾大因素有關。 沒法子哪,只能一個一個分析求證了。 先從簡單的查驗起吧。 因為磨頭部分質量是定值,為排除磨頭導軌安裝質量及導軌潤滑條件對爬行滴影響,將磨頭部分與油缸活塞桿脫開,單獨試油缸,結果發現爬行姿態改善不大,這樣可以認為機械機構及潤滑條件不是主要因素。 又因為導軌也已重新研磨了一下,達到了原新機軌道的要求,所以動靜磨擦力之差也不會是主要因素。 而粘性阻尼系數和阻尼力及運動速度有關。 因此看上去只有運動系統剛度存在著很大疑問。而液壓系統剛度與體積彈性模量,油缸結構等有關。 油缸結構是固定的,所以情況有點慢慢明朗了。。。 系統剛度,剛度哪。。。繼續。。。 液壓
7 m% {' U5 y$ g( A- W, P. [2 d- J0 ]% u/ k9 P: v& D/ F
系統剛度有介質剛度和元器件剛度組成。。。 是不是液壓油中還存在空氣?吸空已解決了一部份啦。為進一步減少系統中空氣含量,在系統最 高點又增加了排氣閥,爬行情況還是變化不大。。。 這樣就毫無疑問地可以確定就是元器件組成的系統剛度不足了,F場解剖了一下元件,一些閥中運動間隙偏大了點。。。再聯系前面解剖的葉片泵情況,可以認為本機爬行并不是單一因素引起,而是因為機床使用年限較長了,元器件磨損引起了性能參數改變,泄漏增長使剛度降低。它并非是單一因素引起,而是全部元件的綜合問題。。。 查到了原因,就得再想法去解決。。。 因為傳動系統一旦設計結束,整個系統剛度實際上已被確定。因此要想恢復,只有更換全部已差一滴滴元件。。。但是此方法困難滴是因為機床年限長了,有些液壓元件已被改型和替換,有些元件連接尺寸不一致,且整個維修工作量很大。。。 另一種提高系統剛度是在現系統上外加元件,這種方法簡單方便,化費也不多。。。當然前提是要加對位置,嘿嘿嘿。。。 繼續拿了原理圖分析,還好,N年前的機子資料還是基本給全滴,不似一些現在的機子,軟件資料如果能給全,就似中獎一樣。。。 根據原理,在某一回路上增加了一個單向閥作了背壓閥,提高了系統剛度。 啟動,開機。。。 在工作段最小穩定速度達到了相當于一般新機出廠穩定速度。。。達到了低速平穩修整砂輪和工作平穩均勻的目的。 試磨工件。。。 OK,達到了零件要求滴表面質量。。。 哇,好不容易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