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erowing 于 2013-4-29 06:17 編輯
% {" h& x }, J# I) ^
+ m2 Z! p) z: k4 \! V這是我許諾過的最后一個題目。許諾的原因來自那個大秤秤象。
/ @: j \# t- x# z8 {好了,我們不討論這個象應該怎么秤,這里根據杠桿原理討論“國粹”——桿秤。 Z$ m, @( V. N& `/ d* G, U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見市場上小販賣菜,“你看,2斤6兩,還高高地呢!”。為什么“高高的”代表買家占了便宜呢? 我將通過這個帖子讓你真正認識我們的“國粹”。
' F% [. X6 M+ d* e" U7 [6 |; ?- D5 ~6 S) N. O
首先,簡單說下杠桿原理。如圖。4 n+ I2 f3 a: ~) X: T a
9 e# @. |9 J1 I* h: M, i
杠桿原理的實質是,支撐點力平衡+支撐點力矩平衡。(注意,這里說的是一種質點分析法,理想狀態。)為什么要強調力矩平衡?原因就是,在驗證杠桿原理時候,支撐力是一個我們無法確認的未知數(當然,你可以說我把質點掛在彈簧秤上),因此為了確定另一個未知數,力矩平衡是唯一的解題思路。+ F3 y( U/ m; z3 N: h9 m) Q, _, _5 P
那么,按照杠桿理論,只要力矩平衡了,那么在適當范圍呢,無論桿偏轉多少,原理上不都應該平衡,即兩側力不變嗎(右圖)?呵呵,對于理想杠桿是這樣,但是,必須要說,應用了杠桿原理的中國桿秤,其實際問題遠沒這么簡單。2 l2 p8 _9 s* d- W$ b
) e# O+ W- D/ x3 P5 _) W, r5 e( k! ? L
我們來說正題,桿秤。
* q4 K# Y/ S0 c1 k" f1 g0 t
' M! M& Y2 D+ f分析桿秤問題,這里我將分兩個部分來討論。
% |. o" B1 Y- i* U8 L& D" V1。不考慮“秤桿”本身的重力問題。只分析最簡單的兩個力。(被秤物體重力G1,秤砣重力G2)請看分析圖。
7 m9 [( \: U% Y* _0 q" `# w4 ?/ p y2 R
5 Z6 R k: X* M3 D+ v& F
由分析圖我們可以得到下面的結論:M左=G1*l1……(1); M右=G2*l2……(2); M左=M右 …… (3)
# ^9 j, y* `* L4 z9 q 推論:G1*l1=G2*l2……(4); . d5 S/ Z4 k1 v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一點,這是在水平情況下的結果。如果是不水平呢?如下圖。5 k; ~! I% G* p. i
0 T! {1 {4 x, }' \2 l6 X6 H分析圖我們可以得到下面的結論:M左=G1*(l1-l1')*cos(a)……(5); M右=G2*l2"*cos(a)……(6); * l/ y$ k! L# F6 \1 w
M左=M右 ……(3)0 a( i2 r. e% l( o
推論: G1=G2*l2"/(l1-l1')……(7);
$ R8 l" i) R" _/ n( g 聯立4,8得:l2"=l2*(l1-l1')/l1 ; 即: l2"<l2# o$ s6 H& Y. _6 V
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下,我們實際讀出的數值小于被秤物體重量。, ]: d: v& x- f
如果換一種情況呢?秤砣位置低呢?請大家自己推理。但是我這里把結果說出來:我們實際讀出的數值大于被秤物體重量。% r5 ]' F3 y# p$ T
4 _0 {+ U( ]- {3 u2。考慮“秤桿”本身重力問題。(新增秤桿重力G4)( m& r! X! H8 L7 ]- ^% Q( s
同樣,按照之前的方法分析。- y- K6 ]8 x/ z- M* o G4 b
水平態:
$ v( R; A" |, [7 P; L( d) i$ t0 d
0 N) R4 [0 n+ C: d M左=G1*l1+G3*l3……(8); M右=G2*l2+G4*l4……(9); M左=M右 …… (3)
" J8 D2 `& B( F 推論:G1*l1=G2*l2+G4*l4……(10);
1 S2 _3 V8 @" y- ^: ^ 因此有:(G1*l1-G4*l4)/G2=l2……(4.5)
/ B; h% W( v4 D( A6 O
# ~ ^! _4 {' I- A9 }4 ]0 z對于非水平態:) b* q) C- C0 v, K6 H
5 h$ T% [/ ^; K, ` s
M左=G1*(l1-l1')*cos(a)……(12);
, y- R1 r' |9 H, x! s4 [- L3 ^ M右=G2*l2"*cos(a)+G4*(l4+l4')*cos(a)……(13); M左=M右 …… (3)
; I+ U: U I+ ?2 N7 R 聯立(4)(12)(13)(3)得: l2"=(G1*l1-G4*l4)/G2-(G1*l1'+G4*l4')/G2
0 j1 q ?' ^' t* b6 C/ I* [! X 結合4.5得:l2"=l2-(G1*l1'+G4*l4')/G2 s- g' c4 u- F2 |1 t* J
即: l2"<<l2…… (14) 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下,我們實際讀出的數值遠小于被秤物體重量。而且,桿自身重量越大,這個誤差就越大;桿越粗,這個誤差也越大!! m% b* S; y1 O2 Q# _2 {9 r) i
& | h2 f) t6 [, R以上,希望大家喜歡。! G3 W) L' c; R$ @ u g6 ~
8 v" e4 w/ s: R0 n3 C3 m' C
PS。發現里面有些過程的設定可能不大合理,做了優化,但不影響結果。 |