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冷處理技術指的是將被處理的對象放置在一個可控,特定的低溫環境中,使材料的微觀組織結構發生改變,在宏觀上表現為材料的表面硬度、沖擊韌性、耐磨性、尺寸穩定性、強度、殘余應力等方面的提高與改善,從而提高或改善被處理材料的綜合性能的一種技術。
: l% c+ ?0 c, t1 R. f9 S
9 a% x d& N( J6 f' s& p 深冷處理不僅可以顯著提高金屬合金、有色金屬、硅酸鹽、碳化物、塑料等材料的使用壽命和力學性能,減小變形,穩定尺寸,改善均勻性,同時操作簡單,成本低。目前,深冷處理一般是以液氮作為冷源介質,利用其相變吸熱獲得低溫環境(可達-196℃)。而且對環境無污染,經濟方便,因此深冷處理技術屬于綠色制造技術的范疇,具有相當可觀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 b) E' L( y# O3 {
( W8 Y0 _6 o: H# K; E3 P& I, X 對于高速鋼深冷處理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對其作用機理也均已基本達成共識,主要觀點有:殘余奧氏體向馬氏體轉變提高材料的強韌性;從馬氏體中析出超細碳化物引起材料強化;組織的細化引起工件的強韌化;表面產生殘余壓應力提高耐磨性;轉移部分金屬原子的動能提高金屬性能。但更為具體的作用機理仍然是沒辦法形成一定的規范,這就不能很好的指導對其工藝的研究。
: k+ I' v1 S! R. ], f4 K
E) A2 {) \% h* {. N 在我們國內對深冷處理的研究,近幾年熱了不少,其實,在國外,特別是美國,俄國,日本等一些國家,再50/60年代就對深冷處理開始研究了,到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不管是在機床刀具、模具、一些關鍵零部件等都有了規模性的工業應用。特別是對工藝也有相當的研究(工業應用主要是工藝的搭配,工藝參數的選擇)。在國內,對深冷處理的研究起步較晚,到80年代才有研究學者接觸。到后期,中科院,太原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一些 高校、研究所也進行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些效益。但是仍然不能成規模應用。主要是其作用機理研究的不透徹,以致工藝研究缺乏指導。
8 h( G; y5 f2 f0 T' K' p* P8 r; `7 E. ?! d
總所周知,就高速鋼來說,根據世界工具協會統計,高速鋼刀具占總銷售額的71.26%。尤其是在我國,高速鋼刀具仍然占有很大的份額。但是高可靠性、高效率、高精度刀具80%依賴進口;缺少高性能產品;低檔刀具的生產能力又嚴重過剩;效益低,這就是我國機床刀具工業的現狀。顯然這已成為了制約我國刀具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現在國內對深冷處理工藝的研究開始跟淬火的研究一樣,也開始進行計算機仿真。通過有限元進行仿真分析,找出最佳的工藝搭配路線及工藝參數。但是這只是起步,能夠走多遠,個人覺得還不可預測。并且這個方向,通過文獻的查找,外文文獻極其匱乏,不知是為何。
: `4 @' J/ c5 O. g7 ?5 _ m( p, @/ B0 e3 R+ C! x4 ~
所以深冷處理到底能為材料的力學性能提高多少?特別是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