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食品機械是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的重要手段,對于推動農業增效、農產品增值和農民增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們應該客觀分析食品機械的市場環境,抓住歷史機遇,有利于我國食品機械制造業的健康發展。1 O4 W$ g( S5 i" R4 m1 ]& T
# p. P6 k& U' ? A# v" i 食品機械是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的重要手段,對于推動農業增效、農產品增值和農民增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們應該客觀分析食品機械的市場環境,抓住歷史機遇,有利于我國食品機械制造業的健康發展。2 q! l* E, z8 |3 t6 w3 j6 H
% J$ R, D0 b% ^ ^) `3 ?! V 從市場適用性分析:
7 {* ^! I5 S" F4 Q: M
' T, f% d( j. I (1)規模適用性。我國食品加工企業使用的設備主要分為大、中、小三種規模。按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要求重點發展中、大型生產規模,而小規模的生產企業應按市場經濟規律自生自滅。但是,我國食品機械制造業生產的設備主要以裝備中、小型企業為主,而使用的大型成套設備仍有大量進口。
1 e$ Y% [/ P/ |* a5 t: I4 i4 ~. a8 d9 `! v. U: Z5 F
(2)技術適用性。我國食品機械現有的技術檔次主要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按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要求重點發展中、高檔技術層次,而低檔技術層次不應重點扶持,隨著行業發展逐步被淘汰。但是,我國食品機械制造業生產的設備層次主要以中、低檔為主,而目前使用的高新技術產品大量依靠外國公司供應。& h$ A+ p& d/ G# | @
4 G5 |4 B _; I' S
(3)季節適用性。由于農產品品種繁多,有許多食品加工屬于季節性生產,如馬鈴薯加工、甘薯加工、木薯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糖料加工等等。對于需要季節性生產的食品機械來說,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地理條件、不同季節氣候和不同季節產品的加工技術要求。
' b% n. V% ]9 D" a5 l; r5 V ]3 ~/ a" i; c' T
從戰略環境分析:% r1 J8 T5 F* ^ F, {; a
; ]: z8 N$ F6 @% `! O. i1 T7 B: V (1)優勢分析。一是食品機械的發展速度較快,日前已進入產品結構調整、提高開發創新能力并與國際接軌的發展時期。二是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優勢的食品機械制造企業,形成一支具有一定開發能力的研發隊伍。三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工業,為食品機械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
1 v8 }# |% ?. m; j! K! \4 P
# X9 k* n( V4 C1 o! u (2)劣勢分析。一是食品機械的總體技術水平落后,部分高端產品大多是采取引進、測繪仿制或參照設計等方法制造的,多數產品低水平重復嚴重。二是自主開發能力薄弱,科研投入不足,行業中絕大多數企業不具備技術研發能力。三是產業主體高新技術主要依靠國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很少,該行業缺乏技術跨越的戰略措施,多數企業難以開展技術創新工作。
4 O+ P8 K2 q7 v/ i3 W
( O: A3 M! x0 U4 o* @# w3 T/ E (3)機遇分析。一是黨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工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農產品轉化增值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任務,市場對發展食品機械的拉動作用很大。二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為發展食品機械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市場需求。三是隨著實施WTO規則的進一步深入,食品機械將會圍繞國際規則和慣例提升技術檔次。四是隨著“十一五”計劃的實施,一批新技術、新設備、新標準等將會相繼涌現,必將推動我國食品機械的更快發展。7 l8 }! x% L( M! J! C/ B
5 j0 L/ f7 y9 t) z, t: Q9 F' r. G0 `
從小型食品機械具體的分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的發展還需做很多。一是食品機械生產廠家應積極轉變經營觀念,瞄準方便人民生活、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下崗職工再就業以及城鄉經濟需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小型食品機械的開發和生產上,滿足社會需求;二是捕捉市場信息,深入研究,開發生產出簡便易操作的小型食品機械。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各地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不同,因此食品機械廠家要多方調查、開發生產出適合各地不同需求的各種不同食品機械;三是品種要繁多,價格要低廉,質量過硬。要針對地區差別,經濟承受能力等情況,開發不同型號,不同功能的小型機械,同時在價格上要物美價廉,不可亂抬價,質量始終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 J* @7 `# q7 _$ H) u
6 [6 L0 n) v1 W/ n) q 在國際市場的引導下,食品機械在不斷地發展進步。食品機械是“黃金產業”,“民以食為天”,食品機械商機無限,市場廣闊。" n1 e. U f: Z& l1 Q%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