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行業秋風掃落葉 2012年07月05日 20:57 21世紀網
21世紀網 一則裁員的消息,攪亂了工程機械行業的股價。之前有媒體爆出,三一重工[url=about:blank](微博)[/url](12.72,-0.13,-1.01%)裁員30%,隨即三一重工(微博)股價下降突破13元大關,收盤于12.85元,跌幅達3.2%,今日(7月4日)也并未逃過股價繼續下跌的噩運,盤中一度跌至12.51元,再次刷新了三個月以來的新低,收盤于12.72元,降幅達1.01%。
21世紀網在求證此事時,三一重工內部人士稱,裁員并沒有像傳言那么夸張,但是目前會根據業務調整有些轉崗人員。而一位行業內人士則稱,確實此事,30%的數字“還算靠譜”。
昨日晚間,三一重工回應表示,只是正常的人員流動,公司成長性良好,沒有必要進行大規模裁員。
盡管如此,人們并未打消對于三一重工的質疑。根據其一季度報,三一重工凈利潤僅僅增長了5.3%,但其收賬款達到驚人的201.23億元,賬面貨幣資金僅為68.93億元。
在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各企業只能通過“透支銷售”挽回市場,但此舉需要強大的現金流支撐。更雪上加霜的是,三一重工與中聯重科(9.24,-0.25,-2.63%)之前“大胃口”的并購,恐怕如今卻不得不咽下苦果。
現金的“吃緊”也讓三一重工不得不重啟赴港上市之路,這是繼去年9月擱置香港IPO后的第二次嘗試。據悉,此次IPO計劃的募集資金為20億美元,將于7月16日舉行發行前推介,試探市場興趣。
機械行業秋風掃落葉
繼鋼鐵等行業受到宏觀調控的影響之后,機械行業的不景氣已經成為事實。
從2009年開始,工程機械便走下坡路,今年,整個行業周期則處在了U型底部。其中受到房地產、建筑行業的影響最為明顯。
“由于國內鐵路建設停滯和樓市萎縮,現在工程機械行業已經跌到谷底,需求量大幅減少。有些企業已經停產,停產部分占到總產量的20%左右。”一位內業人士對21世紀網表示。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國鐵路基本建設投資1054.8億元,同比減少46.9%。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2213億元,同比增長僅為18.5%,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
“在08年那會兒,根本不需要出去跑銷售,都是供不應求的狀態”。一位從事工程機械銷售的人士對21世紀網表示。
在2007年、2008年時,由于基礎設施的興建,工程機械行業也實現了大踏步的向前。“那時基本上每年能達到50%的增長,有些項目,比如混凝土,能達100%的增長。”上述銷售人員稱。
當問到機械工業行業何時回暖時,中科重工一位銷售人士稱,不好說,但相信政策會給予支持,總不能讓這個行業一直虧下去。不過他同時也表示,不可能再回到當初的狀態,能夠保持平穩增長已經很好。
根據機械行業調研報告顯示,6月工程機械銷量同比數據將繼續上升,預計下滑幅度降至20%左右。在未來幾個月的淡季中前期需求疲弱的態勢仍將持續,企業開始準備“過冬”。整體而言就是機械行業訂單需求下滑,行業的悲觀預期不斷蔓延。盡管有短暫的回暖,但仍是基數效應而非需求驅動。
企業現金“吃緊” 并購成拖累
根據2012年一季度財報,三一重工實現凈利潤28.04億元,同比僅增5.3%,而中聯重科一季度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為20.88億元,去比年同期增了3.22%,徐工機械更是減少了27.27%的利潤,僅為7.4億元。
據業內人士表示,為了促進銷售,現在各企業都在采取透支現金的作法企圖挽救低迷的市場。也就是說,先免費或者付5%-10%的貨款,這種模式最快也要六個月之后才能收回錢,因此企業需要足夠的現金支持才能運作。
正因如此,在企業的季報中,應收賬款和賬面資金顯得越發”難看“。
一季度末,三一重工應收賬款達到201.23億元,較期初增加88.18億元,增幅達78%;其賬面貨幣資金僅為68.9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0.29%。而中聯重科在其季報上顯示,公司應應收賬款則為141.93億元,比年初余額增加了17.8%,同時貨幣資金為177.05億元。
現金流的“吃緊”使得企業急需找方法融資。
三一已經重啟香港IPO,希望能夠借此籌到錢。此次是繼去年9月擱置赴港上市后的第二次嘗試。
據悉,三一重工本次計劃募集20億美元,較上次的33億美元大幅調低近40%,發行股數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也從之前的之前的15%降到10%,將于7月16日舉行發行前推介,美銀美林、花旗、中信國際、工銀國際和大摩將負責安排此項交易。“盡管上市環境依舊不是很好,但這是他們現在能獲得現金的唯一途徑”。業內人士表示。
而同行業的中聯重工,則采取在美國發行債券的方式緩解現金危機。
在急需現金作為支撐的時候,之前的并購顯然成為了拖累。
2008年,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CIFA公司;2012年4月底,三一重工也以3.24億歐元完成了對德國的機械制造業巨頭普茨邁斯特的收購,改寫了中企在德國投資的紀錄。
“蛇吞象”的故事刺激著國人的神經,“中國制造”終于揚眉吐氣,各企業以國際化的姿態大踏步的向前邁進。
然而,2009年的金融危機加上國內宏觀政策的影響,鮮花掌聲終落幕,只留下債臺高筑。
一位業內人士曾經評價:CIFA股東在市場最高點賣掉了CIFA公司,中聯重科成了接盤者。對于三一重工,并購案也成為了“說不出的痛”。
據了解,三一重工的并購成本并不止公告中宣布的3.24億歐元,因為是股權100%收購,因此必須承擔普茨邁斯特的償債責任,而普茨邁斯特在2010年的負債就已有3億多歐元,因此三一重工此番收購成本可能高達6.5億歐元,折合人民幣近60多億元。
據業內人士表示,海外業績目前下降最快的是中東地區,有五成左右,而其他地方也下降了三成左右的幅度,比國內的情形更加糟糕。
機構減持資金出逃
在三一重工為業績發愁的時候,資本市場也未給其“好臉色”。
三一重工連續四天股價下滑,周一開盤于14.04元,收盤于13.86元,今日更是收至12.72元,四天降幅達9.4%。而今日開盤,更是一度跌至12.51元,再次刷新了三個月以來的新低。
三一重工一直以來是基金重倉持有的對象。今年一季度共有28只基金持有該股,不過在行業持續低迷的境況下,一些基金也采取了減持的策略。比如在前十大流通股東的8只基金中,有6只都選擇了減倉,其中第九大流通股東大成藍籌穩健基金減持500萬股,占原持有量的17%,成為減持股份最多的基金。而昨天資金流出比例也顯示,大機構資金在悄然撤離這只股票。
根據數據顯示,昨天凈流出的1.62億元資金中,超大單資金凈流出1.20億元,大單資金凈流出4265.41萬元。
中聯重科同樣不理想。這三天來的累計跌幅到達9.8%,今日午盤收于9.24元,跌幅為2.63%。
于此同時,不少工程機械公司已經更改了業績預告,使得機械類股大幅走低。寶鼎重工(9.62,-0.99,-9.33%)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93萬元-3326萬元,同比下降近10%。
在已經公布了業績預告的企業中,太原重工(3.08,-0.10,-3.14%)預計2012年上半年凈利潤為負,虧損9000萬元左右。根據其公告稱,公司虧損原因則是由于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下行壓力,市場需求下降、行業競爭激烈、產品價格下滑、費用上升。
(21世紀網 戴閏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