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lf63 于 2013-4-17 08:22 編輯
前一陣的“奶制品”的標準被“大戶”降了,近來小車內空氣質量指標卻沒有依據。。。 一些標準還是幾十年前制訂的,而有些新出現的材料產品等卻根本沒有標準。。。 雖然說這種標準可能人們很少去注意。 標準,還有標準的缺失,已經開始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這個還只是涉及到大家的食品安全和生存的,是通過媒體而使大家公知的事。 那么還有多少暫時沒被人關注,但是也涉及到人們生活質量的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沒有制訂和修改? 不得而知。。。
標準,是用來判別是不是某一事物的根據。它是以文件形式發布的統一協定,其目的是為確保材料,產品,過程和服務符合需要。 標準,對應該嚴肅的對象方面有著深度影響。 的確有影響哪,沒見著“奶”標準降了,多買進口的了,多讓帶回來了,多限量了,多搞成如果不小心多會被請喝“茶”了。。。多鬧成笑話了,成丑聞了。 雖然有時說得熱鬧,但是,現階段標準情況卻是堪憂。
一般小企業沒有標準這個概念,大企業將標準化人員邊緣化,當成了花瓶。 某些有眼光的企業,雖然也熱心于制訂標準,要想掌握話語權。但是因為制訂標準有時是各個方面的博奕,如果沒有一定的公德心,沒有一個競爭對手,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平衡方。弄得不好會成為某個階層的漁利工具。 而一些生產單位,為了從技術源頭控制,有時故意采用一些不按標準的尺寸,制造不標準的零件。從而獨霸配件市場。 更有有些國內根本沒法子拿出合理的檢測手段,拿不出一些原始數據作依據。因此只能采用“拿來主義”的手法。真是啥多只能靠引起哪。 真是尷尬的標準。
要想制訂一個好的標準,適應國內實際情況的標準,能引導發展的標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是有過:一流企業訂標準,二流企業做產品,三流企業做加工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