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73| 180
|
畢業7年多,畫圖幾萬張,數學之痛! |
點評
向您學習了。太強悍了。。。。。。
評分 | ||
點評
贊
我昨天畫的3D今天就出了40張圖紙
其實也不竟如“追尋”老兄所言,如果是繪圖員,一天豈止三五張?記得剛畢業做繪圖員的時候,有時一天幾十張圖紙是很正常的事,并不是所有圖紙都很難,也并不是所有經手的圖紙都是只有一人完成的
算你每天出一張圖,沒有星期天,每張圖都很簡單一天就可以搞定,每年可以可以畫365張圖,乘以7年=2555,就算你每天畫三張,每張設計都很簡單,一天就可以搞定,2555*3=7665,我不知道你怎么畫出幾萬張的,別人都以為你
支持下,做真正的設計,數學計算是必須的。
不想成為工程師當然可以像那幫老人那樣混日子。
支持下,這句說的很中肯
| ||
| ||
| ||
點評
這點就不同意了,你可以在機械上讓數學很琉璃緊致的體現出來,也可以讓藝術開出燦爛的花朵的
什么邏輯,你到底搞過機械設計沒有啊,奇談怪論,機械本質是藝術,是要用玩的,你給我玩玩航天飛機看看,這都是嚴格的理論加實驗做出來的。不過還是尊重你胡說的權利
嚴重不同意!在歐洲,機械工程師和音樂家的低位差不多,為什么,機械的本質就是藝術...是要用玩的,學變樣了就成數學了,音樂也一樣!
| ||
| ||
| ||
點評
哥們 你講的很對啊
| ||
點評
作為一個合格的設計師(在這里我沒有說優秀!)就用該合理的,恰當的把現有資源充分的組合來達到氣所能發揮出的最大效果,公式都利用不好,何談去組合設計?所以大家在這個為題上糾結不如把工程力學再讀一遍來的有用
整如此,數學是深奧不假,但是那些先輩前輩們都已經總結下無數的公式以及規律,都放在那兒擺著,就像使用計算機,直接套用就可惜,何必向你們非要弄懂1+1為什么等于2呢?我不認為這是設計師該有的風格
感覺你們都鉆進了牛角尖,你們現在逛論壇的計算機一樣,在座各位有幾位懂得其內部具體構造的具體結構?有幾個懂得你們打字所使用的編碼形式?但是你們能夠會合理的使用它,如果給你們dos操作系統呢?這樣子肯定用不
假如您想做開發航天器,您繼續追問下去。我只是說普通人不用苦苦深究數學。我看您也不是普通人,cpu的結構也去學習一下吧,用來打游戲有點浪費。
有了靈感然后呢
你應該偏題了,別人說的只是應用數學啊
太好啦,大家都懂邊界條件,大家都懂“高深的數學”啦,都是華羅庚啦
好的,原來有限元分析的邊界條件就是高深的數學。
數學嘛,小意思啦。不就是加減,彈性極限和比例極限;俺隨便耍,而且區分得清清楚楚!數學,小意思啦。你看錢學森就玩數學,玩得馮哥都對錢有意思。
哈哈,這位兄弟知道 邊界條件嗎?
無語,感覺這哥們應該去搞藝術。當然您也可以爭辯干機械的最高境界是藝術,哈哈
你不懂數學怎么保證你用有限元分析的結果是正確的。你連邊界條件都無法確定
我很贊同 說實話數學家科學家他們是做什么的,就是把大眾沒法解決的問題去公式化或者做一定解答,而工程師是利用他們給出的分析結果加以利用,各司其職不是說無用而是說領悟即可往深了學那就沒個底了
|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4 10:55 , Processed in 0.06846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